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家柳宗元,用動物的形象寓人世悲歡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一位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但是同時他也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他的從政經驗只有短短的兩年時間,兩年之後,他因為參加變法被貶到永州,而在永州的十年時間裡,他創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這些散文作品有很多都是藉助動物之口來寓意一些深刻的道理。那麼,柳宗元為什麼又借動物之口來表達呢?

寓言家柳宗元,用動物的形象寓人世悲歡

寓言這種形勢的文章在我國古代由來已久,在《孟子》和《莊子》中就有很多關於寓言的經典故事,但是當時的寓言不是一種文學形式,而寓言在柳宗元的手中,卻變成了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這是柳宗元對於文學最大的貢獻。他獨特的創作理念,透過簡單的故事來表達對於這個世界的道理的一些表達和吶喊。

寓言家柳宗元,用動物的形象寓人世悲歡

他曾經創作過一篇寓言故事叫做《蝜蝂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隻小蟲子喜歡負重前行,遇見米粒或者是麥穗,就要將它們背在身上。然而背的東西越來越多,負重也越來越重,人們看不下去,將他身上的東西拿下來,讓它休息一下,但是它有一個性格特點,就是休息夠了就重新負重前行。而且他喜歡登高,越高的地方越喜歡攀登,直至最後不堪重負而摔死。那麼這隻小蟲子到底寓意了什麼呢?

寓言家柳宗元,用動物的形象寓人世悲歡

結合當時柳宗元的處境來聯想這篇文章,不難想象文中所述的小蟲子,是柳宗元對這個世道的不滿,是他對不公平命運的一種發洩和吶喊。這個小蟲子本身的寓意是諷刺當時社會和朝堂上的一些人,他們時刻都想著貪權、貪財。即便有一天倒了黴,失去了原本所有的風光,只要有一天他們還能夠重新登上高處,就還是會如此重複的貪財、貪戀權勢。然而登得越高摔得越重,直至有一天因為太貪得無厭而摔死。文中的這支並不存在的蝜蝂,就是對當權的官員貪得無厭,貪贓枉法的諷刺。這才是蝜蝂傳所要表達的寓意。

寓言家柳宗元,用動物的形象寓人世悲歡

我們在讀了這樣一個寓言故事的之後,是不是覺得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樣一個每天兢兢業業,負重前行的身影好像就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為了生活而奮鬥打拼的普通人。這就是寓言的力量,它可以諷刺當下的負面資訊,也能夠讓我們普通人產生共鳴。

寓言家柳宗元,用動物的形象寓人世悲歡

不僅是諷刺當權者,同時在文章中也是找到我們每一個人的縮影,當然也包括創作者柳宗元。當初他春風得意的時候,正如這文中的蝜蝂一樣,揹負著沉重的負擔而不自知。最後被貶至永州的時候就和蝜蝂在高處摔死這個場景融合在了一起。當初柳宗元被貶之後,曾經給很多人寫過信,但是卻從來沒有迴音。登上高處固然春風得意意氣風發,一朝失勢也如樹倒猢猻散,嚐盡人間冷暖。也許柳宗元在創作蝜蝂傳的時候,未必是想要脫離這種苦海,而是想讓自己心靈得到安寧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