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近年來,大陸最有意思的文化類“脫口秀”節目,在竇文濤的《圓桌派》、馬未都的《觀復嘟嘟》、許知遠的《十三邀》之外,首屈一指大概還得數陳丹青的《區域性》了。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論起淵源,《區域性》是由土豆網與“理想國”共同締造的“看理想”系列節目之一,意在請陳丹青以畫家之眼品鑑古今中西牛掰畫作,其定位與受眾本是極為專業的、窄門的,無非是藝術生、文青、粉絲乃至一些“鬱郁不得志的落魄閒人”。節目將開播前夕,連導演都無奈攤手,“就是一檔自娛自樂的節目,做好了賠錢的準備”云云。“社會價值混亂,錢就會變成尺度”,陳丹青很多年前就有這覺悟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陳丹青的公眾形象,已越來越公知化,越來越不合時宜,也越來越失去民心,尤其是大眾市場的青睞。早在新世紀開初,當他“怒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並公開揚言“中華兩千年文脈已斷”時,就有大量網民呼籲他“快點滾”。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2000年時任清華美術學院教授的陳丹青

可讓製作人都大跌眼鏡的是,《區域性》自2015年6月一經推出,迅速引發熱議,連播3集,每一部豆瓣評分都高踞9。6左右,被業界譽為現象級節目。陳丹青這位屢爆髒口的“痞子”、富有爭議的“公知”,又自嘲過氣的“老男人”,網傳都已登出戶口了,不在地界玩兒了,不陪我們玩兒了的“文化遺老”,似乎藉此也得以“鹹魚翻身”,再度爆紅。

儘管“始願不及此”,可陳丹青能夠旗開得勝也是順理成章的。實際上,大概很少有人會去否認,在當代中國如過江之鯽的自媒體人中,譭譽交加的陳丹青,其形象是最接近“民國範”的了。當今商品社會,幾乎所有人都全部身心地投入到競相追逐金錢與利益的精神自戕賽中,價值觀念和人文精神近乎全面淪亡,我們太需要“民國範”的節目“自我拯救”,也太亟需深具“民國範”的大佬出來撫慰人心了——“民國範”熱潮的驟然興起,絕不是偶然的。我們太缺乏這方面的教育了,所以才不得不在30歲後一點點的希冀補回來。而陳丹青其人,幾乎就是“捨我其誰”的不二人選。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區域性》

所謂“民國範”,是2001年清華90週年校慶之際,陳丹青最早提出來的詞,不想竟衍為流行詞彙。這種“範”,天然地與粗鄙、野蠻、無知相作對,意味著一項趣味、一道風尚、一種美學,是學貫中西的內涵、是溫文爾雅的氣質,在當下知識分子圈似乎已然滅絕了。而當陳丹青身著西服、馬褂、長袍輪番上場,不緊不慢,從容不迫地開講藝術、音樂、繪畫、文學時,真正懿範可尋。觀眾們依稀能看到胡適之、徐志摩、周作人們的身影,儘管成敗且不論,忠奸得另說,是“氣度”還是“裝X”也可以爭論一番。

總之,陳丹青的形象、氣質、口才等等,無一不在預示著他必將大獲成功。儘管,我們也有理解懷疑,陳丹青的“民國範”自始至終都是一場精心佈局的包裝:倘若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覺,當下火熱的“民國範”潮流背後,正是某些人在利益驅使下的刻意炒作——前些年一場拍賣會上,陳丹青的油畫“國學研究院4大導師”竟賣出了2070萬元的天價,而他的其餘畫作也因此受到熱捧,連少作《牧羊人》都拍出了3584萬,連帶著的效應正是《區域性》的大放異彩。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牧羊人》

可以“誅心”地說,《區域性》絕不是陳丹青閒的肉疼,賣力免費給大家演繹一場盛宴,他首先借此是獲取大量利益。正如一個正能量名言所提醒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向來養尊處優,連高檔眼鏡都備用200多副的陳丹青,自然也不例外。當初,在《圓桌派》一期節目上,竇文濤在當面問陳丹青,“中國窮困時你們都往外跑,為啥又都跑回來了”時,陳丹青就一臉尷尬,只能低頭呵呵打馬虎眼,而此中深意大家又是不言而喻的。

按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不只圖錢,但我也得掙錢”。6前年這一番話,多少也道出了《區域性》成功的原因。

陳丹青少年成名,半生自詡“精英知識分子”,對什麼人事都得罵罵咧咧。但《區域性》確實是可圈可點的。我以為,《區域性》的陳丹青,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他替無數“小鎮青年”打開了無邊的藝術史。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陳丹青簡介。引用自頭條百科

是的,我把《區域性》理解為如此一個節目:那是身為精英知識分子的陳丹青,放下身段去跟大眾談心的閒聊錄——他離開了985大學,轉身在網路上給所有人上課!陳丹青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意識很精英,可身段是極接地氣的,不故作高深,不繞開問題,而是全盤托出自身的懇切感悟,連時不時的爆粗口都不加掩飾。很顯然,陳丹青一旦做節目,就不會像寫文章那般咄咄逼人咋咋呼呼,而是溫情妥帖起來,談及喜愛的作品與藝術家,甚至笑臉盈盈像個小學生。

從媒體人的角度看,陳丹青不只是文章好、畫畫棒,連作節目都是天生的人才:根本無需美術、造型、道具、特效,這位老男人一個人+一張嘴就綽有餘裕了,鏡頭前宛如最強大的不插電PPT。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理解梁文道為何說“人人都喜歡陳丹青”,也才能明白《區域性》這樣本只適合藝術史從業人員看的冷門節目,怎就會一下子爆紅吧!《區域性》的畫質精粹、剪輯乾淨利落、配樂相得益彰、插話不喧賓奪主、內容饒有餘韻,這些外在的輔助成功因素,反倒可以忽略不計了。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陳丹青妻子黃素寧女士

因此,我總覺得,若是要認真去理解陳丹青的《區域性》,可能並沒有我們表面所見所想的那麼簡單。在這個脫口秀性質的節目中,陳丹青所要傳達的東西,也絕非“民國範”、“接地氣”、“藝術普及”那麼膚淺,裡面更混雜著太多的矛盾、歧義與圈套,猶如精心佈置的一場精神迷宮:新奇的藝術、複雜的心態、曖昧的意圖、做作的隨便,乃至洋洋自得的錯解,都在大都會博物館融為一爐。

陳丹青的《區域性》,文氣很足,可痞氣同樣很重,甚至信口開河之處也比比皆是。可奇妙的是,正是這些很不常規的地方,讓陳丹青及其《區域性》更顯得特立獨行,乃至散發出巨大的魅力出來了。《區域性》第一季第二集時,豆瓣上就有大量“美術史專業人士”給“指出謬誤”,譬如有觀眾就批評說,“什麼‘只有18歲才能畫出這樣的作品’之類,這種句子,怎麼好意思就飆出口,跑火車跑得再優雅也還是跑火車嘛”,可更多的觀眾卻更認可這種“隨心所欲的跑火車”。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蔣兆和的《流民圖》,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梵高自己做的太陽,塞尚的非正式藝術,馬拉東的母子,陳丹青舌燦蓮花隨口即來,太多謬誤也是泥沙俱下,觀眾很詭異地近乎全部甘之如飴。

難道是本屆觀眾水準太差了嗎?難道陳丹青的粉絲都沒有了是非觀念了麼?我想答案可能在別處。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自稱最崇拜魯迅的陳丹青

這裡邊的奧秘,正如另一位擁躉辯護的那樣:陳丹青講藝術,讓我想到往昔讀到的對Cortot彈肖邦的評價,大意是錯音不少,卻盡得風流,無限美好。有觀點、有偏愛、更有腔調的陳丹青;有態度、有頑固、更有偏見的《區域性》,那種似乎更屬於非理性的力量與魅力,讓這個節目一集一集地愈加爆紅起來。

所以,《區域性》的爆紅,也是一位優秀“藝術接生者”的成功。至於怎樣去整體評判陳丹青及其《區域性》,遽下結論或許還為時甚早。畢竟,即便《區域性》到了第3季的尾聲,都還只是藝術大世界的小索引,更是“前公知”陳丹青的偶然路過,既不是捲鋪蓋走人,更非終點的停滯。《區域性》的第四季、第五季……依然值得有心人期待。

陳丹青的《區域性》憑啥爆紅?推廣“民國範”,連少作都賣出3584萬

若干年前,屢屢碰壁的陳丹青,曾經對著媒體黯然神傷說到,“以我的性格,在這個時代,我註定了會一敗塗地”。時至2020年,《區域性》還可以大放異彩,我常想陳丹青內心,不知是否有需要感謝的名單,又或者更多的依然是切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