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凌遲究竟有多殘忍?為何石達開能一聲不吭?原因其實很簡單

“凌遲”被譽為是古代死刑中“最極端”的刑罰,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千刀萬剮”。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痛恨至極的時候,會咒罵對方是“挨千刀的”。或者是“你就該千刀萬剮,不得好死”等等。而這些說法,其實也都是來自“凌遲”。

但是總的來說,“千刀萬剮”畢竟只是作為一個成語,對這種刑罰的展現度還是不夠,我們對其的理解還是相對來說比較抽象的。那麼,歷史上,這種刑罰究竟有多殘忍呢?

古代凌遲究竟有多殘忍?為何石達開能一聲不吭?原因其實很簡單

根據《宋史 · 刑罰志》記載:

“凌遲者,先斷其支(肢)體,乃抉其吭,當時之極法也。”

根據此記載,在宋代的時候,被施以凌遲的犯人,得先斬斷肢體,再割斷喉嚨,真讓人慘不忍睹。其次在《國史舊聞》中還仔細記載了,這種刑罰的具體實施辦法,而這其中的一大典型人物便是明朝的大太監劉瑾,硬是被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持續了三日,可見其殘忍至極。

那麼問題又來了,這種殘酷的刑罰究竟起於什麼時候呢?為何會古人要發明出這麼一條殘酷的刑罰出來呢?

古代凌遲究竟有多殘忍?為何石達開能一聲不吭?原因其實很簡單

太監劉瑾——劇照

根據清代史學家錢大昕的研究,凌遲最早起於五代時期,這種說法來自陸游的《渭南文集》:

“五代多故,以常法為不足,於是法外特置凌遲一條。”

但是後來根據閻步克先生考證得出,凌遲在當時“尚非刑律中正式的‘常法’”(《說“凌遲”》),其理由是來自《舊五代史·刑法志》中:

禁止“以短刀臠割人肌膚”,“有罪宜從正法”。

但嚴格來說,凌遲作為一種非正式殺人手段,其實早就有了。在南北朝齊文宣帝就曾經以凌遲法處決人了。到了元、明、清三朝,凌遲則更是明明白白地寫入法典刑律之中,成為了“常法”,當然了,這也完全是為了鞏固封建統治。

那麼,犯了什麼罪的人會被執行凌遲呢?

古代凌遲究竟有多殘忍?為何石達開能一聲不吭?原因其實很簡單

古代刑罰

首先肯定是謀反罪。根據《大明律·刑律·盜賊》中記載:

“謀反大逆:凡謀反,謂謀危社稷;大逆,謂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闕。但其謀者,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

凌遲這種殘酷刑罰的設定,則主要是是門用於那些對帝國有著巨大危害的人,只要是對國家的統治造成了危害,那麼就會被施以凌遲。當然了,這其中也包括那些造反者,以及政治上的對手。

雖然凌遲這種刑罰十分殘忍,但是也有人在面對它是毫無懼色,硬是不吭一身。他便是著名的軍事家——石達開。但你一定很好奇,這種刑罰如此之殘酷,為何石達開就能忍得住不吭一聲呢?原因其實很簡單!而背後的原因也不得不讓人折服。

古代凌遲究竟有多殘忍?為何石達開能一聲不吭?原因其實很簡單

石達開——劇照

公元1863年5月,石達開部被困與大渡河,無奈之餘,石達開決定捨命以保全三軍。其中,石達開的三千兵馬被王松林收編,剩餘兩千人留下武器駐紮在大樹堡一帶。清軍答應,只要石達開投降,那麼就放過他們。可是後來,這兩千人中有七百人在過河的時候大都被殺害了。

到石達開被押送往成都以後,清軍便違背了最初的諾言,乘著夜色偷襲了大樹堡剩餘的那一千多人。最後除了三百老幼得意活命以外,其餘的人全部被殺。

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被處以凌遲酷刑,但是至死都默然無聲,觀看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人們都感嘆石達開為“奇男子”。

石達開在受刑時的炳然正氣和堅強的意志,使得清軍官兵無不為之震撼。

古代凌遲究竟有多殘忍?為何石達開能一聲不吭?原因其實很簡單

石達開——劇照

而關於石達開為何能忍住不叫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在行刑前,劊子手已經對他實行了一些殘酷的手段,已經致使他不能開口說話了。但這畢竟出於野史中,在筆者看來,石達開之所以能夠忍得住,最重要的還是他的經歷。

我們知道,石達開自十六歲出道開始,就已經經歷了各種大小陣仗,早就見慣了打打殺殺,倒不是說他對死亡已經麻木了。而是這樣的經歷造就了頑強不屈,剛毅勇敢的性格特點。一個將生死看淡的傑出軍事家,早就對戰死沙場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所以,讓石達開能忍住這樣殘酷刑罰的,是他的骨氣,是他剛毅頑強的信念!這就是石達開一聲不吭的真相,是不是讓你為之折服了呢?

史料參考:

《大明律·刑律·盜賊》

《舊五代史·刑法志》

《渭南文集》

《宋史 · 刑罰志》

《國史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