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霸佔兒媳楊玉環的方法很簡單,先讓她出家,等於變相跟丈夫壽王李瑁“離婚”,然後唐玄宗再娶進門。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這招還是跟他爺爺唐高宗李治學的,但不同的是武則天出家才1年時間,但楊玉環出家出了5年。然後再加上3年準備時間(宮中近距離接觸的時間),以及之前認識的3年(未近距離接觸的時間),唐玄宗一共謀劃了11年之久。

是什麼原因導致唐玄宗如此大費周章呢?這事還得從唐玄宗的結髮妻子王皇后說起。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可憐的王皇后遇上了渣男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屬於“五姓七望”之一,是李唐統治者最喜歡聯姻的望族之一。王皇后及其家族是幫助過唐玄宗的,在誅滅韋后事件中是立了大功的。唐玄宗登基之後,本來王皇后跟她的家族是要從此榮華富貴,但好死不死她就是生不出來一子半女,加上年長色衰,逐漸失去了唐玄宗的“歡心”。

但事實的真相是,唐玄宗自打公元712年登基之後,就不喜歡王皇后了,因為那個時候武惠妃已經成為他的最愛了。這個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三思的侄女,從小就在宮中長大,跟唐玄宗十分熟悉,兩人的戀情其實比王皇后更早。武惠妃跟唐玄宗先後生了四子三女,數量是所有嬪妃當中最多的,足以說明其地位與被寵幸程度。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

唐玄宗就是一個渣男,對王皇后只是利用。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唐玄宗的爺爺唐高宗的第一任皇后也是姓王。更巧的是唐玄宗的王皇后也是因為搞迷信被廢的,背後也是武惠妃搞的鬼,簡直跟武則天鬥倒唐高宗的王皇后的劇情套路一模一樣。

所以唐玄宗就是渣男,而且比他爺爺李治還更狠。王皇后在公元724年七月被廢為庶人,十月就死了,前後不到3個月。掰著腳指頭都能猜出來,實際是被暗中賜死的,你說狠不狠?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皇后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王皇后一死,武惠妃的機會就來了,成為皇后不是分分鐘鐘的事情嗎?而且最受寵的武惠妃就是後宮老大了,相當於皇后,只是差個名銜。加上她跟唐玄宗相處時間最長,造的人最多,還有兒子,成為皇后也是名正言順的事情。

但是萬萬沒想到,唐高宗-王皇后-武則天,唐玄宗-王皇后-武惠妃,這麼驚人地相似的歷史,朝中的大臣怎麼可能會想不到呢?結果宰相張九齡聯合了所有大臣一起站出來反對,聲勢浩大,搞得唐玄宗也沒辦法,終其一生未再立後。

皇后當不成,武惠妃就有點慌了,馬上想著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爭儲大戰自此展開

王皇后被廢后,因為她沒有兒子,太子就得從眾多庶子當中選擇了。不過也因為唐玄宗沒有再立皇后,其實只要是妃子生的兒子都算嫡子了。

唐玄宗的哥哥李成器(就是那個歷史上有名的讓皇帝)說過:

“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

現在是太平盛世,只能立長子為太子。長子是劉華妃生的兒子李琮,但這哥們運氣太差,打獵的時候臉部受傷,因形象受損直接與太子之位無緣了。

既然“嫡長子”李琮不能立為太子,那其他所有妃子生的“嫡子”都有機會了。武惠妃本來有機會,但可惜的是始終鬥不過宰相張九齡,太子的位置按順序挪到了老二也就是趙麗妃生的兒子李瑛這裡。

這不,可把武惠妃氣死了,但更氣人的還在後面。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倒黴的武惠妃

武惠妃生的第一個兒子李一公元717年就夭折了,不到兩歲;第二個兒子李敏公元720年夭折,不到一歲。簡直是有毒,武惠妃十分地心虛,以為是自己缺德事做太多了。王皇后死後,剛好也有其他年幼的子女,她很怕王皇后的冤魂來向她的其他兒女索命。(還有一個女兒上仙公主也是早夭,但不知道哪個年份。)

迷信的武惠妃趕緊把第三個兒子李清(後來改名李瑁)送出宮,交給寧王李成器撫養。李成器就是前面說的讓皇帝,唐玄宗的哥哥,李瑁的伯父。寧王李成器可以說是當時宗室當中輩分最高的長輩,且是唐玄宗最尊敬的人,武惠妃有十足的把握相信他的正氣能嚇退王皇后的冤魂,保護李瑁免受侵害。

因為李瑁送出宮的事情,而且他是老十八,前面太多哥哥,再加上宰相張九齡的阻撓,根本沒辦法幫李瑁爭取到太子的位置,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老二李瑛當上太子。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心機歹毒的武惠妃

武惠妃一直在謀劃著怎麼弄死太子,但礙於張九齡護著太子一直沒有機會。

公元737年機會終於來了,張九齡舉薦的一個人才周子諒,也因為搞迷信,胡亂說當權吉凶的事情,被人告到唐玄宗那裡去了。唐玄宗親自審問,非常生氣,直接在朝堂之上活活打死。(很懷疑是武惠妃在背後搞的鬼。)

張九齡因為舉薦的關係被貶到荊州去了,導致太子李瑛失去了庇護,武惠妃隨即實行了歹毒的陰謀。她先是私下召老二太子李瑛、老五鄂王李瑤、老八光王李琚還有駙馬薛鏽(妹妹是太子妃)入宮,假稱宮中遭受賊人入侵,叫他們披甲入宮。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四人不知是計,還以為是父親唐玄宗的意思,便照做了。

但武惠妃轉手便跑到唐玄宗面前誣陷四人兵變,唐玄宗大怒,立即調兵將四人捉拿歸案。這兄弟三人加上駙馬是百口莫辯,再加上武惠妃跟駙馬楊洄(娶的是武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在一旁添油加醋地構陷,唐玄宗竟信以為真,將駙馬薛鏽直接處死,李瑛、李瑤、李琚三兄弟則先是貶為庶人,然後再賜死。

唐玄宗也真夠狠的。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惡人自有惡人報

但很奇怪的是,也就是公元737這一年,武惠妃被自己嚇死了。

史書上說,武惠妃歷來比較迷信,在太子三兄弟死後屢次看到他們的鬼魂,經常受到驚嚇。她請人做法事,遷葬三兄弟,殺人陪葬等等各種招數都用了,還是能看到鬼魂。最終驚嚇過度,一病不起,下了地獄,年僅38歲。

從科學角度分析,鬼怪之事如果頻繁發生,一定是人為的,所以我懷疑武惠妃是被人裝鬼嚇死的。

當然了,絕對不可能是唐玄宗乾的,但我認為後來的唐肅宗老三李亨嫌疑最大,因為武惠妃會順著立儲順序一個個幹掉老十八李瑁前面的皇子,那老三李亨就是第一個要被針對的,你說他能不急嗎?

當然了,這只是猜測,也不排除老三李亨聯合其他皇子或者看不慣武惠妃的大臣一起實施了這個計劃;甚至有可能跟李亨沒關係,是其他皇子單獨做的也有可能。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總之不管怎麼樣,惡有惡報,歹毒的武惠妃終於死了。

不過老十八李瑁也因此失去了保護傘,不僅跟太子之位無緣,而且也不敢反抗父親唐玄宗搶自己媳婦的行為。連結髮妻子、兒子都敢殺,這麼狠,李瑁除非是不想活了才敢有怨言。

另外三個皇子的冤死,也讓唐玄宗在民間的形象一落千丈。

而張九齡在被貶之後的不到三年時間裡也過世了,唐玄宗從此不再專心朝政,之後當權的宰相都是奸臣,朝堂風氣也瞬間變腐朽。大唐這棟大廈,已經能看到拳頭大的牆壁裂縫了。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後記

不過即便晚年的唐玄宗很昏庸,這些爭儲的事情他多少是看在眼裡的,所以他是極不信任這些兒子,尤其是後來被立為太子的老三李亨,父子倆的隔閡早就存在了。也正因為繼承糾紛這麼多,唐玄宗想起了張九齡的話,更加堅定了不再立後的想法,避免再次出現爭儲問題。他跟楊貴妃沒有子女,也有這方面原因。

跟李瑁搶媳婦的道理也在這裡,是為了避免掀起太大的風浪。多花點時間給兒子臺階下,也讓世人更容易接受一點他那已經差得不能再差的形象,淡化爭儲帶來的惡劣影響,然後專心享樂。

所以唐玄宗才需要那麼大費周章地花8-11年時間娶到楊貴妃,因為爭儲鬥爭帶來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唐玄宗巧娶兒媳的方法很簡單,但背後還有十分精彩的爭儲故事

有人說楊貴妃紅顏禍水、禍國殃民,但史料中記載中的楊貴妃除了認了一個乾兒子安祿山的大罪,並沒有直接的干政的行為,很多壞事其實是她的堂兄楊國忠及其族人做的。

跟武惠妃比起來,楊貴妃簡直不要太好。

看來真正有問題的應該是唐玄宗才對,他早年在皇宮中看上武惠妃的那一刻,隱患其實就已經埋下了。

唐玄宗對武惠妃越是寵幸,越是放任其為非作歹,才導致了上面的一系列惡劣事件。所以唐玄宗並不是到晚年才變得昏庸的,而是一直有這顆種子,一直在逐步生根發芽,慢慢結成惡果,安史之亂只是這顆果實掉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