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艙入軌只是開始,中國迎來空間站時代,聶海勝6月將率隊上天

據央視新聞報道,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4月29日上午在文昌發射場升空,上面搭載了中國空間站核心艙,1小時13分鐘之後,隨著空間站展開了太陽能帆,任務圓滿成功。

就在文昌發射場附近的沙灘上,前來觀看火箭升空的小朋友,用雙手在沙子裡做出了長征五號的樣子,一邊祝願火箭發射成功,一邊見證了中國火箭升空的壯麗景象。

核心艙入軌只是開始,中國迎來空間站時代,聶海勝6月將率隊上天

火箭升空

邁出重要的一步

此次發射升空的,是被稱為“天和”的空間站核心艙。

它重達22。5噸,容積50立方米,是我國發射的質量最大的載荷,也是尺寸最大的載荷。

具體來說,核心艙高度接近6層樓,內部空間比火車車廂還寬敞,國際軌道空間站任何一個艙室,都要比“天和”核心艙要小。

這裡,是宇航員生活的地方,為保證宇航員在太空中能夠保持良好的狀態,每個宇航員都有獨立的衛生間,睡眠環境也是獨立的,而且專門配置了太空腳踏車、太空跑臺和拉力器等健身器材。

宇航員的就餐區也裝置齊全,裡面配置了微波爐、冰箱和飲水機,滿足他們在太空中的飲食需求。

核心艙入軌只是開始,中國迎來空間站時代,聶海勝6月將率隊上天

發射現場

2個月後即將入住

目前,空間站核心艙上還沒有人。但是有訊息稱,空間站的3名“房客”已經在地面上整裝待發,他們分別是聶海勝、鄧清明和葉光富,其中聶海勝已經是第三次前往太空了。

預計2021年6月10日,他們將從酒泉搭乘神舟十二號飛船前往空間站,執行空間站上的搭建任務,任務時間預計約為90天。

這一系列計劃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逐漸進入常態化狀態。對於航天迷們來說,意味著每隔一段時間都能夠看到中國宇航員們奔赴太空。

而從此以後,地球軌道上將會環繞著兩個載人的空間站,分別是國際空間站和中國空間站。

而我國空間站相比於國際空間站,有了多項技術創新。

核心艙入軌只是開始,中國迎來空間站時代,聶海勝6月將率隊上天

國際軌道空間站

更先進的空間站

相比於國際空間站420噸的全重,中國天宮空間站建設完成之後也不過90噸級。

可進行的科研專案中國也並不比國際空間站這個大傢伙差多少,這得益於天宮空間站的技術創新。

尤其是發電能力上,中國天宮空間站發電能力和國際空間站相近,甚至略勝一籌。要知道,大多數科學實驗都需要電力,有更多的能源也就意味著能夠同時完成更多的工作。

這一方面來自於天宮號設計更加合理,也來自於更先進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翼。這種電池翼不僅更輕,而且光電轉換效率更高,是國際空間站使用的電池翼發電能力的兩倍。

也正因此,儘管規模不及國際軌道空間站,但效能上天空並不遜色。預計到2022年,中國的天宮軌道空間站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如今已經有17個國家的數百個專案經過審批,即將在天宮上展開實驗。這些科研成果一方面將會回饋給全世界,另一方面也會幫助建設了天宮站的我國走在宇宙開發的前列。

編輯:嚴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