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高情商”的溝通者?

怎樣成為“高情商”的溝通者?

我是卓言,我們一起終身學習,第

277

天。

關於溝通這件事有一個很扎心的現實。咱們先說在前面,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如果一個人溝通能力不行。他身邊的人大機率是不會告訴他的。只會默默地給他貼上一個標籤,叫做情商低。

這個標籤一旦貼上之後,大家都會盡量避免跟他合作,上級也會盡量減少給他機會。當事人很難有機會再去證明自己其實不是這樣的。你看這就陷入了一種偏見的惡性迴圈。

說這件事主要是為了提醒一下,無論身邊人嘴上怎麼說,咱們最好還是按照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培養溝通能力。

今天我要和你分享

得到

CEO花姐提出的

三個溝通方法。

希望

從今天開始,就讓這三個習慣長在你身上,讓

能成為一個別人眼中

“高情商”的溝通者。

方法一:戒掉反問句

第一個方法,就是要戒掉用反問句跟別人說話的習慣。

反問句的殺傷力太大了,哪怕你完全善意。但是隻要你用反問句開頭,別人聽起來你的話裡充滿了火藥味。

最典型也最常見的反問就是四個字叫

“為什麼不”。

比如攢了好久的錢,好不容易買了輛車,帶著同事下樓去試車,結果同事立刻說了一句:

“你們家經常出去玩,為什麼不買輛越野車?”

再比如感冒了,本來想賣個乖撒個嬌,所以發了條朋友圈訴苦,結果有人立刻發來了一條

“友好”的評論:“天氣預報不是說了最近降溫嗎?你為什麼不多穿點?”

從理性的角度,我們當然能理解這些朋友的說法,沒什麼惡意。人家要不是關心咱們,肯定不會給咱們留言的。

但是隻要帶上了

“為什麼不”這四個字,從聽話人的感受系統裡來看,對方原本的善意立刻變成了質疑,攻擊性一下就出現了。聽的人的內心很自然就會冒出一句話:“行你厲害,我不跟你說話行了吧。”

咱們都不想要這樣的結果,明明是好心,對方卻不領情。如果想避免這種情況,請你一定要記住這個建議:從今天起,我們要戒掉反問句。

那好,不說反問句,我應該用什麼方法回覆對方呢?方法也很簡單,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多問開放性問題。

比如你的領導給你佈置任務,你收到了當然可以只回一句。好的領導我收到了,馬上去落實。這挺好,也很積極。但是請注意聽,在你的領導耳朵裡,他未必會真的放心。

為什麼?不是對你這個人不放心,而是因為你的領導很可能還沒有把他的話說完,還沒有充分表達他的意見。

別小看這一點。我在溝通訓練營的同學們當中,經常收到各種各樣和領導溝通的問題。有的覺得領導管得太細,什麼都要表達意見。有的又覺得領導不管自己,事情都做了一大半了,領導才告訴你

“我想要的不是這個,目標錯了。”全部推倒重來。

為了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咱們在和領導溝通的時候,我們就要自下而上地主動把領導給管理起來。

這個管理可不是讓你給領導去提要求、下指令,而是學會透過問開放性問題,和領導取得更多的共識。

比如還是領導佈置任務,我們聽到了之後,可以這麼說。

“好的,領導我複述一下。您剛才說了三點,接下來我會分這麼三步去做。當然我肯定有考慮不周的地方,您看還有什麼提醒我的嗎?”

你看這裡的關鍵是最後一句,你可以說

“您還有什麼提醒嗎?”“您還有什麼囑咐嗎?”或者說“請您再指點兩句”,這都是開放性的問法。

如果只是問領導

“您看行嗎?”領導一旦說不行,這個溝通就結束了,沒有給你提供更多的資訊量。而如果採用了開放式的問題,無論你的方案領導是否滿意,領導都可以繼續給你更多的資訊。

這樣的溝通不但滿足了領導的表達欲,其實透過獲取更多的資訊,你的心裡也更有底兒了。

那當然,咱們肯定還可以更進一步。因為有的時候領導的表達裡,會充滿著不同的資訊或者是情緒。我們都可以有針對性的處理方式,透過溝通引導對方建立對我們的信任和授權。

你看,迴應別人不見得要有一個見解和結論,用好開放性問題,就可以充分地迴應到對方了。

方法二:隨時上個請教

第二個溝通中的小方法,就是隨時隨地上請教。

“上個請教”可是個萬能大招,你幾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溝通場景當中。沒話說了?不用怕,上個請教。怕說錯話?不用怕,上個請教。

不是有那麼句話嗎?絕大部分人的內心都是

“同情弱者,不佩服好漢”,多多少少都有點好為人師的情節。所以,只要我們想跟對方展現我們更友好的態度,多請教兩句,讓他當上指點者,就可以促進溝通,最佳化關係。

而且我要告訴你,如果你能把上個請教變成一種溝通習慣,遇到特別棘手的溝通難題,這個方法一樣有用。

前些天,有個同學就找到我,問了我一個讓他很困擾的問題。

在他的辦公室裡有個關係戶,是公司某一位高管的夫人,年齡有點大,對職場上的發展可能也沒有什麼想法了。在辦公室裡

“不是領導勝似領導”,很多事都要指指點點。他的直屬領導也不敢做什麼,覺得高管的夫人得罪不起。

那如果這個情況換成是你,你會怎麼辦?是忍著不管了?還是去巴結?還是一氣之下要求調崗?

溝通中有

一個

底層能力,叫做目標感。就是在溝通中,我們先得能搞清楚自己的目標,還得能把自己的目標和對方的目標融為一體,變成一套更好的解決方案。

咱們這位同學真實的目標是什麼呢?是把這位關係戶給請走,讓自己再也不煩了。其實不是,是無論出現任何情況,我都要在職場裡獲得更好的個人發展。

我就問這個同學:

“你看,現在你的辦公室裡面有一個跟你不太熟,也不是很互相認可,但是隨時能跟公司高管對上話的人。這對你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位同學就說:

“要是他幫我說好話,這肯定算個好事。但是萬一他天天跟高管打我的小報告,這不就麻煩了嗎?”

我就告訴他:

“想讓這個關係戶主動幫你說好話。你不需要去巴結,而是透過你的溝通,把她對你的印象管理起來。”

不是有個成語叫

“無事生非”嗎?就是一個人沒事幹很無聊,所以老製造麻煩。如果我們要破解這個現狀的話,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我給她製造一些事情,讓她忙起來。具體的方法就是主動上個請教,求助她擅長的那類小事。

作為一個高管的夫人,在公司裡肯定工作時間比較長,人脈比較廣。所以我們去求助的時候,你就別求助讓人家給你改個程式,而是求助她舒適區裡的那些事情。

比如,你可以有事沒事就向她請教一下:

“王姐,我現在手頭有個事挺為難的,需要找財務部支援一下。但是我跟他們不熟,您覺得我找誰下手,比較容易把咱們部門這個事幹成。”

“王姐,我要找一個歷史上很重要的材料。您能給我指點一下,到哪個部門去,比較容易找到這個材料嗎?”

你看這就叫把題出在別人的優勢區裡。他不見得真的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可以幫助你指路,幫助你成為你人脈的導遊。

對於這個關係戶來說,她不僅覺得不麻煩,還覺得自己特別有用,特別有價值。

那要是問題沒解決,那咱們自己也沒啥損失。要是問題真的解決了,那就可以表達一下感激和善意,說:

“王姐,謝謝你,沒有你的點撥,這事可真拿不下來。您猜怎麼著?我就按照您說的,先找小李,再找小張,果然就搞定了。真的太感謝您了,您以後多多指點。”

多來這麼幾次,這位高管夫人不僅看你越看越順眼。甚至很有可能某一天在家裡吃飯的時候,就會跟你的高管說一句:

“我們辦公室那個小夥真不錯,你們應該多關注。”

你放心,這對你來說至少不是個壞事。

你看,

“上個請教”是一個求助的工具。但是在這個案例當中,它完全可以起到說服對方,甚至是團結對方的作用。

我們只有透過學習才會知道,說服不是

“東風壓倒西風”,而是要去研究對方內心的需求,從心理的角度去找到他到底在捍衛什麼價值。然後破解他的那個心理機制,來團結對方、說服對方 —— 這才是我們學習溝通方法的作用。

方法三:話多說半句

那好,到現在,反問句戒掉了,友好度提高了。經常學會上個請教了,顯得我們挺謙虛,人緣變好了,你的溝通水平已經和大部分人拉開差距了。

不過還沒完,我再給你一招,解決那類問題: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其實明明很友好,但是跟人聊天經常把天就聊死了,怎麼能成為一個看起來很擅長跟別人聊天的人呢?

方法很簡單,叫做多說半句話。

什麼意思呢?比如咱們見面了,你熱情洋溢地來跟我打招呼,問我:

“你是哪的人呢?“

如果我

只回了一句哪裡人,

我也沒有不禮貌,這話也沒錯,但是你的感受是什麼?就是沒話說了,還得再跟我起個其他的話題。這就叫把天聊死。

那怎麼能不把天聊死呢?

你問我你是哪的人,我多說半句:

“我是

甘肅

人,你呢?

”你可能就能接上“我是

陝西

”。

我一聽這太好了:

“咱們是鄰居,我們

甘肅

陝西

好近吶。

你看一個半句一個半句,一來一回,溝通的多次回合就產生了。我們不僅沒把天聊死,很有可能透過這種聊天,找到了共同點,越談越投緣。

除了第一次見面時候這種破冰和閒聊,多聊半句還可以用在其他的溝通場景當中。

比如你希望你的家裡人去倒個垃圾,那如果你說的是

“你去把垃圾倒了。”在對方聽來,你又在提要求,對方下意識的反應很可能是叛逆的 ——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我也很累,我不想去。

這搞不好就要吵起來了。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加上半句,在結尾加上一個

“好不好?”

你可以這麼說:

“有空你去倒一下垃圾好不好?”要求沒有變,但是語氣一下子就變得柔和,大家的溝通的可能性就打開了。

這是心理學家陳海賢老師提供的一個小技巧,只要在所有的要求後面,加上

“好不好”三個字,這句話就立刻從要求和命令的語氣,變成了商量和探討的語氣,大家的友好程度就瞬間提高了。

像類似的這種半句話,還有很多,比如說:

- 你看這樣行不行?

- 我是這麼想的,你覺得呢?

- 我剛才說這個,你能給我再說說你的想法嗎?

你看,這後面的半句話其實沒有什麼資訊量,也沒有什麼表達的難度。但是隻要你養成多說半句的習慣,對方的感受會截然不同。

我們都說溝通是一場無限遊戲,這個

“無限”體現在哪呢?如果你認為溝通就是語流、話術和資訊,也就是說了什麼具體的字句,這樣的溝通,它就是有限的。一場對話結束了,溝通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是真人和真人之間的溝通,所以溝通永遠都有另外一層,那就是體驗、感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具體的對話可能會結束,我們說的字句可能是有限的。但是被一次一次溝通所建立起來,形成的那種關係、感受、彼此之間的印象,可是永遠不會結束的

—— 而這一層,就是溝通這場無限遊戲的玩法。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您的點贊、關注、推薦是最大的鼓勵。

參考資源:

得到邏輯思維

·羅胖精選《脫不花:怎麼訓練“高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