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古代流傳下來的不少俗語,隨著流傳開來,逐漸就失去本來面目。作者可能自己都沒想到,這些詞語會脫離自己原先想表達的意思。比方說老子李耳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原本是說天地是沒有仁義這個概念的,不會獨獨青睞鍾愛於誰,在它看來萬物與草狗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區別。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但是經常被曲解成天地無情而殘酷,輕蔑眾生,是在是大誤解,以至於如今成為網路小說中被時常吐槽的一句話。

接下來這句沒被曲解,老牛吃嫩草,很多時候都被認為是在形容老夫少妻的意思,比如說武則天十餘歲入宮成為李世民的才人,但是當時的李世民已經人到中年,在古代都算是垂暮老人。

雖然這個理解沒錯,但是其實這句話作為俗語,是起到勸誡作用,還可以有其他理解。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老牛吃嫩草,應該和好馬不回頭這個下半句聯絡到一起,老牛年邁,但還是喜歡吃鮮嫩的草,其實就是暗指不論年紀,男子始終愛好青春美貌的女子。好馬不回頭,則是在說,結束了感情就不要想著回頭。聯絡在一起就是,看清了男子的真面目,就應該當斷則斷,不要老是有重頭來過的想法,這樣來看,下半句話才是精髓。

比如說薛濤和元稹,曠世渣男元稹一生之間辜負的女子恐怕他自己都數不過來。

貧苦與共的妻子韋叢新死不久,元稹就和名妓薛濤開始了一段曖昧,只不過隨著元稹調任,這段情誼無疾而終。元稹自然是早早將薛濤這個短暫的過客遺忘,不料薛濤深陷其中,時常思念情郎。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這句俗語其實勸說的就是這類人,明明早就看清渣男本性,但是偏偏還要深陷在其中,不肯自拔。

好馬不回頭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其實都看過聽過,可惜少有人知道這只是下半句話。

不過這只是扶搖的一己之見,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一句話的理解,只要不違背字義,是可以延伸出很多理解的。

有時候,僅僅是標點符號的誤差,都有可能引起謬誤。比如

《論語》

中有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沒有句讀,因此這句話就有了兩種解釋。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其實古代的俗語,不少都是從各類經史典籍、詩詞曲賦之中截取出來的,比如說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這句話雖然收錄在

《增廣賢文》

之中,但出處卻是宋代的陳普所作的擬古詩。

古時候類似於

《增廣賢文》

或是

《菜根譚》

這樣的書籍,沒有晦澀的字詞,朗朗上口,同時又講述了不少的人生道理,因而作為孩童開蒙的讀物大有裨益。

古人對於教學,人生道理是放在首位的,道德訓誡,不管聽得懂否,總歸要優先教導一番,這樣學有所成之後,再回想起來,就容易融會貫通。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半句才是精髓,可惜少有人知

不過俗語中的人生道理,其實真的很有用。

你還知道什麼有趣的俗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