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你都不敢?

自私,你都不敢?

對別人好是公認的美德。

的確,很多研究證明「利他」能為自我帶來的好處;但也發現,沒有原則地放棄自我對他人好,很可能是一種病態的利他( oakley,2012 ) ,

反而會給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比如:前段時間網路上流傳的某個影片,男孩用省吃儉用攢兩個月的工資為女朋友買了部手機,但對方最終還是和男生分手了。

女方認為對方表達愛的方式令人無法接受,不是真正愛TA;該理由想必你也會有所詫異,

都這麼好,為什麼換不來應該得到的?

沒錯,我也非常詫異。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心理學學習,

我認為一個真正不懂自私的人,TA對感情的表達會存在偏見。

研究發現,一些人為了喜歡不計代價維持情感和人際關係,

透過對方反饋來確認自我價值,均屬於關係中的“自虐”。

這樣的犧牲與付出不會真正快樂,長期彼此都會不堪重負;正如克羅克等人指出的,

任何需要為他人犧牲自己的目標都不可持續,長遠對兩方都不好

( Crocker ,2018 )。

到底如何做?

假設上述男主是你,內心肯定會說“我大機率不會買”;該問題也許沒有標準答案;

至少我認為在自私與各種感情之間,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條界限。

自私,你都不敢?

自私的分類

談及自私,許多人習慣把

“自顧自己利益不管集體利益的人”

給貼上自私的標籤,我非常不贊成,但無能為力。

假設連自我基礎需求(利益)都無法保障,何以滿足團體?

人本主義哲學家、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早些年寫過一篇文章為《自私與自愛》以此討論兩者之間的關係。

其結論指出,

“現代社會文化充斥著對自私的禁忌,這讓人們對健康的自愛感到很內疚”。

原文是這樣說的:

自私本質是最大的邪惡,但它卻被用來操控;目前在學校、家庭、文學教育或社會中都成為人們常用的工具之一,

“不要自私”

是句銘刻在千千萬萬孩子心中的話,一代又一代。

正是在“不要自私”的訓誡中,“自私”的概念卻被模糊擴大了,你很難定義它確切的含義,並會有意識關聯在多種場景下。

不要自私意味著「不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違背別人的願望;它還意味著「不要愛自己,不要做自己」

;正是這樣的“不要自私”傳達給人們一種什麼資訊呢?

我們活在社會、公司的規則下,自我感受不重要;我要臣服於更重要的東西(責任、期待)等以此犧牲當下的小我。

這如同:

聚會時不搶著買單就是自私;兄弟向你借錢,不答應就是自私,只顧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跟別人幫忙就是自私;仔細想想,這不是強行犧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別人嗎?

我們又憑什麼說服自己的利益。

不得不說,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都在提倡「無私精神」,這當然是好的一面。

但演變成不奉獻就是自私的表現,難免給每個人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也無形中增加人與人的社交成本。

因此,

在“自私與不要自私”中間徘徊久了,“不敢自私,對自己好”反而成為一件難事。

自私,你都不敢?

比如:

你看不到,也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需求;當被滿足時內心會充滿不安感,甚至不敢為自己想要的事情爭取,在取得成績時會有一種不自信、不配得到的冒充感。

嚴重者不允許自己休息和享受,在休息時會覺得內疚;亦或者很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照顧。

弗洛姆說:這是外在聲音內化成的一種對自我的敵意;那到底什麼是自私?我認為一般可以分為兩種:

1)主觀自私意識,2)客觀自私行為

英國演化理論學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認為,種族的繼續繁衍不是物種的自私,而是基因的自私,進化的目的是為實現基因最大利益,基因就是DNA。

生物從本質上看是各種不同基因的組合,由本能地去推崇想要、尋找和改變的動力;

而這種動力進化隨著時間發展便會形成意識形態。

前者的另一面也有「讓自己變得更好,想要更多」的意思;是人就不可避免。

哪怕提倡無慾無求的佛家高僧,腦子中也難免會時不時冒出各種自私的念頭;只不過他們可以修煉得好,沒有轉化成外部行動。

後者可看做一個人的外顯行為,按照程度可分三個層級:

1)捨己利人,2)利己利人,3)損人利己

首先,可能你會奇怪捨己利人怎麼算是自私行為呢?事實上絕對無私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會在關係取捨上平衡,因此所有無私也是相對的。

舉個例子:

家庭關係裡父母包庇子女屬於無私的愛,若子女犯錯對社會而言屬於“自私行為”;戰爭中的捨己報國屬於無私,可對其他國家和民族則是自私的。

其次利人利己是很多人為“自私”做開脫時最喜歡用的處方。

他們會說自私可以,但只要不傷害別人就可以;或者這件事有利於別人就更好,但本人經常出現言行不一狀態,也正是所謂的「道德綁架」。

想想看,

連舍人利己有時都會傷害到別人,又哪來這麼多利TA或利己不損人的行為呢?

再者損人利己許多人就比較清楚,一般表現出

“你要大度,不要斤斤計較”

;自己卻因幾塊錢的水果與周邊商家爭吵不停,做著小肚雞腸的事情。

總而言之,社會從來不是單一色彩也沒有那麼多是非對錯,自私也同樣,人生所遇的問題都不止一個答案。

它就像一種潤滑劑,經常讓你在進退兩難中取捨;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所得的結論自然不同;那是誰影響了你的價值選擇呢?

自私,你都不敢?

價值與人格

具體而言,有

“成長環境”和“社會影響”

兩個方面。

心理學家吉利根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發現,一名男孩出生時若撫養者是母親,在情感上會出現“男子氣概”,他們會經歷大量

「你要獨立自強」

的教育。

但女孩不同,始終在母女關係中長大,比較依戀母親;所以成熟後會逐漸形成自我身份感。

他們對“自我的認識”和“對世界的看法”始終與「關係」纏繞在一起。

在關係中長大的人有更強的共情能力,對他人的感知更加敏感,也會為關係的維護付出更大努力。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看出女性的自私人格與男性相比,某些情感下更弱一些,這也驗證了「母愛」的偉大;

可在關係中長大的人,價值觀、自身感受也會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

有時女性會因為他人的意見質疑自身感受的“道德性”,也會根據別人的眼光調整判斷;男性相比較少,媽寶男即是其中一類。

我身邊就有此類案例:

小時候與我一起上學的鄰居家孩子,各方面一直是母親陪同。

由於母親當家,教育理念也與男性不同,她認為比起財富和地位,和睦的家庭關係是最有價值的,也是男人長大成熟後應該追求的。

現在看來,的確是這樣。

他已經有兩個孩子,和妻子在電子廠做著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每年過節定期回家看望父母,非常孝順。

另外一個發小卻不同,我經常聽他在和我父親的溝通中談到“你們沒有經歷過窮日子不知道萬事難”,一旦沒有物質上的寬裕生活,你們就會知道還是錢有價值;長大要趁年輕大膽闖,去做事業。

在大學時我那位發小已經出去打零工、實習鍛鍊自我,現在看來,他父親的價值觀,的確是目前社會中盛行、有利於個體謀生長期發展的。

由此來說,父母的教育方式導致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也存在差異,但個人最初對於價值的認識也會隨著變化而調整,可不會出現太大差異;這也見證了那句盧梭在《愛彌爾》的名言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而自私人格是在「價值取向」和「關係」兩者互動下產生的。

Horner (1970) 曾分析過一個關於女性成功的故事,安妮取得全班最好的成績但TA卻並不開心,TA認為“分數高就是成功”的判斷邏輯裡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東西,這些東西並不是自我想要的。

自私,你都不敢?

當然,在社會中也有一些人打著“女權”主義批判那些放棄家庭和感情去追求事業的獨立女性。

這種強大價值觀的輸出,其實和灌輸女性要以家庭為重,看似截然相反,其實沒有什麼不同。

因為它屬於霸權邏輯,仍然粗暴地想要綁架別人的價值觀;在此背後透露的其實是一個人的選擇,而選擇無非面臨的是「目的傾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很多人覺得自私就是「滿足自我」或「傷害他人」,實際情況是沒有絕對對錯,也沒有絕對“真相”,只是我們所看到的視角略顯不同。

比如:你畢業後按照父母的意願找到份穩定的工作,到28歲時在家相親結婚生子;退居二線照顧家庭。

當然你也有另一種選擇,畢業後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獨居過著想要的生活,認為年輕應該創出屬於自我的一片天地;可在父母眼裡認為你不孝順,30歲出頭也不結婚。

雙方有錯嗎?都沒有。

我也經常為此類事情和父母爭吵,一次次在爭吵中妥協;在我看來,滿足自己從而傷害他人的感受並不是一種“道德汙點”,而滿足他人犧牲自己就屬於對人生的不負責任。

可以說父母、我們、領導、每個人的觀點都是真實的;這種情況下,

一種幸福必然傷害另一種幸福,價值取向必然伴隨著他人的犧牲

;所以,這是自私但我們不必自責。

我見過很多人因為此類事情的選擇做出自我犧牲,甚至還有人在猶豫不決中做決定。

待後來回顧時,滿嘴抱怨的說「都怪別人、都怪父母」,

其實不怪他們,怪就怪自己沒有“認識事情的能力”。

因此,自私不是因別人的評價,或某些逃避、恐懼下生成而是一種價值取向。

搞清楚內心快樂的來源,選擇哪個更容易讓自己幸福才是「自私」的第一步,但我們也要小心那些「不健康的自私」。

自私,你都不敢?

自私的正反面

偉大思想家馬克思說,

一個健康的人應該既自私又無私,他既能滿足自我同時又可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主動付出。

心理健康的人多半以「自我為中心」;但是,在我們生活中極度自私的人相對難以分辨;他們總打著各種幌子橫行霸道,可通常有兩種重要特徵:

1)利益至上,2)缺乏同理心(Empathy)

熱播電視劇《二十不惑》中有段情節,姜小果給農村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王薇借300塊錢,後來姜小果想換手機讓對方還錢,結果沒還還引起同學圍觀;並被批評沒有同情心。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道德綁架,極度自私的人善於利用大眾的同情心,站在道德制高點,要求別人無私奉獻,工作中也極其常見。

其次在他們的世界中只會考量自己的利益,經常為了利益枉顧他人;

背後實則為缺乏信任、安全感的表現。

因為他們誰也不愛,所以很難建立信任,造成神經時刻處於緊繃狀態;注意,這裡所談的“信任”不是對個人能力的信任,

而是對人格、態度或價值觀方面。

從這個意義上說,同理心弱也就沒有順利的人際交往,那眼中剩下的也就只有「利用」。

那健康的自私是什麼樣的?

臨床心理學博士卡羅爾·吉利根Carol Gilligan提出一種新的責任觀;它認為:

在溝通時我們需要把負責任的物件、從他人換成關注“關係”本身,即我們應當向關係中的每一方負責(每一方也包括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處理問題過於簡單粗暴,直接丟擲一種結論,然後為此爭吵或冷漠,這都不是一種真正負責的方式。

自私,你都不敢?

關係和真相一樣複雜多面,真正處理的方式應當儘可能把關係中的每個人都考慮其中、儘可能考慮已知、複雜的因素。

然後在每個環節充分溝通,這樣決定就不再是一個結論,而是充滿了溝通、諒解、到解決的過程。

比如,借錢這件事。

你可以先嚐試詢問對方遇到什麼困難?並表示諒解,再說出自己是否能夠支援,以及支援額度和需要什麼時候償還、怎麼保證到時候能夠拿到?

這樣,雙方的安全係數都得到了保障。

一上來就回拒是多數人一貫作風,TA不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會讓彼此的交情變得越來越淡,並在雙方內心留下不好的印象;

想想看,是不是?

所以,我們在判斷責任時,不是一下給出一個選擇A/B的絕對值;而是儘可能考慮到所有因素、權衡所有可能性。

充分站在「關係」做出一系列決定而非“一個”決定,這樣才能對彼此負責。

由此看來,新責任觀帶出新的解題方法是對責任負責,它適應很多情景;但清晰的是,沒有一種真相是孤立能夠存在的,在溝通和共情的過程中一些矛盾就會發生改變。

自私,你都不敢?

健康的自私

我們該怎麼保持「健康自私」呢?我認為有三個條件:

1)瞭解需求,2)彼此共情,3)真誠表達

首先,當接到朋友發來的訴求時不要著急回拒或答應,應該留出充分的時間瞭解自己和對方真實“需求”。

假設內心出現

「我是不是太自私」

的對話時,不要著急下結論。

因為這種懷疑會使自己陷入非黑即白的認知中,不要被該念頭帶著走;可以嘗試用第三方(關係)視角審視,把自己抽離出來看問題。

比如:

我在出版第一本書《複利思維》時找大佬幫我寫推薦語,曾遇到過此類問題;我不知道別人能否答應,主要原因是自我的訴求和別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需要給對方提供更多的履歷、專案成功經驗背書證明自己優勢,對方才會認為“給你背書我也有面子或拉高身段”

;假設我一直只闡述需求不考慮其他,最後結果一想便知。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朋友在決策時喜歡用第三方立場做參考,他們拿不定注意會找「夥伴」幫助,會問如何是你該怎麼辦?

這種往往得不到自我想要的答案,畢竟別人沒有經歷過就無同等感受;即便經歷,人與人的磁場關係也無法複製;所以,真正能處理的人還是自己。

自私,你都不敢?

其次,彼此共情本身在

“洞察和區分”。

美國首位家庭治療專家維琴尼亞·薩提亞(Virginia Satir)女士提出的薩提亞溝通模式我認為非常受用,讓我在表達中學會

區分自我、他人、情景、三者之間的關係。

自我是洞察互動中自己的情緒與需求、他人是對方的情緒和需求、情景為引發衝突和具體討論的事件。

忽略到任意一面都會陷入委屈自己或討好對方上,最後會變成自責與指責。

隨便舉個例子:

每逢過節跟父母通電話過程中,常有爭執發生;都是多穿衣服、注意安全等噓寒問暖的問題,有時可能因為一句質疑就出現摩擦。

其實,

嘮叨是一種關心。

假設自我沒有覺知到背後的情緒,即便是好心嘴上也不很愉快;既然知道最終要妥協,為什麼我們不能換一種讓對方可接受、自我更滿意的方式呢?

另外,維琴尼亞·薩提亞認為人分為五種,討好型佔據50%,指責型佔30%、超理智佔15%、迴避型佔0。5%,一致性只有4。5%;

而追求的健康自私就屬於那4.5%。

所有的彼此共情最後自然少不了表達,作為在社會職場多年的人而言,我認為說話的方式和內容都不是最重要的。

有時自己覺得很得意的表達,其實成熟的人一聽就知道真假狀態。

假設若不在公眾場合下,大可不必小心翼翼,你只需把兩者之間

自我所想、所感、期望和覺得產生的誤解

拿到“桌面”坦誠相待即可。

值此,自私自利的人不受歡迎,但無限滿足對方需求的習慣不是好事。

易於接受他人要求的習慣會給對方造成慣性依賴,求助方會不斷增加難度,一旦無法得到預期結果又會產生不愉快心理。

多環節的真誠溝通,

找到一個可以確保雙方心理和感受都維持在平衡位置的狀態,才是對「關係」的一種良好維護。

總結一下:

正確認識“自私”是成年人的必修課。

連自己都不在乎還怎麼懂得愛護別人?同等,完全喪失自我保護意識的人無法給予他人保障。

其實放下一些自認為“應該或不應該”的事情,多考慮些是否開心或快樂,也許更能相互成就,

希望你能收穫「無需抱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