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親”也許是彌補,傷害卻不該延續,子女要感恩這份遲來的愛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圖片為錦鯉媽咪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現在社會上很多的成年人,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其實很多都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總是因為很多原因,比如外出掙錢,或是工作很忙,而忽略對孩子的關心,導致孩子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的愛,等到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又開始把這份愛轉移給孫輩,

希望可以彌補曾經對孩子的虧欠。

“隔代親”也許是彌補,傷害卻不該延續,子女要感恩這份遲來的愛

“隔代親”的彌補,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

有網友發來私信,稱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的愛,在原生家庭成長得並不開心,後來自己長大,也結婚生孩子了,她的父母就對外孫就特別好。

但是這位網友並沒有因此感激父母,而是看著父母對外孫的疼愛更加難受,她以前總是騙自己,覺得父母不是不疼愛她,只是不知道用什麼方式來愛,但是現在看到父母對外孫這樣,就覺得父母不是不知道,而是真的沒有愛自己。

但是後來網友意識到,其實父母是在彌補當初沒有給予她的愛,但是她

依舊覺得無法接受,

認為當年的傷痛已經造成了,即使彌補在後代身上,網友的所造成的傷害也是無法挽回的。

“隔代親”也許是彌補,傷害卻不該延續,子女要感恩這份遲來的愛

原生家庭的傷害已經造成,為何父母又想在孫輩身上彌補?

有很多長輩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因為諸多原因對自己的子女不夠關心,等子女漸漸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長輩們也開始沒有那麼忙碌,這時候才

開始意識到曾經對孩子的虧欠

。但是傷害已經造成,有些長輩為什麼開始對孫輩開始彌補了?

1

、希望子女態度轉變

從小沒有受到父母的疼愛的孩子,內心其實是極其缺愛的,但

愛而不得

是其最終的結果。在孩子漸漸長大之後,父母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孩子從小的關心不夠,其實為時已晚。

等孩子自己成立了家庭,孩子對於父母的態度其實還是怨恨,覺得父母做什麼都是錯,因為心底的那個結依舊存在。為此有些父母為了能讓子女感覺到自己的誠意,就對子女的孩子好,

希望子女對自己的態度可以發生改變。

2

、不想這種傷害繼續

還有的父母,是不希望這種傷害被繼續。比如有些父母家的條件本身就不好,所以在生了孩子後,就必須把孩子放在家裡跟著爺爺奶奶,自己出去打工。時間一長,孩子跟父母也就生疏了,父母有時候想要靠近,卻總是格格不入。一直到孩子長大之後,父母開始瞭解到孩子的需要,不希望孩子繼續恨自己,

所以希望透過對子女孩子的好,使孩子心裡可以忘記那段痛

,開始過幸福的日子。

3

、讓自己更好受

其實生了孩子就會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無奈的。很多父母沒有辦法陪著孩子一起長大,當這些父母離開孩子的時候

,背地裡也撒過眼淚

,但是無法跟孩子表達,希望把孩子帶在身邊,卻又不想讓孩子跟著一起吃苦。

就這樣,

錯過了孩子最重要的成長時期

,在孩子成家之後,自己內心依舊是很愧疚,所以開始對自己的孫輩好,希望可以緩解對孩子的愧疚之心,也讓自己的內心好受點。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彌補

父母這種對孩子彌補方式,不一定會奏效。因為每個孩子的想法不一樣,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接受這種彌補,反而,可能會造成以下幾種影響。

1

、反而會凸顯出,自己受的傷害

有些父母在子女很小的時候不聞不問,等子女生了孩子,父母開始孫輩好。

其實子女本身就有一些矛盾心結沒有解開

,父母這時候再去觸碰,每對孫輩好一次,就會讓子女想起曾經的父母是如何自己她的。

麗麗從小就是一個人在奶奶家長大,不到15歲的她洗衣做飯樣樣精通,父母每年從外地回來都會誇獎麗麗是個好孩子,但是從來都沒有心疼麗麗的意思。等到麗麗長大嫁人了,有了自己兒子,麗麗發現原來父母知道怎麼疼愛一個孩子,只是當初自己真的不受疼罷了。

有一次麗麗加班就讓老公去接孩子,但是老公臨時有事也沒和麗麗講,就讓麗麗的爸爸去接孩子放學了,恰好麗麗加班又取消了,直接去接孩子了。但是當麗麗到學校門口的時候,看到孩子奔向外公的那一刻,麗麗哭了。

曾經多少次想象父親在校外接自己的場景,但是終究一次沒有過,如今,麗麗心中一片苦水,反而加深了心中對於曾經原生家庭的痛。

2

、子女開始感恩

當然也有子女面對如此的情況,是相反的態度,當父母對孫輩好的時候,他們內心開始放下對父母的那段芥蒂,開始接受父母,覺得父母也是愛她的,只是當時的環境問題,和生活所迫,父母沒有那樣的時間。現在到了晚年,父母對孫輩好,不就是對自己的愛麼。他們反而開始學會慢慢放下,感恩父母。

“隔代親”也許是彌補,傷害卻不該延續,子女要感恩這份遲來的愛

對於父母的彌補,子女不同態度的原因

父母在孩子長大之後選擇對孩子進行彌補,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這種行為,有些反而更加厭惡,導致矛盾加深。其實造成子女不同的態度的原因有很多,幾下幾點是根本性的。

1

、子女本身的性格

每個人的性格均不相同,面對事情處理的態度自然也不相同。如若有

知足型性格

,即使自己曾經受到過原生家庭的傷害,但是在自己生了孩子之後,父母開始盡力彌補,就不會去計較曾經的傷害,只要以後大家都好就可以了。

還有一類人記恨心重,或者屬於多愁傷感型

,一點小事情,都可以刺激他們敏感的神經,心理的問題基本無法通過後期彌補來解決,只會永遠滿心怨恨。

2

、子女受傷害的程度

每個子女受傷害的程度都不相同,對於彌補所表現的結果也一定是不一樣的。有些父母迫於無奈離開孩子外出打工,也有些父母嫌棄孩子是個女兒,生下之後就不聞不問,到老了開始意識女兒的重要性,還有的父母為了組建各自的家庭,拋棄了孩子。

如果原生家庭對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父母想等到老了之後再來彌補,孩子自然不會接受。

3

、父母本身的做法

有些父母對孫輩好,其實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只是希望老有所依。他們漸漸體會到子女對自己老年的重要性,所以現在選擇對孫輩好,讓子女在自己老年的時候可以照顧自己。

可是,

他們在對待孫輩的時候並不真心

,總是模式化帶娃,不會真心和孩子交流,甚至是在子女面前才偽裝。這種彌補方式,只會讓子女更加心寒。

“隔代親”也許是彌補,傷害卻不該延續,子女要感恩這份遲來的愛

身為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該怎麼看待這件事?

1

、可以不必原諒父母,但不該讓恨繼續

父母開始進行彌補的行為,子女有權利不原諒父母,因為傷害已經造成了,說原諒容易,心裡真正放的下才最重要。

但是既然父母已經開始做出彌補了,就不應該再讓這種怨恨繼續,

畢竟擁有一個快樂的家庭,遠比破碎的家庭更幸福,

心中充滿怨恨對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都不是一個很好的事情,所以該放下的時候要選擇放下。

2

、感恩父母對孫輩的愛

學會感恩,不應該將上一輩的恩怨延續到下一輩,父母對自己的傷害既然已經造成,無法進行改變,在父母開始疼愛孫輩,幫助自己減壓的同時,應該去感恩父母。畢竟父母應該到安享晚年的時候,但是依舊選擇幫助帶孩子,

其實也是一種莫大的愛。

3

、學會放下

俗話說,

放過他人也是放過自己

,過多的糾結過去發生的事情,沒有太大的意義,畢竟生活還要繼續,帶著怨恨過下輩子,對父母、對自己都不是一件好事。

“隔代親”也許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彌補,可以選擇不原諒,但是請不要再將恨延續

。只有內心真正地選擇放下,才是對自己的一種解脫。

人生沒有完美的,殘缺也是一種人生,

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