「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李福貴家是“親戚”丨普定縣化處鎮陶家村駐村幹部王剛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李福貴家是“親戚”丨普定縣化處鎮陶家村駐村幹部王剛

我叫王剛,是化處鎮村鎮建設管理站工作員,2017年派駐到化處鎮陶家村駐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陶家村距鎮所在地4公里,轄區面積4。2平方千米,3個自然村寨,總戶數730戶2499人。

記得2017年第一次到陶家村入戶走訪時,針對深度貧困物件,我認真查看了李福貴家的致貧原因建檔立卡檔案,交通不便、危房、殘疾這些問題讓我十分痛心,“路、房子不好可以修,可身體殘疾,怎麼辦?”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李福貴家是“親戚”丨普定縣化處鎮陶家村駐村幹部王剛

王剛(左)入戶訪談了解貧困戶情況

懷揣著心中的不安,我來到了李福貴家,第一眼看到他家的樣子,我心真的更冷。

饒了一大圈,穿過汙水橫流、臭氣熏天的寨子小路,映入眼簾的是一處破敗陳舊的院子和老房。

我喊了三聲,他的妻子韋相芬憔悴地從老房裡走出來。我環顧四周,看得出之前這裡是一個三戶人家群居的院子,現在除了李福貴一家還居住在兩間牆體開裂、地面凹凸不平的房屋外,其餘幾戶的房屋已經人去樓空,快要倒塌。

經過促膝談心我得知,李福貴一家居住的房子是80年代建的,全家三口人靠幾畝坡地為生,瞭解到他家的生產生活現狀,我的心如刀絞並深深知道,他們期盼早日擺脫貧困,可是要如何幫助他們脫貧,我還是深感茫然,也深知肩上責任之重。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李福貴家是“親戚”丨普定縣化處鎮陶家村駐村幹部王剛

陶家村

召開村民代表會

經過一個多月深入實地走訪核查陶家村基本情況和像李福貴家這種家庭的致貧原因和基本狀況後,我理思路,作報告,制定脫貧計劃,藉助易地扶貧搬遷,積極爭取安置房,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

同時把土地流轉給村級公司,幫助其就地務工增加收入,經過培訓養殖技術,村民可以學一技之長,申請代“特惠貸”幫助創業養雞,申請民政各類政策支援。

目標鎖定,我第一時間向化處鎮黨委政府作了彙報,並積極到鎮民政諮詢瞭解政策,和村委一班人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協助村民申請低保,先保證基本生活。

2018年底,透過李福貴夫婦二人的分工配合,一個管內,一個主外的艱苦奮鬥,妻子在村委幫助在陶家村就地務工並散養雞、鴨、豬,經濟收入達3萬餘元,家庭經濟狀況大幅增加,同時還得到殘疾人家庭內部房屋改造,貧困局面開始改善。

「我的扶貧故事」我和李福貴家是“親戚”丨普定縣化處鎮陶家村駐村幹部王剛

王剛(左)入戶訪談了解貧困戶情況

現在,夫妻二人遇見鄉親問:“福貴家媳婦,王剛,為什麼經常到你家做客?”韋相芬總是笑嘻嘻地說:“王剛和我家是‘親戚’。”

貧困戶李福貴戶的脫貧走向幸福生活,在陶家村只是個數個脫貧故事的其中一篇。2019年底,陶家村貧困戶全部脫貧,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現在的陶家村就像春天的田野,處處充滿著希望。

【人物小傳】

王剛,1974年10月出生,貴州普定人,貴州工業大學財務會計專業,普定縣化處鎮陶家村駐村幹部。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梅世桂

通訊員 韓興和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