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的資料分析怎麼寫?

論文寫作順序應該是什麼?至今沒有定論。相信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熟悉的行文習慣和特色。但對於剛開始接觸論文寫作的新人而言,明確論文核心、發掘邏輯關係、提高論文發表的成功率就十分關鍵。那麼,從資料結果入手開始一篇文章的寫作,無疑可以最大程度上滿足你的科研需求。

Why?

為什麼要從資料結果入手開始一篇文章的寫作?

1、資料結果既是研究的心血精華所在,也是論文寫作的核心。沒有準確合理的資料,該研究將無法結題,繼而失去研究的意義,而對應的文章不僅無法成文,而且也無法根據資料進行討論和昇華。資料結果主導了整個論文的內容和結構,首先完成這方面的寫作,可以順利完成相關架構,並以此為核心進行其他內容補全,防止“天馬行空”的尷尬,從而提高寫作效率。因此,科技論文寫作的第一步,不妨從資料結果出發,挖掘內在的邏輯。

2、挖掘資料內在邏輯也是區分科研檔次的重要一環。有些科研人員,手中擁有多年實驗獲得的大量資料結果,卻難以將這些資料關聯在一起,最終使得它們作為無用的符號,埋葬在灰塵之中,他們一生都只能在科研的殿堂門口徘徊。而有些科研人員,則擁有極強的邏輯分析與講故事能力,他們層層分析,抽絲剝繭,探索著科學的奧秘,所以他們就成為各領域的大家。所以,如果你在科研上有著更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不妨從寫作入手,培養挖掘資料內在邏輯的能力。

學術論文的資料分析怎麼寫?

How?

怎樣才能最有效發掘出科研論文資料中內在邏輯關係呢?

1、對資料篩選。

研究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多次重複等獲得過量的資料,這裡頭包括誤差、錯誤等問題,而這些可能反而會誤導你的研究程序。另外,有些資料來源於你的輔助研究,也許這些資料對其他研究而言值得大書特書,但對於本研究而言,可能不是重點。因此,並非所有的資料都要列入論文寫作中,只挑選與論文主題有關的核心資料進行分析研究,而這也是探尋內在邏輯關係的第一步。

2、將資料圖表化。

資料是冰冷的,但圖表化能令其“活”起來。在製作圖表過程中,一定會對資料進行統計歸納分類,確定關鍵資訊,瞭解一般趨勢,而這正是內在邏輯關係最簡易的表達方式。同時,合理選擇圖表形式,有助於讓邏輯關係更一目瞭然。通常而言,圖片強調總體的趨勢,表格則更體現數值間的精確程度。這取決於你的文章的表達目的。

3、對資料分析最佳化。

上面提到的只是開始,而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料分析最佳化,才是真正去發掘內在邏輯關係。千萬不要僅僅在論文中羅列那些資料而不分析,也不能僅僅描述一個簡單的趨勢關係。這樣的論文沒有深度。資料就是用來分析的,就目前科研而言,分析最佳化方法於模型數不勝數,顯著性分析、正交最佳化、響應面最佳化以及神經網路最佳化等都已經非常常見。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會將你的資料結果進一步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