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從設計到人生履歷,蘊藏著設計師馮瑩瑩的精神密碼。

在空間設計中,設計師馮瑩瑩始終強調人的概念,不管是為個人家庭打造的私宅,還是商業空間。溫暖,自然,質樸始終是其中的主線,從而呈現出一個個有溫度的人文設計。生活中的她更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以隨性之熱愛擁抱生活,不陷於奔忙,不流於速度,以保持自我姿態不斷前進。

在她的設計裡,在她的生活裡,永遠有生活在當下,也永遠有詩和遠方。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馮瑩瑩

中國貿促會商業委員會創意設計中心理事會理事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

上海國際設計周聯合策展人

梵馬設計創始人

馮瑩瑩,梵馬設計創始人,中國註冊(高階)室內設計,新銳商業地產設計師,商業空間品牌設計策略顧問。擁有10餘年的室內設計實戰經驗,專注以家居全案設計以及商業空間設計為主要方向,擅長融合當代人文感官藝術與美學設計創造,其作品涵蓋地產、私宅、別墅、教育空間、商業空間、軟裝設計、燈光設計等設計領域,倡導“做符合時代的設計,用專業素養為市場注入正能量”的設計理念。

獎項榮譽:

2020法國雙面神 GPDP AW ARD ANNUAL TOP100

2019上海國際設計周 新銳中國設計獎

代表作品:

地產樣板房:

《華坪·康橋別苑》

《昆明·現代文庭》

家居/別墅:

《騎士》

《簡愛》

《綠城小夢》

《咫尺之間》

《一牆之隔》

《光陰的故事》

商業空間:

《格林芙國際幼兒園》

《集美社》

01

設計是一脈相承

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中的註定,從兒時一路走來,使得馮瑩瑩從小就對設計領域有著濃厚興趣。

幼時的她,經常看著父親拿著一把木尺給人做測量、畫圖紙,於一筆一畫描摹間,家的形態便躍然紙上……成為了馮瑩瑩對父親的最重要記憶,也使得她要成為一名設計師的念頭埋下了種子,並逐漸萌芽生長。

懷揣著對兒時夢想及對父親的思念,馮瑩瑩大學選擇室內設計專業,到如今已有十餘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眼裡有光

心中有愛

無論何時何地

都閃耀著光芒

如果說之前是出於對於父親的念想,那麼當下馮瑩瑩對設計更多是因為熱愛及責任。

作為一個設計服務者,無論是傳統“家”的空間形態展示,亦或是深受年輕人追捧的“網紅”呈現,馮瑩瑩希望她所創造出來的空間不僅僅是適應當下,更能滿足未來長久的空間體驗。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馮瑩瑩作品《咫尺之間》

她注重人的本質需求,總能在與業主談話間體察生活習慣,並給予彼此間建議;她亦關注空間美學,在交談完後會給業主好的網站、APP去提升其審美……

“當一套新居,還只是四面灰色的水泥牆壁,每一個客戶對於未來新房已然有了不同的期許和規劃……”。她對委託者當下及未來發展的責任使命,早已付諸設計行為中。

從最初念想到設計責任,變化的不僅僅是馮瑩瑩成為一名設計師的身份轉變,更是在扎尋其設計人生的更多可能,而未來,馮瑩瑩還行走在路上。

02

設計是落地生根

在設計中,馮瑩瑩亦關注美學、文化、藝術與功能的合一,根據每一個空間的特性,塑造其人文氣質。在她看來,所有空間是服務於人,無論這個空間的什麼樣的人、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方便和舒適的。

因此在每次接手案子前,都會先與與業主深入溝通,捕捉其及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力求設計與功能貼合人性化。

“我們會有一個非常詳細瞭解客戶生活方式的體系,例如填寫問卷和現場溝通。比如我們會問客戶每天晚上他回到家是怎樣的狀態,會做些什麼事情。”專案完成後,馮瑩瑩會回訪客戶,看有哪些地方沒考慮到位,不斷總結經驗。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馮瑩瑩在工地

有情感才能稱之為“家”,馮瑩瑩非常注重在設計中創造家人的互動和交流,把一家人更緊密聯絡起來。

“在中國家庭裡,兒子大聲喊媽我的球鞋在哪裡,老公說老婆我的襪子找不到了,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女主人像個陀螺一樣轉來轉去,各種小摩擦不斷髮生。如果收納做好的話,物品各歸其位,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

馮瑩瑩希望能透過設計規範人的行為,並使之養成良好習慣。在設計的合理改造下,使著空間裡的人感受到對方的存在、愛與關心。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馮瑩瑩作品《一牆之隔》

經過多年的積澱,馮瑩瑩已經勘透了時間與空間的無限,她總能從生活細微之處與美好生活拉近距離,僅是透過與生活的共鳴以及足夠細膩的設計,才能把奇思妙想落地生根。

03

設計是人生哲學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從不是一句被時代拋棄的“老話”。馮瑩瑩的成功,一面來自於自我精進的內驅力,一面來自於對生活的體驗認知。當二者交叉並行,共同作用於她的設計事業進化。

馮瑩瑩有著非常強烈的危機感和學習慾望,自2014年馮瑩瑩開始走出去,去參加行業活動包括考察遊學,“當時很多人跟我說天天去學習那麼多,到底學到了什麼?我說我可能一下沒有學到什麼,但是今天的我和三年前的我不一樣。

就像我們每天吃的飯一樣,每一次的學習成了我們的血,我們的肉,我們的頭腦。”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馮瑩瑩始終堅信

輸入輸出

法則,如果沒有持續地輸入新的東西,你的輸出就是固化的、不合時宜的。馮瑩瑩一直怕自己會固化停滯不前,讓自己不斷迭代更新最好的方式就是持續去學習、交流,思考總結。

在實現自我成長的同時,馮瑩瑩也把這種如飢似渴學習的心態帶到團隊中去。

每週三是梵馬設計雷打不動的學習日

,同事們聚在一起分享各自在進行的專案,分析總結最近的工作;瞭解最新的材料、工藝、裝置;聽線上的設計課程,請同行來分享他們的設計方法和經驗;外出聽講座、考察。。。。。從材料和工藝到方案討論到設計的方法再到設計趨勢,從各個層面讓整個團隊持續在接收新的東西,快速成長提升。

15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向外學習探索的同時,也沒有放棄內心的修煉。之前急躁的她,一直讓馮瑩瑩不敢停下,但現在她希望當下及未來能留有更多時間給自己、給家人。

她知道,“只有懂得生活,才能做出有情感、有溫度設計”。設計之外,她用更多的時間去生活、去感知,去向每一種生活學習。高空彈跳、跳傘、爬山、攝影、普拉提、騎馬、觀展……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對設計懷以真誠,對生活抱有熱愛。以設計表達生活,以生活去加持設計,從美好生活的嚮往到成為現實,在馮瑩瑩身上,於生活需求與生活美學的維度上,二者達成了高度統一,構建其完滿的人生姿態。

2021年,以人為基點,引領設計價值,上海國際設計周組委會正式聘請

梵馬設計創始人馮瑩瑩女士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上海國際設計周聯合策展人”

,在設計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與精彩!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

上海國際設計周藝術指導馮瑩瑩:在內外自洽中,與空間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