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二十四史》——《史記》其一

《史記》,西漢司馬遷所著,為二十四史之首。《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體例為司馬遷所創。《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帝王)、三十世家(諸侯)、七十列傳(人物)、十表(大事年表)、八書(典章制度)。《史記》內容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第一篇為《五帝本紀》。

三皇五帝是中華文明始祖,三皇五帝說法不一,三皇為神話時期,五帝為傳說時期,五帝歷史大致為真,但有所闕漏,《史記》所載邏輯上亦有不通之處,如西方的《聖經·創世紀》世系一般。其五帝世系如下:

黃帝

——昌意——

高陽(顓頊)

高陽(顓頊)

—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

重華(舜)

高陽(顓頊)

—— 鯀

——

禹(文命)

黃帝

——玄囂(青陽)——蟜(jiǎo)極——

讀《二十四史》——《史記》其一

辛(帝嚳)

——摯——

放勳(堯)

黑體字為《史記》所尊之五帝。

《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封禪書》多荒誕不經之說,所以司馬遷把黃帝之死的傳說放在此處,而不放在《五帝本紀》裡。

唐.李白《登高丘而望遠》詩:“窮兵黷武今如此,鼎湖飛龍安可乘?”

宋·虞集《挽文丞相》:“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另,荊山是卞和發現和氏璧之處。

《五帝本紀》中,除了五帝世系以外,後世重要角色的祖先們也紛紛登場。“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

禪讓的傳說也在本篇中提到,由於兒子能力不夠,所以堯禪讓給舜,舜禪讓給禹。“堯子丹朱,舜子商均,皆有疆土,以奉先祀。服其服,禮樂如之。以客見天子,天子弗臣,示不敢專也。”

中國最古老的姓氏文明也從此時開始,後世說起姓氏祖先總要追溯到黃帝時期。“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蒙學讀物《三字經》中:“自羲農,至黃帝。號三皇,居上世。唐有虞,號二帝。相揖遜,稱盛世。”《千字文中》:“龍師火帝,鳥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中華文明的歷史大幕就此拉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