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01 花園詞典:開在心中的花園

古羅馬著名的政治家兼哲學家西塞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擁有一間書房和一個花園,你便擁有所需要的一切了。

”由此看來,我們那位可愛的蘇東坡大學士,一定會把這位羅馬執政官先生引為知己了,因為蘇軾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其實,有很多哲學家都對園丁這個職業非常向往,例如那位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王”的伏爾泰,更是親口說出“

園丁是最高貴的職業

”這樣至高無上的讚譽。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至於那位因提出“精神分析法”,從而享譽世界的心理學巨頭弗洛伊德先生,更是在自己年老體衰之時,不無懊悔地對家人說:“

我研究了一輩子的人心,其實到頭來仔細想想,當初真不如回到鄉下老家,好好把家門口那個花園打理一下呢!

據說,世界上最早的園丁是夫妻倆,男的叫亞當,女的叫夏娃,而他們倆負責打理的那座花園,就叫做伊甸園。照這樣看來,花園存在的歷史,要和人類存在的歷史一樣漫長啊。

最理想的花園是什麼樣子呢?繁茂蔥蘢的樹木、四季盛開的鮮花、寓意雋永的雕塑、清涼晶瑩的噴泉,這些當然都是一座花園應有的標配,但是,一座真正能令人留戀不捨的花園,更要有令人浮想聯翩的歷史,以及在參觀者的心頭微漾著的感動。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例如,美國人隨意、灑脫,英國人刻板、嚴肅,法國人浪漫、熱情,德國人嚴謹、務實。而這些民族鮮明的性格,也會充分體現在他們設計和建造的花園風格里。因此,當我們漫步在不同國家的花園裡,就如同深深浸入到當地的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中。

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花園的存在,地區、國家、宗教、文明的過去和未來才得以被有機連線起來,就像法國凡爾賽宮大花園的首席設計師阿蘭·巴哈東先生所說的一樣:“

假如沒有花園,那我們的城市不過是宿舍式住宅而已!

為了讓那些走進花園的參觀者們,不只是沿著設定好的路標,進行一場走馬觀花式的遊覽,而是走進路旁的花叢、樹叢裡,深入到那些不易被看到的地方,去尋找一座花園的精華,阿蘭·巴哈東先生將自己從事園藝業35年來的全部經驗和知識,都凝結在他的經典之作——《花園詞典》裡。

在這本如同一座由文字所構成的花園一樣,既精美又典雅的書中,巴哈東想要告訴我們:

一座吸引人的花園,需要精心的照料、繁花似錦的景觀、別出心裁的設計,更重要的,它必須擁有靈魂!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02 造境之術:西方花園之技藝

前面我們曾經說過,按照《聖經》的說法,世界上最早的花園就是上帝交給亞當和夏娃打理的那座伊甸園了。但是伊甸園是否真正存在過?如果存在的話,它究竟在什麼地方?人們一直想要找到答案。

在《聖經》裡,對伊甸園的地形有這樣一段描述:有一條大河在伊甸園中淙淙流淌,滋潤大地,然後,這條大河又分為四道,分別叫做希底結、伯拉河、比遜和基訓,其中比遜和基訓已經乾涸在漫長的歲月中,只留下希底結和伯拉河。

近年來,藉助衛星圖片,人們驚訝地發現,有兩條河流匯聚于波斯灣,分別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希底結和伯拉河嗎?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就與宗教學家認定伊甸園位於伊朗北部的說法不謀而合了。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當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伊甸園究竟在哪,我們並不關心,我們只關心這座屬於上帝的花園究竟是什麼樣子。

英國著名的詩人彌爾頓用他那充滿浪漫詩意的筆觸寫道:

伊甸園位於一個迷人的原野中間,那裡滿眼蔥綠。原野在一座高山的山頂上,像是給高山戴上了一個皇冠,由此形成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空間……在這個美好的原野中間便是絕美的伊甸園,上帝親自創造了它。

上帝的花園美則美矣,但我們這些凡人,已經無緣目睹這座至美至淨的伊甸園了,因此,我們只好轉而將好奇的目光投向人間。

除了亞當與夏娃曾經待過的那座伊甸園之外,在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花園,也許就要數那座與胡夫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奧林匹亞宙斯神像等一併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蹟”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了。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關於這座聞名遐邇的“空中花園”,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當年,巴比倫的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來自米底的公主安美依迪絲,並立她為後。“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安美依迪絲公主是如此美麗可人,以至於我們痴情的國王,竟然將自己全部的寵愛都給了她。

可是,時間久了,公主卻變得越來越不開心。國王非常心疼,就去問公主為何愁眉不展。公主對國王說:“我的家鄉米底,是一個山巒疊翠、花草叢生的美麗國度。而自從嫁給陛下,來到這片一望無際的巴比倫平原,竟然連一個長滿鮮花的小山丘都找不到!我是多麼渴望,此生還能再次見到我家鄉繁花盛開的景象啊!”

原來,這位多愁善感的公主,得的是思鄉之病。

找到病因,就可以對症下藥了。於是,尼布甲尼撒二世把全巴比倫最好的工匠們都召集過來,要求他們參照米底王國的景色,在自己的王宮裡依樣畫葫蘆,仿造一座層層疊疊的階梯型花園。

在這座神奇的花園裡,栽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草,更有趣的是,那些別出心裁的工匠們,還在花園中開闢了一條幽靜的山間小道,潺潺的流水將進入花園的人引導到花園的中央,。在那裡,工匠們修建了一座直聳雲霄的城樓,登上城樓,就可以一覽整個花園的繁盛景象。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這座讓尼布甲尼撒二世重新博得安美依迪絲公主歡心的花園,就是巧奪天工的巴比倫空中花園。

這座空中花園採用了非常高明的“立體造園”手法。周長500米的花園,位於由瀝青和磚塊搭建而成的四層平臺之上,每一層平臺都由25米高的柱子支撐。遠遠看去,整座花園就像是懸在半空中一樣,由此得名“空中花園”。

看來,很早以前,西方人在營造花園的技藝方面,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不過呢,這些技藝雖然高超,甚至達到了“技近乎道”的程度,但終究還沒有真正觸及“道”的層次。

要想尋找到在花園中所蘊含的“道”,我們還需要回到神秘的東方,去看看中國的園林設計藝術。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03 含蓄之美:東方花園之意境

中式園林與西式園林的設計理念可以說的大相徑庭。單說設計花園這一方面,不同於西方的是,中國的造園師最初都並非是專業的園林設計師,而只不過是一些僧人、詩人和讀書人。

在中國,一個優秀的造園師需要有非常高的文化素養,他必須能透過文字和繪畫等方式,將那些巧奪天工的設計理念表達出來。中國的造園師首先要把自己心中那座園林繪製在宣紙上,然後在根據這幅妙到毫巔的畫作,去實施具體的建造工程。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園林被譽為“可畫之園、可園之畫”。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唐代大詩人王維就在詩中稱自己是“宿世謬詞客,前身應畫師。”他認為,自己前世可能並不是一個知名詩人,而是一名偉大的畫家。而他在長安郊外親自設計和建造的輞川別業,更是令無數文人墨客心馳神往。就像王維自己在《輞川集》裡所寫的那樣:

餘別業在輞川山谷,其遊止有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泮、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裡館、辛夷塢、漆園、椒園等,與裴迪閒暇,各賦絕句云爾。

今天,我們雖然無緣得見這座花園別墅,但透過王維的《輞川集》和《輞川圖》,我們不難想象,當年那裡曾經是一副怎樣的繁華盛況。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根據中國的造園意境,無論一座園林是大是小,都應當再現高山、峽谷、河流、湖泊和森林等各種豐富的自然景觀。雖然園林中的景觀比實際的景觀要袖珍很多,但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中式園林中,每一處精緻的組合,都暗合著造園師所領悟的自然之道與天人之道。

另外,與講究“侘寂之道”的日式庭園不同。日式庭園往往是將整個自然風景濃縮為一個小模型,而中式園林卻只取自然風景的一部分。即使是在最大型的蘇州園林中,也罕有完整的自然風景,而是透過一系列風景片段,共同組成一個象徵性的整體風景。

到了明代,中國園林的建造技藝經歷了上千年的發展變革,終於臻於化境,我們甚至可以說,此時,中國的造園意境,真正達到了“道”的至高層次。

明代園林的設計理念是讓人體驗不同的藝意境之美。這些興建於明代的園林,不僅講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氛圍,還充分體現出中國古建築和景觀規劃美學的主導思想――天人合一。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

緣於自然、高於自然,凝空間奇景於一園,聚歲月滄桑於一地。石求奇、廊求旋、水求曲、路求幽,層巒疊嶂、移步換景,奇花異木、四季更迭——在這樣高超的造園技藝下,當我們行走在園林中,即使是路旁一塊簡單的石頭,牆角一隅平凡的草木,都能散發出一種深遠的意境。

明代著名造園大師計成寫過一部《園冶》,在這本被譽為“中國最早的造園著作”的書中,計成用雋永而溫情的詩句,向我們描述了最頂級的造園意境:

夜雨芭蕉,似雜鮫人之泣淚;曉風楊柳,若翻蠻女之纖腰。移竹當窗,分梨為院;溶溶月色,瑟瑟風聲;靜擾一榻琴書,動涵半輪秋水,清氣覺來几席,凡塵頓遠襟懷。

我本以為它只是一本教種花的書,沒想到它卻在我心裡造了一個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