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無指揮、無伴奏,流傳2500多年

貴州,從江,熱愛生活熱愛歌唱的侗族世代生活在這裡。多變的旋律,無伴奏,無指揮的演唱形式,使侗族大歌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到今天已經流傳了2500多年。侗歌是中國少數民族侗族一門古老的歌唱藝術。被世界音樂界認為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它是一種“眾低獨高”的音樂,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侗歌編創的一大特色,是產生聲音侗歌的自然根源。

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無指揮、無伴奏,流傳2500多年

潘薩銀花,從兩歲開始會說話的時候就跟老人家學侗歌。在同齡人中,她學得比其他人都要快。“小黃村裡會侗歌的老人也還有,但別人知道的沒有我的多,現在小學生課餘時間都會過來跟我學侗哥。現在年輕人娛樂活動太多,不像以前我們那一代,只有侗歌。我很擔心,沒辦法把侗族大歌傳承下去,如果年輕人願意過來跟我學侗歌,我是很樂意教的,我想把這些歌都傳給下一代,全部傳給他們,我才放心。”

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無指揮、無伴奏,流傳2500多年

在侗族眼人眼中,掌握更多的歌曲被視為博學聰慧的象徵。作為小黃村最受尊敬的歌師,絕大部分村民都做過他的學生。直到現在,已經75歲高齡的她,還在教村裡的孩子們唱歌。對於侗族的孩子來說,學唱侗歌是人生的必修課。小黃村迎來一年一度的千人大歌節,這些孩子們也將和長輩們一起,演唱他們最熟悉的歌曲。

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無指揮、無伴奏,流傳2500多年

作為大歌節的組織者吳榮德早早來到鼓樓廣場。他將帶領各隊的夥伴們,在大歌節上表演節目。小黃村總共有70多隻歌隊,他的這個歌隊是從2003年建起來的剛建的時候只有16人到現在一共有40多人,歌隊中還有一些新加入年輕人。作為隊長,吳榮德必須讓他們儘快掌握節目中的每一個細節。“這些形式都是以我們的生活來創作的,可以讓各界朋友到小黃村來看一下,因為有時候我們的生活他們看不到,我們就利用我們的生活來做個節目展現給遠道而來的朋友。因為侗族大歌,什麼都含在歌裡面,傳承歷史文化,包括教孩子們做人,都在裡面了。所以我們的小孩子從一會說話就會唱歌,不管你在什麼時候什麼場合,你隨便叫他唱,他都會唱的。我們從2003年開始把的這個千人侗族大歌,因為小黃村之前,一直以來都這麼唱,那麼也就是想利用這麼大的一個節日。來把我們這個侗族大歌唱得更響。‘’

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無指揮、無伴奏,流傳2500多年

下午四點,村民們陸陸續續來到鼓樓廣場,不少遊客也慕名而來,參與這場歌者的盛會。現如今,不少侗族年輕人已經離開家鄉到城市表演侗族大歌,商業化給侗族人帶來更多選擇同時也讓更多人聽到侗族大歌瞭解侗族的文化。

中國的多部和聲藝術,復調音樂,無指揮、無伴奏,流傳2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