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總有人問我“我們彼此很相愛,為什麼還是會分手?”

我要跟你說那是“不夠愛”,那絕對是敷衍,今天好好跟你聊聊,到底為什麼我們總有這種相愛卻不得不分開的感覺。這隻能說明這種“愛”的深度不夠,這種愛只侷限於感覺和感受,而遠遠沒有達到意志力的層面。所以,這樣的愛是很容易被一些因素干擾,也極為不穩定。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愛只是一種感覺,倆人情投意合,就可以在一起。更多的是生理上、情緒上的契合。

而更為成熟的愛,並不是任其發生的偶合性,而是深思熟慮的適配性。前者決定了倆人能不能在一起,而後者決定了倆人能不能有未來。

第二種可能性,是由於現實因素的不適配,反而讓倆人產生了“強烈的愛的感覺”,這往往是一種“羅密歐與朱麗葉效應”,即當外界反對越強烈時,倆人關係的內部結構更穩定和堅固。這種“愛”更多的可能是一種“應激反應”,即在特殊的場景下,倆人都處於一個高強度的緊張感,這時候情緒和反應力都會被放大。

這種“應激反應”讓原本不適合,也沒有這麼相愛的人,錯誤地產生了“至死不渝”的感覺。這就導致了,為什麼很多人在擇偶時與父母反抗,決裂,然後私奔,但在日後的相處中,沒有了阻礙,卻反而不愛了。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還有一個可能性是最慘的,就是當一方想要分手的時候,他為了維護自己的“善良人設”不願說自己真實的分手原因,而是把原因歸結於外部。告訴對方,我很愛你,我不得已才分手,以此給對方一種“相愛的人卻要分手”的錯覺,很可能是因為倆人中的一人,已經不愛了。

當然,假設倆人對彼此的愛的判斷力都是精準的,倆人確實合適,且願意為愛努力付出,為什麼最後還是分開了?

01、無法理解對方的需求

“相愛、相知、相守”

很多人能相愛,但因為不夠相知,所以沒有辦法相守。

相愛而分手的例子裡,往往有一方是較為清醒的能瞭解彼此的需求,甚至預判倆人的關係狀態。而另一方往往是在過程中感受到了矛盾和無力感,但卻不知道倆人的問題到底出在哪?

因為你只理解了對方表現出來的一面,而沒有了解更深層次的核心需求。你把愛理解的過於寬泛或者模式化,又或者你總是拿自己的想法去論證別人的需求。最後,對方雖然還是很愛你,卻因為得不到理解和認同而感到失望。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然,這不只是其中一方的問題。因為許多需求存在不合理性,所以即使是伴侶,也難以說出口。又或者對方曾經提過,卻被你當做一個不起眼的小問題,忽視了。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如何理解對方?

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要看他沒說什麼。

1)不對他進行思維定勢,每一種行為背後的動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動機也可能會發生變化。

比如,當另一半表現得比較不耐煩時,你本能地會覺得,這一定是因為他厭煩我了,不愛我了。

但事實是可能他當時身體不舒服,激素驟變而導致的情緒反常,跟你沒什麼關係。你理解他,就會默默給他遞一杯熱水,給他一些空間調整,而不是用自己的情緒去刺激他,讓他關注到你受委屈了。

2)透過對方的神態、肢體、表達、行為的整體性來理解對方的需求,不自欺欺人。在感情中,我們常常會感覺到,對方的言行不一致,很多矛盾的起源於對方的矛盾行為。

比如當對方跟你承諾了一件事,但是行為上一直拖延。這時候你就會本能地怪他,你為什麼不守信!這時候你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對方的對立面,對方對於這件事本身的排斥度就會更高,然後更做不到,惡性迴圈。

如果你能透過他平時的態度、三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舉動,知道他其實不喜歡做這事,承諾更多的是勉強和讓你滿意,那你就能理解他的拖延,並且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做這事,我不勉強,但是我希望你能告訴我,為什麼你不喜歡。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3)接納人性的本質。每個人身上都會有些讓人感到快樂和舒服的品質,同時也會有一些小毛病,比如拖延、懶散、自卑、自大等等,如果你過高的審視愛情,因而挑剔對方的問題“你不是說你愛我嗎,那你為什麼做不到?”,那對方只會覺得跟你戀愛,我太累了。

一般來說,小缺點是可以相容在一段好的感情裡的。但如果,對方的缺點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你的生活。很簡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懶,你就比他更懶。他拖延,你就比他還拖延。直到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來跟你進行一些約定。

02、性格不相容

我們都渴望一種勢均力敵的感情,希望能夠互相走50步,誰也不虧欠。但這種理想狀態在感情裡往往是難以做到的。

往往在穩定的親密關係裡,總是有一個人更為主導,而另一個人更為順從。

而當倆人性格都較為強勢時,就容易各執一詞,爭執不斷,彼此都想制定規則,然後在搶佔控制權的時候倆人都感到疲倦。

當倆人性格都較為被動時,這段感情就容易陷入一種隨波逐流的感覺,最大的問題是容易造成誤解,或者當倆人目標不一致時,以冷暴力結束。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我們容易被性格相似的人吸引,卻適合與性格互補的人相處。

性格相似的人更容易有激情和火花,甚至愛的感覺會很濃烈,但也最容易不了了之。那麼,倆人性格相似而分手,就不值得挽回了嗎?也不全然是,性格相似的人,如果倆人都能有一定的同理心,分手後挽回對方,反而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1)接納和認同

性格相似的人,其實思維模式也會有相同之處。而產生爭執的點,往往更多的是在於某一件事情的立場不同,或者當下的情緒不能產生共振。所以千萬不要跟對方爭個對錯,當對方站在你的對立面時,不要攻擊對方,而是化敵為友,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

比如,你可以跟對方說“我太能理解你這個想法了,我也經常會這麼想,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也會這麼想。不過我還有一個想法,你要不要聽聽看。”先去接納和認同對方的觀點,對方一定會願意跟你心平氣和地溝通。

2)適當示弱

示弱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對方對你產生同理心。把問題的原因歸結於自己,然後合理化自己的表達,適當展示脆弱。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比如一個女生在交往尺度上跟男朋友起了爭執,認為男生不該和女性朋友過於親密的交往,然後男生暴怒,認為女生不理解自己。

這時候女生千萬不要站在一個道德制高點,說“我能潔身自好,為什麼你不能!”,而是告訴他“我以前經歷過一些類似的傷害,所以特別恐懼這種感覺,想要得到更多的肯定和安全感,不是不信任你,是我自己還沒調整好。”

這時候,對方就會開始反思自己,並且產生愧疚感和保護欲。

3)獎勵機制

當對方與你意見達成一致時,對他進行獎勵。物質上的獎勵、情緒上的讚美都可以。關鍵是要讓他有意識有動力去和你共同解決問題,而不是在內部引發矛盾。

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讓對方去感受如何跟你相處,是正向積極的,有效果的,那你們就會進入一個良性迴圈之中。

但是獎勵需要具有“隨機性”,就是不定時地進行獎勵,讓他知道被獎勵的是你對他的改變和溝通態度,而並非跟你一致的結果。如果你每次都用獎勵去誘導對方與你保持一致,會有一個副作用,就是對方會理所當然地覺得,我妥協了,我該得到獎勵和補償,而逐漸降低了主觀能動性。

所以獎勵要適當、適度、隨機,獎勵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情緒和態度,而非改變觀點和結果。切記!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03、能享受當下,不能承諾未來

為什麼無法承諾未來?很簡單,獨立性不夠,哪怕想規劃,也是紙上談兵,很難落到實處,很難給對方安全感。這個問題的本質,就在於自我建設能力的缺失。尤其是現代社會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很難脫離原生家庭的扶持去構建物質生活,或者說擁有絕對穩定的工作能力去透支未來的開銷。

所以你無法真正擁有自己愛情的“話語權”,就很容易陷入被動。

你享受愛帶來的愉悅感,但很難為之努力或堅持。一旦愛揹負了壓力和責任,需要犧牲一些舒適感時,你就會感到壓抑。然後你就會把這種壓力進行歸因,最後得出一個“我很愛你,但是因為現實原因,不能跟你在一起”的結論,其實就是自我建設的缺失。

恕我直言,如果你是因為不確定自己的未來,因而不敢給對方做出相應承諾的,即使你換了一個物質條件相當的伴侶,還是會出現問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的分手,挽回的要義就是“自我建設”。

也許你會說,我離自己有話語權,不止一步兩步的距離,我願意去努力,可是對方等不起了。

以下三種情況對應三個小技巧

1)當你父母進行阻礙時,透過溝通和展示向父母表達“我能過得好”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還是非常愛孩子的,他們並不會因為一些非常冰冷的標準完全反對孩子的戀情。他們反對,大多是出於“擔憂”。說白了,他們不是圖對方家境殷實,而是他們因為過分寵溺,而低估了你獨立生存的能力。

這時候你如果表現地猶豫不決,並且無法為自己的感情負責,作息不規律,不會做家務,工作不夠穩定等等,都會成為他們擔憂的理由。因而他們把對你的要求轉嫁到了你的另一半身上。

但如果你能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得大方自如,堅韌自信,同時努力向父母的要求靠近,那父母的安全感也會越來越高,逐漸接受你確實已經“長大”了的事實。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父母的標準一般包括但不限於

*飲食健康、作息規律

*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一定的可支配收入

*成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關係維護能力(比如常回家看看,不與父母頂嘴)

*穩定的情緒、強大的意志力

等等

所以當我們歸因於自己父母的時候,我們得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沒有努力去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方向性根本就錯了。

2)當對方父母阻礙時,如何表現出最大誠意

其實面對對方父母時,基本的做法與自己的父母也很相似,就是要讓對方父母感受到你的意志力和處世能力。

但在這個過程中,與自己父母不同的是,你更容易感受到壓力和打擊。在傳統的中國式家庭關係裡,戀人的父母,會更多的給我們一種“教師”的威嚴感,我們從小害怕老師,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愛讀書,而是我們恐懼自己不夠優秀,競爭力不夠,從而得不到老師的認同和肯定。這一點在戀人的父母身上也是一樣。

比起去說服對方父母,更重要的是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感。因為當你有恐懼的時候,你就會不斷地給自己找藉口合理化,不斷地否定自己“我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我不能再拖累你了。”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消磨了對方對你的信心。

對於對方父母,戰術上與對自己父母相仿,必要時可以真誠的表達自己的底線和能力。戰略上,就是“不要臉”,“堅持不要臉”。面對打壓不放棄,不要為了所謂的自尊心,犧牲一個愛你的人。

3)其他現實因素的影響,透過改變認知來改變關係的狀態。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的父母都不反對,但我們卻認為對方沒有能力達到自己理想伴侶的樣子,或者認為自己的能力匹配不上伴侶,於是選擇放棄感情。

其實這很可能跟感情本身並無關係,而是倆人的期望和實際情況出現了偏差,我們要糾正的,不是這個人,而是我們自己的認知。我們需要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對方。

往往很多人會表現地好高騖遠,或者妄自菲薄。於是他總是覺得現在這份感情與自己的規劃和未來是相左的。而我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種想法不是合理的期待,而是一種脫離現實的幻想。

就像有些人,總是期待自己能被霸道總裁愛上。或者總期待有一個能完全懂他,不需要溝通就可以達到契合的人。這種認知很容易讓你錯過一段“適合”你的感情。

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認知,適當的時候還可以借鑑他人的一些生活經驗,然後與對方進行一個深度的平等的溝通。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

一般來說,如果你能跟一個人相處很久,那他一定是滿足你大部分的現實需求的,如果你的另一半經常有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一邊享受跟你在一起,一邊又不斷嫌棄你。不要一味地進行打壓對方的幻想,得讓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認知偏差。

可以鼓勵對方積極參與一些社會活動,理性評估自己的價值。可以引導對方正向思考,舉一些身邊的例子,跟對方站在同一戰線去探討類似的問題。還可以透過自省,引發對方的認同感和肯定。

最後,我想告訴你,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穩定關係,也沒有絕對糟糕的錯誤關係。每個人的狀態和對感情的需求都是會變化的,一時的狀態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要因為一些本可以克服的原因,放棄了一段來之不易的感情。

不在感情裡付出和改變,一不開心就拜拜,也許是一個安全的好方法,但你也將無法進入一段真正的親密關係,體驗共同建設愛情的美妙。

我是雨宸,一枚情感諮詢師,知道的比你想到得多。有情感困惑可私信或評論諮詢。

明明相愛卻偏要分手的人,心裡都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