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最近,一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翁丁,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燬了。

保留完整的原始部落,藏身於火海之中,原本的綠木蒼蒼變成了滿地的廢墟,成百上千的古老建築,最後只留下了兩三座。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四百多年的歷史並沒有改變這個山清水秀的村寨,它一直保留著最原始的風貌。

可以說,在這場大火之前,這裡就是當代的世外桃源。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可如今,翁丁已經被大火燒燬,除了心痛之餘,我們更加應該牢記這個曾經美得彷彿人間仙境的古老村寨。

大火之前的翁丁,到底有多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村落,將這份美好,永遠記在心上。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1。

翁丁,在佤語中的意思是雲霧繚繞的地方。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坐落在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大山之中的翁丁,每天籠罩在雲霧之中。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因為滄源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每天都有極為震撼的雲海出現在山林之中,它們奔騰著、翻滾著,讓人喟嘆。

大自然才是最完美的魔術師,它在這裡上演了一場最變幻莫測的表演。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翁丁的霧,歷來都是淺淺的。

彷彿是九天玄女故意落下了披帛,給它披上了一層淡淡的濾鏡。

清晨的陽光,透過層層的雲霧,灑在做工精緻的茅草屋頂上,於是村裡的雞先鳴叫起來,隨後便是人煙,燒火做飯的炊煙與老人家倚靠在門扉上抽的煙一起混合著,與山霧交纏,於是一副愜意的生活圖就這樣完成了。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進入翁丁,無處不在的除了雲霧之外,還有那些古老神秘的圖騰。

因為佤族的圖騰是牛,所以從村口開始,在木樁上,在神樹上,在重要的建築上,你都可以看到碩大的牛頭骨。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祭祀房、木鼓房、人頭樁等充滿著濃郁的原始部落氣息的建築,走在翁丁的石路上,可能一時半會兒都分不清自己是在四百年前,還是在現代。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陶淵明在寫《桃花源記》的時候這般寫道: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如果你見過翁丁,你一定會知道為什麼這麼多驢友認定翁丁就是桃花源,即使它不在武陵。

沿著崎嶇的小路,走在翁丁佤寨中,周圍都是茅屋、草屋、豬圈、狗棚……雞鳴狗吠中,最樸素的鄉村生活大概便是如此,能夠讓人靜下心來,將一切喧囂都拋之腦後。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目前為止,翁丁一共有過98戶人家,400餘人,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群山環繞之中,所以他們認為,樹就是他們的保護神。

作為一個山地民族,佤族在古語中的意思便是“住在山上的人”,所以他們信奉的“梅依吉”神就住在寨子下面的山林之中,因為這片山林緊靠著墓地,所以更多的時候當地人稱這片山林為“鬼林”。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佤族人對於樹的愛護,還包括在他們對於新生兒的慶祝上。

如果你恰好看到一戶人家家門口掛著樹枝與綠葉,那就意味著這戶人家剛剛有新生兒誕生。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熱情好客的佤族人,遇到外來的遊客,常會煮茶奉酒來迎接。

但是第一口茶酒,從來都不是給人喝的,他們會先滴到地上,意思是先給鬼神。有空的話,就去佤王府坐坐,這裡有老人專門給遊客倒茶,可以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迎接禮。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一般情況下,這茶都是當地人常喝的苦茶,在翁丁經常可以看到佤族人家門口晾曬著的茶葉,這就是苦茶。

除了苦茶之外,佤族人的迎接儀式還包括擊木鼓、跳甩髮舞,這都是在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傳統表演,或許只有在翁丁這樣的“桃花源”才能夠將此傳承下來。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2。

四百多年來,翁丁很少與外人接觸,所以一直到現在,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還保留著原始的生活習慣。

比如說,手工織衣,手工建房。

可以說,在成為旅遊景區之前,翁丁佤寨是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地方。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而現在,隨著旅遊業的發展,翁丁的生活也愈發的現代化。

穿著新衣服的小孩子在泥濘的山路上撒了歡地奔跑,越來越多的現代化生活物資進入了這座古老的佤寨,讓它迸發出了新的魅力。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翁丁最傳統的住宅,都是懸空的,因為下面需要馴養牲畜,而現在的翁丁越來越多的人家喜歡將雜物,特別是木頭放在下面。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這樣的建築風格,在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也經常出現,但是佤族的建築與其他地區是不一樣的,最大的不同便是屋頂兩側的叉叉。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又叫它們“叉叉房”。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翁丁最值得一提的幾個建築,首先便是寨門。

通常,寨門都是一個山寨最具體的標誌,古時候主要是為了對抗外敵入侵以及防獸防盜,所以雖然叫做“門”,但其實是集瞭望塔、通道、圖騰等多位一體的建築。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除了寨門之外,佤王府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這也是整個翁丁最豪華的建築,它是仿照班洪王胡玉山王府建造的,現在早已經沒有什麼王爺,只有一位老人一直坐在佤王府中,給路過的遊客們端上一杯苦茶。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翁丁的女神圖騰樁,造型異常獨特,記載了佤族人千年的文化。

上面的圓點代表的是天上的星星,相傳佤族人曾經一起分吃過星星肉,後面還有分家族的故事,而斜紋代表的是山川與河流,燕尾代表的是佤族神話中的火神燕子,牙狀的符號則代表了豐收,三角符號意味著永遠不會熄滅的火塘,最下端的條紋指的是能夠和天地對話的木鼓……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這些故事永恆雕刻在女神樁之上,將持續傳承下去。

同樣將永遠地流傳下去的還有佤族人的傳統習俗。

即使大火將翁丁燒燬,但是隻要佤族人在,翁丁就永遠存在他們的心中,早晚還會再造起一個新的“翁丁”。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佤族人的春節,與我們相似,一般都是休息七天到十天,在大年初一早上必須要到老人家裡拜年。

而護寨節和新米節,則是屬於佤族人自己的節日。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每年農曆六月,全寨男女老少都會出發,去山上找茅草擰成繩,長長的繩子需要繞寨一週才算大功告成,隨後他們便會殺一隻養的肥肥胖胖的老母豬,每戶人家可以分到一塊肉,最後便是念經祭神,祈求全寨平安。

這,就是翁丁的護寨節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而新米節則一般都是殺公豬、唸經、打掃衛生,除雜草,祭神林……祈求的是來年豐收。

但無論是新米節,還是護寨節,都充滿了佤族人民樸實的願望。

或許,這就是翁丁為什麼大受歡迎的原因,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職場、交際的勾心鬥角,只有最樸實無華的原始風貌。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3。

翁丁的火災原因目前還沒有調查清楚,是天災還是人禍誰也不知道。

但是據當地的村民接受採訪時所說,在起火後開啟消防栓是停水的,這也是造成火勢蔓延,最後吞噬了整座山寨的重要原因。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這不禁讓人扼腕。

如果當時有水,是不是第一時間就可以滅火,不會導致如此慘烈的下場?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翁丁並不是第一座在火中湮滅的古建築。

如果不再加以重視,或許翁丁也不會是最後一座。

早在2002年,山西寧武存在了千年的小懸空寺,就因為寺廟中的僧人點燃蠟燭後離開寺廟,導致蠟燭被風吹倒後引起火災,又因為寺廟建造在懸崖峭壁之上,火便藉著風勢迅速蔓延,這座寺廟就這樣化為了塵埃。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同樣是寺廟,2004年的時候,離小懸空寺的悲劇才過去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北京的護國寺也因為火災被焚燬了大半。

誰也沒想到,護國寺大火的起因竟然是因為其中一座大殿被一家服裝廠佔用,而服裝廠的變電箱走火導致了這一場悲劇。

堂堂一座千年古剎,還是西城區文物普查專案之一的護國寺,竟然被一家服裝廠佔用了,就算沒有火災,文物建築也不該被企業霸佔。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無獨有偶,在護國寺發生火災的十年後,山西太原的伏龍寺也因為大火被焚燬。

可能是因為寺廟蠟燭較多的原因,這些年來被燒燬的大部分古建築都是古寺廟,這恰恰告誡了我們要多注意消防安全,而不是隻在乎遊客量。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除了寺廟之外,其他的古建築被大火毀於一旦的也不在少數。

比如大理巍山的古城樓。

2015年一月,一場大火將這座擁有六百多年曆史的古蹟毀於一旦,起火原因是東南角的電氣線路發生了故障。

如果,有人能夠在一月之前排查一次,哪怕只是一次,這場悲劇也不會發生。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同樣被焚燬的還有四川綿竹的靈官樓,它曾經被譽為“亞洲第一高斗拱木塔”。

古人用榫卯結構,嘔心瀝血建造的古樓,毀滅它只需要短短几個小時,一場大火。

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葬身火海,很抱歉,以這樣的方式知道它

這些,也只是這麼多年來被燒燬的古建築中的冰山一角。

或許,等到百年後,有更多的古建築都將成為傳說。

或許,不需要百年,我們就會遺忘我們曾經有這麼多燦爛的建築文明消失在大火之中。

這些悲劇,絕大多數都是人禍,在災禍之後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惋惜,而是投入,投入更多的人力以及物力,儘可能地將災難扼殺在源頭之中。

不要讓我們的後代,只能在書中看到這些巧奪天工的建築了!

作者:陳三廢

責編: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