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有位寶媽和剛上初一的女兒大吵了一架,起因是一向乖巧的女兒,居然謊稱發燒來逃避上學。

可想而知,寶媽瞬間大怒,對著女兒大發雷霆。

結果女孩一下子就崩潰了,衝著寶媽大喊:

“我就是太懂事、太老實了,才會變成這樣,你什麼都不知道!”

後來在寶媽的引導下,女兒才哭著說出了心裡的委屈。

原來女兒班裡有個男同學非常調皮,發現女兒說話帶口音,就經常誇張地模仿女兒說話,逗得其他同學哈哈大笑,然後在這個男同學的影響下,別的同學又都給女兒起外號。

女兒性格比較軟弱,面對其他同學的嘲笑不會反擊,只會默默忍受,由此產生了厭學情緒。

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一直以來,許多“中國式家長”都致力於把孩子教得善良、懂禮貌、聽話、對同學要多包容。

然而,學校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孩子太老實,難免會吃虧受傷,成為被同學霸凌、欺負的物件。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沒有鋒芒的善良,只會使他人的“惡”得寸進尺。

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面對攻擊,要及時反擊

犯罪心理學中,有個重要的理論名為“破窗效應”。

意思是如果環境中的不良現象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效仿,甚至變本加厲。比如一棟樓上的一個窗戶被小孩子不小心砸破了,如果不及時修補的話,那這棟樓上的其它窗戶很快都會被小孩子們故意砸破的。

社交也是同理,如果我們遭受攻擊時,沒有做到及時反擊,那麼就會被人認為“好欺負”,散發出“又慫又軟弱”的氣場,引來更多攻擊。

所以在教育孩子時,不要一味強調“退一步海闊天空”,面對他人莫名的攻擊,應該教孩子及時懟回去。

比如語言上警告對方,大聲表達自己的反感:“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我很討厭!”或者及時求助大人,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侵犯。

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不必要求所有人都喜歡自己

很多“老實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或多或少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這些孩子過於在意他人的眼光,為了得到他人的稱讚,讓他人變得快樂,總讓自己處在委屈、付出的地位,久而久之,逐漸失去自我,養成了“討好型人格”。

然而,沒有人能贏得所有人的喜歡,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做好自己。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習慣說“你看你怎樣怎樣,別人看到會笑話的!”

在這種教育下,孩子會潛移默化受到影響,不自覺得過多關注他人的看法,擔心自己某方面做得不符合“常理”,引來怪異的目光。

平時與孩子相處,我們不妨讓孩子更多地關注自己,告訴他“不用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自己的感受最重要”,讓孩子明白,與其取悅他人,不如豐富自己。

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學會拒絕他人

有段時間我發現,孩子鉛筆、橡皮用得特別費,有時候前一天剛帶去學校,第二天就不翼而飛,連個“屍體”都沒有。

再三追問之下,兒子才支支吾吾說了實話,原來同桌經常管他借鉛筆橡皮,拿走了卻不還回來,兒子又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只好每次藉口丟了,求我給他買新的。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類似的表現,即便對方的要求很讓人為難,但卻因為不會拒絕,最後受傷的總是自己。

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得寸進尺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接受了“小要求”之後,再讓他接受“大要求”的成功率會增高的現象。

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人們一經表現出樂於助人的言行,就傾向於一直保持下去,努力給他人留下首尾一致的良好印象。

但是,如果一味滿足他人的無理要求,只會使對方變本加厲,要求越來越過分,自己越來越難過、委屈,也越來越不懂得拒絕,變得愈發“老實”。

教會孩子拒絕,我們可以在平時多多練習,與孩子做一些“情景演練”,讓他習慣於做一個“壞人”。

當然,如果孩子實在心地善良,不忍拒絕他人要求,我們也可以教他學會“等價交換原則”,在他人求助於自己時,轉攻為守提問對方:“你準備拿什麼來與我交換?”

畢淑敏曾說:

“拒絕是一種權利,你那麼好說話,又有誰能體諒你?”

教孩子學會拒絕,可以減少90%以上不必要的麻煩。

初一女孩與母親吵架崩潰,家長都該警惕:切忌把孩子養得太老實

結語:

誠然,善良老實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但我們除了要教孩子學會善待他人外,更要教他們保護好自己。

與其迎合他人的喜好,滿足他人的無理要求,不如專心取悅自己,讓孩子活得更自由、更舒服。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類似的“老實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