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文章作者:琢磨君#道德經智慧#

曾幾何時,有人向孔子請教說:“

以德報怨,怎麼樣?

孔子答:“用什麼來回報恩德呢?還是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即: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其實,這就是我們現代人常說的“恩怨分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那麼這種做法是否可取呢?

畢竟,冤冤相報何時了。

當我們讀了老子《道德經》,才知道:

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也就是說,別人傷害了我們,怨恨我們,我們既不能簡單地選擇原諒,也不要粗暴地反擊,而是要想辦法化解怨恨,讓彼此之間的恩怨相忘於江湖。

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無德也不怨”的做人最高境界。

如何理解“無德無怨”呢?

我們可以透過《道德經》中的2個章節來很好理解!

《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第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道德經》第38章寫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也就是說:有上等德的人,不自以為有“德”,所以是有德。下等德的人是有心施“德”,所以他無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在幫助了他人後,施恩不圖報,做了好事不邀功。

因此,他們做了好事,就好像沒有做好事一樣。

但是他們的德行依舊美好,令人尊敬,如沐春風。

拿“以德報怨”來說,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是以一種高高的姿態,站在道德制高點,選擇原諒他人,接受他人的道歉,而是不計較他人的怨恨和仇恨,並認為這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不需要強求。

所以,這樣做人做事,往往能夠讓人心悅誠服。

《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反之,如果我們有心施捨恩德,以一種高傲地姿態原諒他人,就會讓人感覺很不愉快,讓人口服心不服。

這種行為也就是老子眼中的“下德”,甚至是“無德”。

可見,有心作為和無心作為很重要,它既可以衡量一個人是否真正有德,也可以讓人們巧妙地化解生活中的各種矛盾與怨恨。

《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第二: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道德經》第79章寫道:

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也就是說:很大的愁怨,就算調解,也還是會有餘怨留在心中;用德來報答怨恨,這怎麼可以算是妥善的辦法呢?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兩個人之間發生矛盾,互相怨恨,甚至大打出手。一個大人物出來主持公道,各打雙方一板子,然後逼著他們握手言和。

這兩人雖然表面上展示出了大度的一面,但是內心卻留下了怨恨的種子,早晚還要爆發矛盾。

所以,一味地和稀泥,為了化解怨仇而和解,為了和諧和睦而以德報怨,最終的結果也是非常不理想的。

《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當初,張耳和陳餘這對刎頸之交關係破裂了,劉邦為了同時拉攏這兩人,於是做好人,讓他們雙方握手言和。

陳餘不答應,非說:“只要你殺掉張耳,我就從命。”

於是劉邦找到一個和張耳長得相像的人斬首,派人拿著人頭送給陳餘。

陳餘於是答應出兵幫忙劉邦。

後來,陳餘覺察到張耳沒死,於是就又背叛了劉邦。

可見,和稀泥的調節怨仇,屬於治標不治本,不能算是妥善之舉!

《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老子在《道德經》第79章說道:

聖人執左契,不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

讀懂了《道德經》,也就讀懂了人生

琢磨君專欄

購買專欄

也就是說:有道的聖人儲存借據的存根,但並不以此強迫別人償還債務。有德的人就像持有借據的人那樣寬容不索取,沒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稅收的人那樣苛刻刁詐。

如何理解這段話呢?

就是讓大家對他人有恩情,或者被人傷害了,不邀功,不報復,手上掌握證據,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就是不表達出來,形成一種長期的有效威懾。

《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古時候有個縣令,他家有4個兒子,其中尤以三兒子最有出息。三兒子不僅是個富商、地主,他還把很多錢借給他人,並且留下了許多欠條。

這位老縣令是位德高望重的大善人,也很想為子孫後代多積累功德。他深知三兒子借出去的錢越多,無形中積累的怨恨與災禍也會越多。

有一天,他想法讓三兒子把欠條都拿了過來,然後一把火殺了這些欠條,再告訴老百姓安安穩穩過日子,不用再還錢了。

其實,老縣令的這種做法就是“無德無怨”來取代“以德報怨”,非常高明!

《道德經》智慧:以德報怨,不如“無德無怨”

現實生活中,我們在幫助他人後,也要儘量忘記恩德的事情,不要給他人任何壓力,手上也不要留什麼“存根”,更不能以“有德”自居,向人索要報酬和好處。

因為這樣做,不僅會加深矛盾,還會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無德之人”,得不償失。

朋友們,看到這裡,估計你已經理解了為什麼老子他老人家提倡“無德無怨”的做人境界!因為,以德報怨,不如將一切都相忘,“無德無怨”。

大家覺得呢?

原創不易,如果你喜歡琢磨君的這篇文章,點贊、轉發吧!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