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吳用是絕不可能在宋江墳前自縊,因為,宋江根本就沒有死在《水滸傳》之中。宋江之死,吳用與花榮在蓼兒窪自縊,都是續書為了掩蓋原著真相,替皇帝老兒臉上塗脂抹粉而瞎寫的。

《水滸傳》“引首”早就交代了,這部書寫的是“

三十六員天罡下臨凡界,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間,鬨動宋國乾坤,大鬧趙家社稷

”,故事到“

水滸寨中屯節俠,梁山泊內聚英雄

”,也就是大聚義時就結束了,哪來的宋江之死,吳用自縊?

施耐庵的這部鉅著,就是反皇帝的,實勘稱明代思想啟蒙之先聲。

梁山大聚義時,一百單八將活奔亂跳,沒有一個人死,更不會有人自縊在誰的墳前。那麼,《水滸傳》中的吳用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真的是“無用”嗎?他的結局不是自縊,又是什麼呢?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吳用是北斗七星的趕車人

智取生辰綱之前,晁蓋做了一個“七星之夢”,夢見北斗七星墜落在他的屋脊,斗柄上一顆小星化作白光飛去。這顆小星不是別人,正是晁蓋自己。晁天王夢中的北斗七星,其實是吳用為頭,加上公孫勝、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六人。

《史記·天官書》中說:

北斗七星,所謂“旋、璣、玉衡以齊七政”

。這其中的大意是,天地運轉、四時迴圈、人間否泰禍福,皆為北斗七星所主宰。如此,“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就十分地不簡單了。晁蓋夢見北斗七星,原來是這樣的寓意。那麼,這個有點“細思極恐”的七星之夢,在《水滸傳》中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太史公還說:北斗七星,“

鬥為帝車

。”北斗七星出現時,仰頭觀之,還真的是太史公所描述的這樣,彷如古代的一乘“帝車”。

北斗七星又是一個星群,道家傳說,這其中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在《水滸傳》中,天罡星是被鎮鎖在龍虎山伏魔之殿地窖之中的,天罡逃出,與地煞聯手降妖除魔。梁山大聚義時,晁天王沒有對應任何星煞,因而,不在北斗七星群中,他就是斗柄上化作白光飛去的小星。

鬥為帝車,晁蓋就是乘坐帝車之人。吳用是七星之首,他就是趕車之人,帝車去往何方,全由吳學究操控。原來,“智取生辰綱”並不是講的一樁江湖劫案,而是深有寓意。

吳用趕著帝車,在智取生辰綱時故意留下破綻,將晁蓋這個“皇帝”連蒙帶騙地弄上了梁山。所以,吳用就是開啟梁山大聚義的群星之首。假如沒有吳用,一百單八將如何去梁山?梁山又如何做大做強?

試想,把帝車都能弄上梁山的“天機星智多星”,能夠讓另外一個亡國之君毒死宋江,自己自縊身亡?梁山“雙星”又怎麼會是“無用”呢?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吳學究背叛了晁天王

“智取生辰綱”的故事出自《大宋宣和遺事》,藍本中說的是宣和(1120年)時,大名府留守梁師寶以十萬生辰綱為蔡京祝壽,蔡京的生日是六月初一。獻壽隊伍來到五花營堤時,被晁蓋等八條大漢劫走。這八條大漢中,後來有七人上了梁山,挑酒擔的“酒海花家”老闆

花約

,後來並沒有追隨晁蓋上山落草,梁山自始至終沒有這樣一個人。

從這段故事梗概來看,施耐庵重塑了藍本故事,做了很多加工,其中有三處大改動:第一,

蔡京的生日變成了六月十五,這天是道家護法王靈官的誕辰

,所以,劉唐醉臥靈官殿,他的訊息也如晁蓋做夢一樣,是王靈官告訴他的。《水滸傳》中的這段故事,其實是“靈官託夢”。

第二,藍本故事中沒有吳用,排在晁蓋後面的是智多星吳加亮。施耐庵把這個人物改為“吳用”,又以《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的“智多星吳學究”為字號,這個人物就是“姓吳,名用,表字學究,道號加亮先生”。

看來,“吳用”這個名字是刻意塑造的,施耐庵恐怕還真有“吳用無用”之意。而細看這個人物的名字和道號,是不是與諸葛亮有點相似呢?《水滸傳》中,還真的有諸葛亮,那就是孔明、孔亮兄弟,他們都是宋江的徒弟。

寫到吳用時,書中有詩讚道:“

謀略敢欺諸葛亮,陳平豈敵才能

”,施耐庵以這兩個漢代人物來寫吳用,那就印證了上面的說法,晁蓋乘帝車,吳用就是宰相。而諸葛亮、陳平這兩個歷史人物,都沒有自殺在皇帝的墳前。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吳用是宰相,那麼,同是梁山寨主的宋江豈不也是“皇帝”?確實就是。宋江原本是家中老大,卻被寫成“三郎”,隱喻的就是“三郎”皇帝,也就是宋太宗、宋真宗,以及以第三順位繼承人做了皇帝的宋徽宗。同時,又是明朝以第三代人和第三順位繼承人做皇帝的朱允炆,還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朱棣。

宋江身上的這些隱喻,就是“引首”中寫到的這樣一段話:“(太祖)傳位與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傳位與太子即位,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腳大仙”。這段話是《水滸傳》的總綱,我已經反覆解讀過多次,其中隱藏的是

“金匱之盟”和朱洪武立孫子做皇帝

金匱之盟的結果是杜太后遷轉了大宋皇位傳承世系,那就是“杜遷”。因而,施耐庵把藍本中的“杜千”改成了“杜遷”。因為少寫了宋真宗,那就是上一代皇帝把皇位傳給了孫子,幹這件事的是朱洪武,這就是書中的“孫立”。

這兩件事統領全書,《水滸傳》寫的就是皇帝們謀朝篡位、相互火併。梁山寨主的更替,其實影射的是這兩個王朝的皇位爭奪。晁蓋死在了曾頭市,林沖、吳用立即擁立宋江做寨主,這其中就是

金匱之盟所引發的“燭影斧聲”、“孫立”所導致的靖難之役

。等於是宰相策劃,背叛了前任皇帝,之於梁山而言,那就是吳用背叛了晁蓋。

也就是說,吳用有

趙普

以及

道衍

和尚的隱喻。這兩個歷史人物同樣沒有自縊在皇帝墳前,吳用又怎麼可能被施耐庵寫死了呢?

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

”。吳學究在梁山排名第三,就是《史記·天官書》中的“貴相”。所以,施耐庵以諸葛亮、陳平、趙普、道衍(姚廣孝)這樣的人物寫吳用,這些歷史人物的結局都不是自縊,他們誰都沒有給皇帝殉葬。

那麼,施耐庵為何又要把這樣一個人物叫做“吳用”,他為何又背叛了晁蓋呢?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晁天王試圖招安梁山好漢

梁山確實有想招安的人,但卻不是宋江,而是晁蓋。晁天王並非是要向朝廷投降,而是要招降宋江以及一百單八將。如此,就要講到施耐庵對《大宋宣和遺事》“智取生辰綱”故事的第三處重大改寫了。

藍本故事中的“酒海花家”老闆挑著一擔酒到了五花營堤,放翻了押運官馬縣尉,晁蓋等人劫走了生辰綱。但是,花約卻把寫著自家店號的酒桶遺忘在作案現場。於是,生辰綱大案告破,鄆城縣便要捉人,也是宋江通風報信,晁天王提前逃跑,上了梁山礫。

《水滸傳》中,挑酒擔的人是白日鼠白勝。這個改寫,就賦予了這樣兩重身份:托塔天王、霹靂大仙。

藍本故事中,晁蓋的綽號是“鐵天王”。施耐庵依據另外一個藍本《宋江三十六人畫贊》中的“毗沙天人”,把晁蓋寫成了佛門的護法天王,也就是毗沙門天王、北方多聞天王。白日鼠就是毗沙門天王的一個身份標識,這隻鼠就是唐玄宗天寶元年時,協助毗沙門天王擊敗番兵,神助唐兵擊敗番兵的金鼠。這隻金鼠後來就躺在毗沙門天王的左手,成了一隻“吐財鼠”。

白日鼠白勝後來被抓到濟州府,嚴刑拷打下,出賣了晁蓋。這樣,白勝等於是背叛了佛門,做了道家的星煞。同時,“白日鼠”的鼠,又暗喻了生於

庚子年的朱棣

。庚子,就是“金鼠”,白色的老鼠,豈不就是“白日鼠”?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燕王起兵奉天靖難,奪了建文帝的皇位,豈不就是背叛了朱洪武?故而,晁蓋就有朱洪武的隱喻。

《水滸傳》中,有兩個霹靂大仙,分別是趙匡胤、朱洪武。這個隱喻,我也解讀過多次了,此處不再重複。

晁蓋隱喻的是兩個霹靂大仙,梁山好漢都是“三郎”的人,造了皇帝的反。因而,宋江以及一百單八將都是“禁軍”。

說梁山好漢都是禁軍,同樣出自《史記·天官書》:“

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

”,“天一、槍、棓、矛、盾動搖,角大,兵起”。紫宮就是皇宮,天槍、天棓(棒)就是皇帝禁衛軍。

梁山好漢幾乎人人喜愛槍棒,槍、棒、矛、盾十八般兵器樣樣俱全,他們就是幫助皇帝奪皇位的禁軍。霹靂大仙原本就是掌管禁軍的太尉,所以,霹靂大仙就要招降他們,要奪回因金匱之盟而失去的皇位。書中確實也是這樣寫的,山寨裡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就是托塔天王晁蓋。晁蓋是“大皇帝”,來招安宋江這個小皇帝。

“大皇帝”、“小皇帝”是李逵說的話,這話必定得由李逵說出了,因為,他手中的板斧與“燭影斧聲”有關。戴宗帶著李逵到薊州二仙山請公孫勝回梁山,有一段“斧劈羅真人”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就是“燭影斧聲”,“神行太保戴宗”這五個字中,就隱藏了“太宗”。

李逵手握雙斧,那麼,就是兩個太宗——斧,也是權柄,明成祖原本的廟號就是“太宗”。太祖是大皇帝,太宗是小皇帝,太宗造反,太祖便要招降他們。

吳用幫助太宗造反,而且,“太宗”都成功了,宋江、吳用們又怎麼可能被招安呢?既然沒有招安這回事,宋江就肯定不會被奸佞毒死。宋江不死,吳用也就根本不可能在墳前自縊了。

既然如此,那麼,吳用的結局又會是什麼呢?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晁蓋鑽進了正南地下

梁山大聚義時,晁天王出現在了梁山西北乾方天上,沒錯,托塔天王就是那隻裹著一團火塊,鑽進正南地下的大金盤。

這隻大金盤就是霹靂大仙《詠日》詩中,被《大宋宣和遺事》稱為“大金破汴梁之讖”大金盤、趙匡胤的詩是這樣寫的:“

須臾降下大金盤,趕散殘星與明月

”。大金盤就是剛剛升起的太陽,這不就是晁蓋嗎?

晁,就是初升的太陽。

皇帝乘帝車,車上有傘蓋,這就是“晁蓋”

。施耐庵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幾個意象,就把藍本故事中的“鐵天王”寫成了趙匡胤、朱洪武。

那麼,象徵霹靂大仙的大金盤,為何又“卷出一塊火來”,變成了一團火呢?這是因為,《宋史·太祖本紀》中記載,趙匡胤在建隆元年時,欽定大宋為“火德王”運。而朱洪武十分效仿趙匡胤,《明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中,幾乎“洗稿”式的記載了朱洪武的出世,但卻比趙匡胤更勝一籌。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趙匡胤只是“異香經宿不散”、“紅光滿室”。而朱洪武則是神仙賜給他母親一粒“天香丸”,出世後卻是“紅光滿天”,《水滸傳》寫的就是朱元璋出世後的“異象”:

紅光滿天

。所以,朱洪武也稱明朝是火德王運。

所謂火德王運,出自齊宣王時期稷下館名士鄒衍發明的“五德終始說”,這個“說”就是後來皇帝們最喜歡的“真命”。歷史上最先採用這個偽學說的,是漢高祖劉邦,漢朝就是火德王運。

朱洪武的《明實錄》雖然洗稿於《宋史》,但是,他自認為比趙匡胤強,他要做“高皇帝”。高皇帝就是漢高祖,所以,施耐庵以兩個漢朝人物寫吳用是“無用”,其寓意就是,再聰明的“天機星”、“智多星”,扶持起來的所謂的真命天子,都是假的——無用。

假如一定要給吳用設計個死法,那就是隨著霹靂大仙一同鑽進了正南地下。因為,這隻大金盤化作了梁山石碣,排定了梁山座次。正南地下,其實就是龍虎山伏魔之殿。

宋江死後,吳用為何不去報仇,而是在墳前自縊?

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吳用絕對不可能以自縊的方式結束生命,而是與宋江等所有梁山好漢,一同回到佛魔大殿的地窖中去——

無論帝王將相,天罡地煞,他們全部都是妖魔

——這就是《水滸傳》的終極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