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中哪座宮殿在清朝乾隆年間起被用作殿試場所?

保和殿

,是北京故宮外朝的三大殿之一,位於中和殿以北,是故宮少數至今仍保留明代原形的建築之一。

保和殿於明朝永樂十八年建成,初名“謹身殿”。明朝嘉靖年間遭火災,重修後在嘉靖四十一年改稱“建極殿”。清朝順治二年始改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經》,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專一,以保持宇宙間萬物和諧。

紫禁城中哪座宮殿在清朝乾隆年間起被用作殿試場所?

保和殿在明朝、清朝的用途不同。明朝,舉行大典前,皇帝經常在此更衣。清朝,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賜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賜額駙之父、有官職家屬宴。清朝每歲終,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寫宗室、滿洲、蒙古、漢軍及各省漢職外藩世職黃冊。

清朝初年,後三宮修復前,順治帝、康熙帝曾在此居住。順治三年至順治十三年,順治帝居住保和殿,時稱“位育宮”,順治帝大婚也在此舉行。康熙帝自即位至康熙八年居住保和殿,時稱“清寧宮”。這兩位皇帝居住保和殿時,均以暫居而改稱殿名。

紫禁城中哪座宮殿在清朝乾隆年間起被用作殿試場所?

乾隆五十四年起,保和殿成為每科殿試的固定場所。在禮部舉行的會試中獲錄取的人(稱為貢士,其中第一名為會元)方有資格參加殿試。題目由皇帝擬定,並指定大臣閱卷。

辛亥革命後,清遜帝溥儀仍居後宮。袁世凱意圖稱帝時,以三大殿為宮殿,對內外裝潢有所改動。其中寫有殿名的匾額上面的滿文被鑿去,漢文移至中間。

保和殿現存主體樑架仍為明代建築。建築結構採用“減柱造”特殊法式,減去了殿內前簷六根金柱,開闊了空間。重簷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上下簷角安放9個小獸。上簷為單翹重昂七踩斗拱,下簷為重昂五踩斗栱。內外簷都採用了金龍和璽彩畫,天花為瀝粉貼金正面龍。六架天花梁彩畫和殿內的偏重丹紅色裝修及陳設十分協調。

紫禁城中哪座宮殿在清朝乾隆年間起被用作殿試場所?

殿內金磚鋪地,坐北向南設雕鏤金漆寶座。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安板門兩扇,上加木質浮雕如意雲龍渾金毗廬帽。殿內寶座居中,寶座上方懸掛有乾隆帝御題“皇建有極”匾額,意即任君建立天下最高準則。兩側柱子上懸掛乾隆帝御題對聯:“祖訓昭垂我後嗣子孫尚克欽承有永,天心降鑑惟萬方臣庶當思容保無疆。”

保和殿後階陛中間有一塊雕刻著雲、龍、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們稱之為雲龍石雕。石料產自京西房山大石窩,在建造時需要萬人以上的民工花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拖到工地。

紫禁城中哪座宮殿在清朝乾隆年間起被用作殿試場所?

太和、中和與保和三大殿所在的臺基上,設定有龍頭形狀的離首。下雨時,排水頭一起噴水,形成“千龍吐水”的景觀

保和殿東、西兩側有牆,牆上各開一隨牆門。三大殿臺基以下,東、西兩側另外各有一門:

後右門:位於保和殿西側。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

後左門:位於保和殿東側。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上覆黃色琉璃瓦。

紫禁城中哪座宮殿在清朝乾隆年間起被用作殿試場所?

保和殿前的東、西兩側有廡房(稱保和殿東廡、保和殿西廡),分別從後右門、後左門一直向南延伸到太和殿東西兩側的中右門、中左門。

清朝順治至乾隆年間,曾設定以保和殿命名的保和殿大學士一職。此職位為所謂的“三殿三閣大學士”之一,鄂爾泰、張廷玉等都曾獲此官銜。至乾隆任命傅恆後未有任命。

紫禁城中哪座宮殿在清朝乾隆年間起被用作殿試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