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考證歷史學上的細節問題,是有一定風險的。

考證是否正確不談,做這件事情的意義,首先就得遭人詬病。

比如說著名民國四大史學家之一的陳寅恪,曾經研究過楊貴妃入宮前是否是處女的問題。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這後來遭到了著名文學家錢鍾書的譏諷,錢鍾書1978年訪問美國的時候說:

一位大學者曾憑自己的淵博知識和縝密的細心,考證唐代楊貴妃入宮時是不是處女問題,而這是一個比“濟慈喝什麼稀飯“、”普希金抽不抽菸“等西方研究話柄更無謂的問題,彷彿要從愛克司光透視裡來鑑定圖書家和雕刻家所選擇的人體美。

換言之,錢鍾書對於這些歷史細節的考證嗤之以鼻。

但是平心而論,我不贊同錢鍾書,他自己的《管錐編》也專注於很多文史細節。況且陳寅恪的研究不能說完全無聊,這可以驗證出當時唐朝的貞操觀,以及對於唐玄宗亂倫當時人的看法,是可以佐證唐史的。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說到這裡,也有一個歷史細節問題,那就是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

你要說,這還要問,史書肯定記載了啊,難道這也有疑問?

但史書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自然來自於《史記》,但是我們知道《史記》沒有記載漢高祖的生年,所以是來自於註解,南朝宋的裴駰,也就是《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的兒子,寫過《史記集解》,其中記載:

皇甫謐曰:高祖以秦昭王五十一年生,至漢十二年,年六十二。

這裡的皇甫謐是誰呢?是西晉人,問題是這個人是一個醫學家,同時業餘愛好歷史,並非專門的歷史學家,寫過

《歷代帝王世紀》

,其中這麼說的。

甚至此人還有專門的電視劇,但是註明身份是:針灸學家。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可是,不管是皇甫謐還是裴駰,都是魏晉時期的人,

距離漢高祖已經500多年了,

他們沒有見過漢高祖,也沒有任何的文獻,何以得到這個結論的?史書沒有記載,或許當年還有其他的編年體史書,但是歷史上散軼了。

這是關於漢高祖生年最早的記載。也就是公元前256年。

第二種說法來自於《漢書》。

《漢書注·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臣瓚曰:“帝年四十二即位,即位十二年,壽五十三。”

同樣見於註解,這裡的“臣瓚”是一個西晉學者。

他專注於註解《漢書》,在漢書後面經常寫上“臣瓚曰”,以此而得名。

此人沒有寫上自己的姓名,但是他的註解對於《漢書》很為重要,後世猜測,西晉校書郎傅瓚、西晉大臣薛瓚都有可能是這個“臣瓚曰”。

根據他所說,劉邦42歲即位,在位12年,死於53歲。

根據這個記載,漢高祖生於公元前247年。

但問題來了,薛瓚同樣是是魏晉時期的人,

距離漢高祖已經500多年了,

他們沒有見過漢高祖,也沒有任何的文獻,何以得到這個結論的?史書也沒有記載。

就此,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年份就有兩個記載,

甚至不以嚴謹著稱的百度百科上,都標出了兩種觀點。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有人說,無不無聊,劉邦出生在哪一年?這重要嗎?沒事研究這個幹嘛?吃飽了撐的?

先不說,開國皇帝的生卒年本來就是歷史上的顯學,就說劉邦的生卒年,是很值得研究的。

因為前256年和前247年,是大不一樣的。

公元前256年,在中國歷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一年。

這一年就是八百年周朝的終結。東周滅亡於這一年,被秦國所滅。

有人說,不對啊,我們稍微懂得歷史的人都知道,秦朝是公元前221年才建立的,怎麼公元前256年周朝就滅亡了?

這是因為,周朝滅亡和秦朝建立,並不是想銜接的事件,周朝滅亡了,天下大亂,但是新的共主依然沒有產生,所以從公元前256年到公元前221年這35年時間內,天下是沒有共主的,既不是周朝,也不是秦朝,屬於真空時期。

所以,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公元前256年的說法,劉邦只比秦始皇少3歲,劉邦和秦始皇,壓根就是一代人。

這麼說來的話,秦朝連一代人的思想統一也未能做到,就倒塌了。

劉邦根本就是秦始皇的同代人,其思想、經歷都和秦始皇差不多。

但是,如果按照公元前247年的說法,

那麼劉邦比秦始皇小了12歲,基本上就不是一代人了,而是下一代人。

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於,

劉邦受到教育的青年時期,究竟在戰國渡過還是在秦朝渡過。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那麼20歲為壯年,公元前236年劉邦為壯年,那麼劉邦的壯年時期大多在楚國渡過,因為楚國公元前223年才滅亡,

那麼劉邦至少在楚國生活了13年,接受了楚國的思想宣傳教育。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那麼20歲為壯年,公元前227年劉邦壯年,那麼劉邦的壯年時期大多在秦朝渡過,秦朝的法令是非常嚴苛的,劉邦能做到泗水亭長,

表明他接收了嚴格的秦朝法家思想宣傳。

這個區別可就太大了,劉邦是否接受了楚國的思想,還是秦朝的思想,這直接決定了西漢初年採取的是何種治國策略。

這裡,我們來看下歷史上的一些證據,化身歷史福爾摩斯,看看劉邦究竟是出生於公元前256年,還是公元前247年。

第一個證據,來自於漢高祖的戰友英布。

漢高祖究竟多大,曾經見過他的人最是清楚。

劉邦的生卒年份在1993年左右曾經引起過一陣討論,那個時候《刺秦》、《西楚霸王》等電影熱播,帶動了秦漢史熱。

當時一位名叫曾維華的教授就寫過《漢高祖劉邦生年考》,發表於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4期,其中他提出了一些觀點。

首先他說,英布的話是一個契入點,漢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英布起兵反漢時,謂其將曰:上(指漢高祖劉邦)老矣,厭兵,必不能來。

這裡說的是西漢開國時期,英布造反的事情,他說,劉邦已經很老了,打不動仗了,一定不能親自來。

但是歷史表明,英布失算了,劉邦親自來了,平定了英布起義,英布被殺,但是劉邦在作戰中中箭受傷,導致第二年去世。

這裡所說劉邦“老矣”就是一個很好的線索。我國古代稱男子為“老”:,一般指六、七十歲以上者。所以說,劉邦必定出生於公元前256年,此時已經60歲,正好是老人。

文章發出後,受到了一些批評建議,教授張振臺寫了,駁《漢高祖劉邦生年考》發與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很佩服那個時候的文人,觀點交鋒都用論文來說明。

張振臺說,英布的這個例子,不能證明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因為《漢書·高帝紀上》記載:劉邦令“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承尉以事相教,復勿搖戍。”

我們知道三老是古代的一種養老制度,這種制度到漢代還儲存。這裡劉邦選擇三老的標準就是50歲以上為標準。

如果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那麼公元前196年,劉邦正好50歲,也可以合乎“老矣”的說法。

曾維華說的第二個觀點,就是根據《史記》,載有張良與劉邦的一段對話,其中劉邦間張良:孰(指項伯)與君(指張良)少長?張良回答說:長於臣。於是劉邦說:一君(指張良)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從這段記載看,劉邦的年齡當與張良的年齡相近或相同。

而張良我們知道,出生於韓國世家大族,他的父親張平,死於公元前250年,這個時候,張良已經出生,所以張良一定生於公元前250年前後。

對於這個觀點,張振臺也予以批判,稱不能作為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的證據,假如張良出生於公元前250年,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那麼劉邦比張良大6歲,自然是解釋得通。

但是假如張良出生於公元前250年,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那麼劉邦比張良小3歲,也是說得通的。

畢竟張良作為一位軍師,雖然長得面若婦人,誰規定就不能比劉邦年紀大?

這兩種說法,都與張良年齡相仿。

那麼,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我覺得雖然沒有更多的歷史佐證,可以有三個辦法進行推斷。

第一個依據是項羽。

根據《史記》記載,劉邦、項羽廣武對壘時,項羽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日: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日: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這個故事廣為流傳,而且一直作為指責劉邦的論據,相反,綁架劉太公,要殺死他的項羽反而無人指責。

現在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都認為,這個故事不能作為印證所謂劉邦“卑鄙”的例子,因為劉邦玩的時候心理戰術,他知道項羽愛惜名節,他的父親等同於項羽的父親,項羽一定不會殺他的父親,反而會好好對待他,這是一種心理戰術。

真正想要借刀殺人,就不會說這句話了,典型的借刀殺人就是《三國演義》中劉備說的那句話,曹操捉住了呂布,詢問劉備,劉備說:“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這句話最終讓曹操處死了呂布,這才是借刀殺人。

當然了,這裡舉這個例子,主要是論證劉邦生年。

我們知道,項羽出生於公元前232年。

這裡說到,劉邦和項羽曾經約定為兄弟。

那麼,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他與項羽年齡相差24歲。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他與項羽年齡相差15歲。

乍一看,好像都很離譜,我們再看下他們是哪一年約為兄弟的,是共同反秦的時候,在楚懷王面前約為兄弟的,也就是公元前208年,這一年項羽24歲。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那麼,公元前208年,劉邦多大呢?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這一年,劉邦48歲。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這一年,劉邦39歲。

那麼,大家可以設想下,24歲的項羽,會跟48歲的劉邦約為兄弟嗎?劉邦都有項羽兩個大了。

再來看,項羽有兩個叔叔,就是項梁和項伯,之前說過,劉邦說項伯比他年齡大,那麼項梁比劉邦年齡肯定更大。項梁是項羽的叔叔,證明比項羽的父親年齡要小。

我們來算下年齡,如果項羽24歲的時候,劉邦48歲。

那麼

項伯比劉邦年齡大

,項羽至少49歲。

項梁比項伯年齡大

,項梁至少50歲。

項羽的父親項通比項梁年齡又要大

,項通(此時已經死去)至少51歲,那麼項通27歲才生下項羽,這在當時來看太晚了!

所以我覺得,劉邦應該是出生於公元前247年的,和項羽相差15歲,項羽24歲的時候,劉邦39歲,但都是青年時期,所以約為兄弟也正常。

第二個依據是呂雉。

我們都知道,劉邦在落魄的時候,曾經去呂太公家赴宴,最終呂太公善於相面,說劉邦面相異於常人,硬是要把女兒呂雉嫁給他。

這個也是重要的線索。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呂雉生於哪一年,同樣沒有記載。

而在滅秦之戰中,有赫赫戰功的呂雉長兄呂澤,後來也因為諸呂之亂,被抹去了功勞。

但是對於呂雉的兒子漢惠帝是有記載的,生於公元前210年。

漢惠帝出生的第二年,陳勝吳廣起義就爆發了,劉邦落草芒碭山斬白蛇起義,從此之後就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也就是說,呂雉可能是早公元前211年嫁給了劉邦,第二年生下了漢惠帝。

那麼,公元前211年,劉邦多大?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這一年,劉邦45歲。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這一年,劉邦36歲。

這裡不用我推理了,假如你是呂太公,你的女兒尚未嫁人,你是把她嫁給45歲的中年人劉邦,還是36歲的青年人劉邦?

肯定是36歲。

假如劉邦已經45歲了,再高的面相,呂太公會讓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40多歲的中年人嗎?

劉邦早年浪蕩,和一個曹氏寡婦生下了長子劉肥,劉肥的出生年份也沒有記載,但是活到了公元前189年,晚年也遭到了呂雉的猜忌,甚至死在了呂雉的前頭。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劉肥應該是出生於公元前231年-公元前211年之間,整整二十年的區間,劉邦就這一個私生子,比漢惠帝大了整整20歲。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劉肥應該是出生於公元前222年-公元前211年之間,整整二十年的區間,劉邦就這一個私生子,比漢惠帝大了整整10歲。

我覺得,第二種是很有可能的。

更加應證了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

第三個是依據大梁城。

根據《史記》記載,劉邦祖上為魏國人,他年輕時經常去大梁,結識了張耳等人,後來也是楚漢時期的梟雄人物,劉邦格外崇拜信陵君。

這是一個重要的資訊。

我們知道,信陵君死於公元前243年,劉邦絕不可能見過信陵君,但是劉邦一定見過大梁城。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而我們知道,秦滅魏之戰,魏國憑藉堅固的大梁城頑強死守,秦國名將王賁挖開了旁邊的黃河,倒灌大梁城,最終攻破大梁,魏國滅亡,而大梁城死後成為一片廢墟,一直到800年後的隋煬帝時期,大運河的開通才重新繁華。

已知大梁城毀滅於公元前225年。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56年,大梁城毀滅的時候,劉邦31歲。

假如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大梁城毀滅的時候,劉邦22歲。

好像都有可能。

但是從《史記》敘述,劉邦少年任俠,衝動前往大梁城的記錄來看,更有可能是22歲的劉邦,如果一個31歲的青年人還這麼衝動,不太可能。

所以,我據此推斷,劉邦應該出生於公元前247年。

如此一來,我們就要換一種眼光看秦漢史了,劉邦不是和秦始皇同一代人,而是比他小了12歲,整整小了一代人。雖然劉邦在青年時期接受了秦朝的法家思想,但是西漢初年幾經動盪後,還是選擇了黃老思想,顯示張良、蕭何、曹參等人選擇老莊思想來治國,當時老莊思想有很強的生命力,這一現象值得好好研究。

下面根據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重新梳理下年譜。

公元前247年,劉邦出生。劉邦比秦始皇小12歲、比張良小3歲,比項羽大15歲,比韓信大16歲。換言之,劉邦和少年老成的秦始皇並不能算一代人,劉邦和張良、項羽、韓信可以算一代人。

公元前225年,魏國滅亡,劉邦22歲,這幾年任俠去過大梁遊歷。

公元前223年,楚國滅亡,劉邦24歲。

公元前210年,劉邦結婚,時年37年,呂雉可能僅僅20餘歲,比劉邦小15歲左右,呂雉卒於公元前180年,時年52歲。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公元前209年,劉邦在沛縣揭竿而起,成為秦末農民起義主要領袖之一,38歲。

公元前207年,劉邦首先入關推翻秦朝,時年40歲。

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劉邦受封為漢王,時年41歲。

公元前202年,劉邦統一中國,登基稱帝,建立漢朝,時年45歲。

公元前200年,劉邦北征匈奴,致白登之圍,時年47歲。

公元前196年,劉邦平定九江王英布

叛亂、唱大風歌,時年51歲。

公元前195年,劉邦駕崩,終年52歲。

我覺得,這個年表是可信的。

崇拜信陵君、當亭長的是20歲的少年劉邦。

娶呂雉、揭竿而起的是30歲的青年劉邦。

楚漢之爭,建立漢朝的是40歲的中年劉邦。

唱大風歌,平定叛亂的是50歲的老年劉邦,所以心態發生了變化。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如此一來,劉邦的各種心理完全可以對應上。

倘若以公元前256年作為劉邦生年,那麼劉邦46歲才結婚、47歲才起義、54歲才稱帝、60歲唱大風歌,主要的歷程都發生在中老年,這樣就太老了。

而且無法解釋,為何53歲的劉邦雄心壯志,還能屢敗屢戰,到了60歲就只能唱大風歌了。

漢高祖劉邦究竟生於哪一年?為什麼有兩種說法?

我覺得,如果是中年和老年的心態對比,才能說明問題。

從這點來說,陳道明演繹的劉邦還是符合青壯年時期劉邦特色的,我們需要重新解讀劉邦了。

所以我贊同的是,劉邦出生於公元前247年。

參考文獻

1、

曾維華。

漢高祖劉邦生年考

。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3。4;

2、

張振臺

駁《漢高祖劉邦生年考》

。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