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自古以來,黃山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聞名於世,且有“黃山天下奇”的美譽。

正因為黃山神妙絕倫的奇景,讓清初的文人墨客流連忘返,不知所歸。

他們紮根黃山,潛心體味黃山真景,描繪黃山的仙境名勝,從而形成了一個不同籍貫的山水畫家群——黃山畫派。

其中石濤、梅清、弘仁被稱為黃山畫派三鉅子。他們不受古法束縛,雖同屬一流派,卻都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風格——

石濤得黃山之氣,梅清得黃山之韻,弘仁得黃山之神。

1。梅清(1623~1697)

明末清初山水畫大家,以畫黃山著名。

梅清筆下的黃山,氣勢雄偉,行筆豪放,用墨飽滿暢快,極具生動感和運動感,是“得黃山之真情”的自然流露。

梅清 黃山十九景(部分冊頁)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梅清曾兩次遊黃山,“餘遊黃山後,凡有筆墨大半皆黃山矣。“

他融情於景,畫出了“可望、可行、可居、可遊”的鳥瞰全景式的黃山圖,不得不令人稱奇。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要知道,人在真山水中是有視覺侷限性的。尤其在古代,還沒有現代的無人機,要鳥瞰黃山全景是不可能的。

所以,對於山水這種大物,梅清只有將真山水當作假山盆景去體悟,再展開充分的想象,畫出恰合自然理趣的山水畫。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在梅清的畫上,沒有深遠的重重疊疊,沒有平遠的空闊渺茫,也沒有高遠的突兀險峻。

而是由內而外散發出浪漫、飄逸、儒雅且不激不厲的書卷氣息。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石濤(1642~1708)

明末清初著名畫家。

石濤曾居安徽十年左右,屢遊黃山,對黃山體驗深切,曾比“黃山是我師,我是黃山友”。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他以黃山為師,搜盡奇峰打草稿,把黃山的盎然生氣,與自己的哲思感情相與揉合,畫境靈活生動,又有抑鬱沈雄之韻,別具一格。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黃山奇峻峭壁的千姿百態,雲海奇觀的優美景象,在石濤筆下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使山川景物,構成了形態肖似,“物我交融”的境界。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弘仁(1610~1664)

字漸江,清代著名畫家。

弘仁住在安徽時,每歲必遊黃山,“敢言天地是吾師”。

他遍遊黃山每一角落,或對景寫生,或回去默寫所看之景。

弘仁畫黃山,最精彩之處在於表現黃山的骨質——於極瘦削處見腴潤,極細弱處見蒼勁。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他曾作黃山真景五十幅,筆墨蒼勁整潔,筆法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富有秀逸之氣 ,給人以清新之感。

尤其喜繪黃山松石,所作奇松,堅硬如鐵,極具個性。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弘仁的作品雖處處真實,卻處處讓人不覺真實。

這是因為他把黃山的真景,昇華為似乎與現實隔絕的理想境界,這是高度淨化了的山水——了無塵垢,寧靜、肅穆、清冷、人跡罕至。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古人畫黃山,全憑意象——不求真實再現,只求得其神韻

梅清、石濤、弘仁,他們以黃山為師,不畏艱險,觀照體悟。

不以一個固定視點的當場寫生,也不完全依靠視覺所見,再現真實黃山。他們畫的是心中的黃山,意象黃山。

因此,他們潑墨揮毫時,其實自己也搞不清畫的究竟是黃山的哪座真實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