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盡人生的蘇軾,《定風波》為何不如《臨江仙》,輸在哪裡?

引言

白居易曾經在《與元九書》中寫到:

始知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作。

”,詩詞是最能表達人生情緒的一份載體,古往今來多少年,唐宋的詩人用自己的才華寫滿了詩詞的人生,明朝的楊慎卻憑藉一首詞,打敗眾多的唐宋大家,他描繪的人生,更能走進人的內心,更能感嘆歲月的力量。

寫盡人生的蘇軾,《定風波》為何不如《臨江仙》,輸在哪裡?

蘇軾的人生感悟

蘇軾是宋詞的大家,一生寫了非常多的詞,著名的詞多是對自己鬱郁不得志的感悟,和他同時代的宋朝文人,可謂北宋詩壇最後的榮光。大名鼎鼎的王安石,是他政治上的對頭,那個童年砸缸的司馬光是他同一陣營的宰輔之臣,兩派為了各自的理想而爭鬥,後世很多人也將他們的爭鬥看作北宋敗亡的開始。

蘇軾生活的時代,可以說是北宋最後的絢爛,他們一家都是很牛的文人,卻不是最好的官員。在面對北宋社會的積弊問題時,站在了守舊的一方,與王安石等改革派對立,最後因為詩詞被貶到了黃州。

寫盡人生的蘇軾,《定風波》為何不如《臨江仙》,輸在哪裡?

這首被譽為蘇軾最大人生感悟的《定風波》就是在黃州做官時所做,初春暢遊的日子裡,突然遇到的風雨,讓蘇軾有了這樣的感悟,於是吟詩道: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迎著春雨,有了自己的人生所悟,面對風雨的人應該心胸寬廣,性情曠達,即使風雨再大,也應該泰然處之,不畏人生的坎坷,嚮往未來的生活。蘇軾在山水風雨之間,面對自然的洗禮,找回了那個因失意丟失的自己,他的人生應該像李白一樣灑脫於江湖,而不是坐困朝堂。

寫盡人生的蘇軾,《定風波》為何不如《臨江仙》,輸在哪裡?

楊鎮的歷史感悟

楊慎是和明朝聖人王陽明同時代的人,在那個封建專制的社會里,八股橫行,文壇也早已沒了唐宋的豪放和爛漫,在

大禮儀

”的爭論中,楊慎被貶雲南,在這戍邊的歲月裡,楊慎幾乎踏遍了雲南的山川,在和其他詩人談今論古的日子裡,寫出了這首《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被用在央視版《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厚重的歷史情感,和對歲月無情的流逝,有著無無限的感慨,最後這一切,也都在笑聲之中,看開了時間的無情。

寫盡人生的蘇軾,《定風波》為何不如《臨江仙》,輸在哪裡?

楊慎的詩詞,站在了更高的維度,跨越了整個時空和個人的情感,是對眾生的人生感悟,是對眾生的說教,在面對人生的時候,個人理想不過是滄海一黍的追求,人在宇宙之中是多麼的渺小啊!

展開歷史的的時間卷軸,事情週而復始的發生著,人生無數的追求,都是一遍遍重複過去的故事,如果自己這一生追求了很多次,在變老的時候依舊不能如願,就對著鏡子笑一笑吧!不是什麼大事,日子還是要很好的過著。

結語

人生的感悟有很多,經歷過生死以後,會感受生命的脆弱,看著別人的感嘆,往往會為自己的深陷其中不解,可誰又不是這樣的,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懂,即使在這宇宙中再渺小,也都想留下自己的痕跡,讓這一生的歲月值得回憶和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