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做新媒體,最重要的是啥?當然是訊息靈通啊!只有能拿出一手訊息的人才會贏得大家的尊重,這是心照不宣的對局。被大家冠以“ 紙帶 ” 的人,在差評是沒有地位的。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可能這時候,有些差友會奇怪,為啥 “ 紙帶 ” 成了我們評價一個人是不是訊息閉塞的代名詞了呢?

這事兒還得從 1801 年說起。。。

那時候工業革命初興,機器浪潮席捲歐洲大陸,人們總是在想辦法讓生產效率提高。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只要根據圖案設計好每條線的走線,做好對應的打孔,紙卡連成長條,形成連續指令,便能不用人工調整不同顏色的線團的走線了。

此機器一經推出,立刻風靡歐洲,極大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可以說,

它是人類最早的可程式設計系統。

再之後,紙帶再次大放光彩,就是有電子計算機之後的事情了。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大家都知道,計算機執行時使用的是二進位制。紙帶上如果有孔,可以對應二進位制的 1,若沒有孔,則對應二進位制的 0。

所以,人們把編寫好的程式製作成相應的紙帶,透過讀紙帶機來將相應的 0|1 碼傳達給計算機,這樣計算機就能知道我們的指令是啥了。

然而,這種打孔紙帶實在是效率太低了。20 世紀 50 年代,美國製造了最先進的空軍 SAGE 防空系統,僱傭了當時美國一半多的程式猿,用62500 卷穿孔紙帶寫了 5M 的資料,花費了將近 10 年時間才完善。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好在,後來 ACSII 碼出現了,人們終於可以用 0|1 來代表英文字母和數字。工程師們給當時出現的小型計算機加上了 “ 電傳印表機 ”,只需要用鍵盤敲擊指令,計算機就會把相應的結果打印出來,人們終於擺脫了打孔紙帶。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有了 “ 電傳印表機 ” 之後,人類才在程式設計的道路上開始發足狂奔。

1964 年,Dartmouth BASIC( BASIC 語言的前身)成為第一個擁有 IDE 的程式語言。

IDE 的中文是 “ 整合開發環境 ”,可以理解為一種方便程式設計師進行開發的工具集合。

Dartmouth BASIC 的 IDE 非常簡單,程式設計師輸入一段指令,電腦就會返回相應的結果,它可是現在命令列編輯器的鼻祖。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這個 IDE 集成了編輯、檔案管理、編譯、除錯、執行等功能,讓人們開發效率迅速增加。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再後來,圖形化介面開始興起,高階程式語言興起,IDE 也在創新發展,這些都讓程式設計的門檻一再降低。

1998 年微軟公司開發了真正的程式設計師必備利器 —— “ Microsoft Visual C++ 6。0 ” 。

提起 VC++6。0,估計不少人要會心一笑了。大學時期的 C 語言設計,多少人第一次在螢幕敲打下 “ Hello World! ”,從此走上了程式開發強(tu)者(tou)之路。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此時的 IDE 已經可以支援編譯多種程式語言,透過外掛可以實時檢視變數的數值。

後來,各種各樣的 IDE 推陳出新,支援的功能也越來越多:

關鍵字高亮、自動補全、程式碼框架生成、版本控制、甚至是自動重構等等

,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效率和便捷度像乘了火箭一樣上升。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後來微軟推出了 VS Code,輕量化,按需裝外掛,才終於挽回了頹勢。

最近兩年在開發界,提的多的就是 “ 上雲 ”,伺服器部署雲端,資料儲存在雲端,於是,大家就在試探,是不是開發也能在雲端完成呢?

不懂的差友不要誤解,這裡的 “ 雲 ” 並不是指在天上,而是 “ 遠端 ” 的意思。就像有的人會將檔案儲存在本地電腦,有的人會將檔案備份到網上 —— 這個就叫 “ 雲端備份 ”。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以前人們開發程式必須要在一臺效能比較好的電腦上,所以大家應該會經常看到程式設計師去哪兒都要揹著一個電腦,這就是 “ 本地開發 ”。

而 “ 雲端開發 ” 則可以讓人們擺脫對電腦的硬性需求,程式在雲上,開發環境也在雲上,你只要一個能連上網路的螢幕就可以了。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雖然 CloudIDE 部署在雲端,但它使用起來該有的功能一個不少(自動補全、版本控制等),同樣,其他定製化需求可以透過外掛來解決。

而且,如果你使用 CloudIDE 來開發程式碼,它還會貼心為你準備各種模板,不僅有主流的各種程式語言,還包括小眾的量子計算開發和區塊鏈開發。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而且,使用CloudIDE 開發,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雲端效能。最厲害的是它還支援在華為的鯤鵬架構下進行開發。。。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據統計,現在世界上的雲端算力由 ARM 構架提供的佔比已經超過了 80%,而鯤鵬正是基於 ARM 來運作的。

而且,

CloudIDE 還提供了一鍵驗證的功能

,直接將例項對接雲端資源,瞬時搭起整個服務框架,在容器中隨意除錯,是一個真正面向未來開發的工具。

在今天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0(Cloud)上,華為 DevCloud 研發技術總監王亞偉現場給大家演示,在 CloudIDE 上用 10 分鐘進行一個小遊戲的開發與驗證,程式設計時自動生成框架,強大毫無遲滯的自動聯想,都讓程式設計事半功倍。

從 GitHub 上直接拉程式碼倉▼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自動聯想▼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如果差友們還是不過癮,還可以到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0(Cloud)的 Codelabs 上去瞅瞅,那裡有各種示例公開給大家。

有利用華為雲一站式 AI 開發與管理平臺 ModelArts 智慧識別手勢的例子,也有將 X86 程式碼遷移到鯤鵬平臺的示範。。。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無論是你想嘗試大資料的魅力,還是想體驗 loT 的魅力,都可以在 Codelabs 找到相應的專案。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大家可以透過 CloudIDE 來看相應的程式碼,直接看解題思路,也可以自己試著動手修修改改,享受開發的樂趣。

像我就比較好奇之前 CloudIDE 中的量子計算,在 Codelabs 裡就正好有相應的程式設計教程和詳細程式碼,於是。。。

滿足好奇心了▼

人類第一個可程式設計的產品,居然是1801年的一臺織布機!

假如你是個學生或者開發者,沒準兒會有大收穫。只可惜,

明天是 Codelabs 華為開發者暢玩周免費開放的最後一天,想嘗試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不過還是有個好訊息的,華為雲公佈,如果開發者使用 CloudIDE ,並選用鯤鵬平臺的話,整個 2020 年

都將免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