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劉邦稱帝之後,開始著手剪除異姓王,他們的封地總面積超過了漢郡,危害到了劉漢江山,這也是漢朝唯一的八個異姓王(除東漢末年的曹操外)。八個異姓王中,有個人比較特殊,他是劉邦的發小,跟隨身邊南征北戰,深受信任,此人就是燕王盧綰。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與其他異姓王不同,盧綰與劉邦的私人關係非同一般,兩人的父親關係非常要好,而兩人又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長大後,又一起讀書,關係非常鐵,劉邦還是泗水亭長的時候,盧綰就常常跟隨其左右。(《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記載:盧綰親與高祖太上皇相愛,及生男,高祖、盧綰同日生,俱讀書,又相愛也。)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在劉邦南征北戰之時,盧綰就頗受信任。官拜太尉之職,經常陪同劉邦,出入其臥室,經常被高祖賜予衣服被褥和飲食等,群臣沒有誰得此信任,就算是蕭何、曹參都不行,之後盧綰被封為長安侯,長安為何地?就是秦朝的都城咸陽。(《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記載:出入臥內,衣被飲食賞賜,群臣莫敢望。雖蕭、曹等,莫及盧綰)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公元202年,盧綰領兵打敗燕王臧荼後,被劉邦賜封為燕王。這樣的君臣之情看上去很美好,不過老天爺不遂人願,一帆風順之時總是會發生意外。公元前196年,陳豨起兵叛變,劉邦親率大軍從南面進討陳豨,燕王盧綰也率兵從東北攻打陳豨,可見當時盧綰與劉邦的關係依舊親密。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陳豨派使者向匈奴求援,盧綰也派出張勝出使匈奴,並散言陳豨已經戰敗,沒想到的是臧荼的兒子臧衍恰好逃亡在匈奴,成功說服張勝,張勝認為他說的有道理,於是暗中勸匈奴幫助陳豨攻打燕。張勝從匈奴返回後,向盧綰解釋了原因,“燕能夠長久存在的原因,是因為其他諸侯屢屢造反,如果燕消滅陳豨,那下一個就輪到燕了。”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盧綰覺得有理,於是讓張勝做他和匈奴之間的線人,劉邦派遣使臣召見盧綰,盧綰稱病不出,劉邦身染重病,大臣都前往探望,盧綰依然稱病不去。這件事被劉邦知曉後,萬分生氣,又從匈奴降人那裡聽到,張勝在匈奴為燕使者的訊息,於是判定:盧綰反叛了。(《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記載:上益怒,又得匈奴降者,降者言張勝亡在匈奴,為燕使,於是上曰:盧綰反矣)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盧綰與劉邦的關係如此之鐵,為何選擇叛變呢?有人認為盧綰錯誤估計了“非劉不王”的形勢,以為自己功高震主,所以採取縱橫之術謀求自保;也有人認為盧綰過於瞭解劉邦,但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以為劉邦剷除異姓諸侯王的舉動,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其實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在確信諸侯王謀反的事實後進行的,未牽涉謀反的諸侯王相安無事。

燕王盧綰是劉邦發小,為什麼選擇叛變?司馬遷一語道明

太史公認為:盧綰並非積德累善的世家,而是僥倖於一時,以欺詐和暴力獲得成功,趕上漢朝初定,所以才分封領土,南面為王。由於勢力強大被猜忌,所以藉助外族作為援助,這樣自陷危境,走投無路,最終迫不得已投奔匈奴。

參考文獻:

1。《史記·韓信盧綰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