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如何面對,曾一起走過的日子,現在剩下我獨行,如何用心聲一一講你知”,把劉德華這首《一起走過的日子》送給那些踽踽獨行的先行者,或許是最能體現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情緒。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沒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批人去奠基,在行業發展的高潮階段,充當茫茫萬丈、滾滾紅塵的試錯員。就像曾經的小車之王哈飛,就像當初反攻海外的雙環,就像現今一籌莫展的納智捷……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成王敗寇的故事早已不知多少次上演,但有得時候,人類卻常常忘卻立場,在那一方記憶裡為失敗者扼腕嘆息。

微面典範,先驅哈飛的頹敗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的汽車工業正百廢待興,為響應國家號召,各大國企工廠也紛紛謀求改革之路,而哈飛就是在這個時候,從一家飛機公司,搖身而成自主汽車的先驅。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1994年,哈飛松花江橫空出世,出自法拉利設計之母賓尼法瑞那的外形設計,取自鈴木SK410技術的反向研發,依託哈飛軍工廠的品質保證,在這樣的三重助力下,松花江微面一舉成為了自主汽車的典範。在那個年代,松花江似乎就代表了自主客貨兩用車的形象,如果時空能夠穿梭變換,那松花江的地位,應該就相當於今天的哈弗H6。

按照常理來看,哈飛松花江的成功,就已經令其具備了最好的優勢,就好像在一場馬拉松的比賽裡,對手還在起點熱身準備的時候,哈飛已經完成了賽程的一半。但可惜的是,隨著體量的不斷擴張,哈飛的心也隨之膨脹。

上位者任人唯親、中位者徇私舞弊、下位者中飽私囊,哈飛早已非當初翩翩少年,久經戰陣令它學會了虛與委蛇,也學會了表裡不一。終於,隨著賽馬、賽豹、中意、民意、銳意、百利、路寶、路尊等一系列錯綜複雜、定位模糊的產品推出,腸穿肚爛的哈飛最終被臃腫的產品線拖垮。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2009年,走投無路的哈飛被長安招攬,但往日的輝煌也難敵沒落,毫無長處的哈飛逐漸邊緣化,最終淪落為代工廠的地步;而在2015年,分崩離析、眾叛親離的哈飛汽車,最終被高築的債臺壓倒……或許世事本無常,進入到21世紀的自主汽車終於走上了正軌,但江湖卻從此再無哈飛之名。

肆無忌憚,雙環成也皮尺、敗也皮尺

而與之相似的,還有一個與長城汽車身出同鄉的汽車企業,而這個品牌,就是雙環汽車。與哈飛相同,雙環汽車也曾經驚豔了中國消費者,自主JEEP、原創C-RV、平民X5、老年代步Smart……似乎雙環的出現,就是為了驗證當初日韓車企的成功之路,也並非如想象般好走。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沒錯,或許在雙環的28年職業生涯裡,始終繞不開一個名叫“山寨”的詞,但這個名頭雖不好聽,效果卻實實在在。在雙環切諾基驚得國內外瞋目結舌後,雙環S-RV(來寶)又藉著本田CR-V的熱度甚囂塵上,隨後又有了出口歐洲的China X5(雙環SCEO),如此囂張程度,似乎不異於“當著你的面打你兒子”……而或許也正是雙環過於肆無忌憚,令上天也覺得世道不公,“寶馬門前賣X5”的舉動,終於讓雙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隨後而出的老年Smart——雙環小貴族,也成為了雙環與汽車市場最後的告別。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不得不說,雙環的名聲一直很醜,罵名從來都未間斷過,但也是雙環,創造了中國汽車山寨史的巔峰,讓人知道了沒有研發能力、沒有核心優勢、沒有底蘊積累,一樣可以把汽車賣出去。就連早前的力帆和眾泰,也不過是照著雙環的樣子畫葫蘆。

寶島之星,百無一用納智捷

如果說哈飛還有那一代東北人的情懷寄託,雙環還有從未間斷的罵名提供熱度,那對於納智捷而言,其最大的成功就是為網友提供了無數的段子。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納智捷也不是很費油,百公里……加5次油而已”

“納智捷說明書的最後兩頁一般是什麼?答:公交車時刻表”

“中國人為什麼需要人行道?是為了讓納智捷車主能夠走路回家”

……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就是這個號稱“能讓二手車販子嚇破膽”的品牌,雖然銷量一直不好,但好在為網友們提供了無數茶餘飯後閒侃的素材,令其他所有國產品牌團結一致。它就像孔乙己一樣,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但每次一提到、或看到它,空氣裡就會飄蕩著歡樂的氣息。終於在今年上半年,號稱寶島之星的裕隆納智捷,在中國大陸市場總銷量為……0輛!似乎哈飛與雙環的身影,就在不遠處等著納智捷,效仿劉關張來一場出局三結義。

當然,納智捷也並非一無是處,在那個其他自主汽車一籌莫展的時候,納智捷也可以算是佔據價效比優勢的,外觀大氣、配置豐富、logo洋氣、還帶了點海歸的意思。不過時代不同了,在這個自主汽車全民皆兵的時代,各大品牌早已掀起了反攻合資的突圍戰,始終停在原處的納智捷自然難以吸引品味更高了的中國消費者。

小車之王,永遠熱淚盈眶的長安鈴木

當然,技術弊端或許是影響著一個車企能否屹立的關鍵因素,但除了這些硬實力以外,不得不承認運氣也確實在影響著歷史的發展。就像諸葛亮火燒上方谷,如果不是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恐怕《三國演義》的故事就要重新書寫了。而汽車圈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長安鈴木。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作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品牌之一,長安鈴木絕對是最瞭解中國市場的品牌之一了,在其進軍中國市場的25年裡,鈴木品牌的經典車型不可謂不多,雨燕、北斗星、吉姆尼、維特拉等一眾車型,都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不得不說長安鈴木的起點是幸運的,即趕上了中國正式開始了改革開放,又恰逢中國百姓消費升級的最佳契機,甚至連稱霸中國市場的時間點,都要比大多品牌更早。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但如果要說奠定其“小車之王”地位的,那就顯然非奧拓莫屬了,還記得在我小時候,電視裡時尚女性的擇偶標準都是“沒有奧迪,奧拓也行”,也是從那時開始,我便對奧拓充滿了執著的嚮往。

不過運氣就是這麼玄之又玄,起步完美的長安鈴木確實贏得了起跑,但在後續的全員加速中,固守“小車之王”的長安鈴木卻最終落了下乘,當其他品牌銷量起飛的時候,長安鈴木卻依舊是那副不溫不火的態勢,當中國市場追求高大的時候,鈴木旗下的一款款精緻小車卻再也無法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了。

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哈飛、雙環、納智捷……

終於在2018年,鈴木的退市掀起了這段塵封的記憶,當那一批年輕人一點點老去,當那些的孩子們一點點長大成人,鈴木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終於成為了一個年代的符號,成為了一種可敬又令人惋惜的存在。

前車覆轍猶在,後車引為戒焉?

總的來看,“窮則思變,差則思勤”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耍些小聰明固然能夠短暫見效,但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終究還是自取滅亡之道。

如今又逢中國汽車事業發展的巔峰,一眾造車新勢力來勢洶洶,但必須要說的是,在這群新型的造車大軍裡,究竟有幾人是真材實料,具備核心的競爭優勢,又有多少心懷鬼胎,就像濫竽充數的南郭處士一樣,企圖在人群中裝模做樣。

在這偌大的中國汽車市場,哈飛雙環納智捷們依舊不在少數,在未來無數個日夜的發展歷程中,又會有多少鈴木因運氣不佳而兵敗折戟呢?我們唯一所能做的,也就是喊出那句“前車之鑑,後事之師”,而歷史之所以寶貴,就是在那漫長的歲月裡,總有些事能夠提醒我們:“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