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為什麼不能離開邏輯思維?

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中提出,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古代中國人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但為什麼歷次工業革命沒有出現在中國,而是在十七世紀的西方,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的歐洲?

想象力為什麼不能離開邏輯思維?

一種說法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傳統的思維特點有關,中國古人的思維中感性的想象力成分佔據大部分,而思維中少有摻雜邏輯成分的結果。當然也不能否認,想象力的確非常重要,正如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無窮的。”當年畢加索見到張大千展示的齊白石的畫後曾經感嘆:“真正的藝術在東方”,也正是對東方藝術中的想象力的讚歎。

但如果只有想象力,沒有依靠邏輯思維來主導,創新的道路就走不長。自先秦後,士人就先把人為的對與錯,或者正、負能量設定一個標準框架後再進行思考;這是一種先入為主式的思維。它使人的頭腦無法回到原始的純真的思維層面上面。當思考範圍擴大以後,就造成無限的混亂。舉例來說,哪吒的風火輪就不合邏輯。但它的確出乎任何文藝作品的意料之外。沒有軸的車輪怎能載人?踩在輪面,而非輪軸上,那不磨腳嗎?但作為傳說,它卻一直讓所有的人津津樂道。因為,人們急於用傳統的是非觀驗證對錯,就顧不上這些不合理性邏輯的方面了。相反,希臘神話中對於信使的描繪就沒有這樣天馬行空的想象,他們比較現實地讓他們的神仙生出一雙翅膀。

儘管古希臘他們的想象力沒有中國人豐富,但他們對車輪的思考卻囿於邏輯範圍之內。因此較容易從幾何學的角度發現可以拐彎的四輪車。也為後來的汽車發明提供了幫助。

想象力為什麼不能離開邏輯思維?

大膽想象,大膽嘗試是中國思維的特點,但少有邏輯推導的方法。而科學研究,必須從一團混沌之中開始,以自己真實的感受和觀察為依據進行推導,不能帶有任何先驗的成份,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說“復歸於嬰兒”,要像嬰兒一樣不應該帶有任何個人主觀上的看法,否則就成了理性思維的絆腳石。西方文化中的想象力可能不如中國人,但他們的邏輯分析能力恰恰是中國所欠缺的。比如屠呦呦的青蒿素。就是因為中醫的想象引起的思考,但如果沒有科學的篩選,根本不會有結果。再比如,中國古人發明了火藥和指南針,但中國卻沒有產生“化學”、“電磁學”這樣的學科,更不用說古人知道火藥的原理及化學公式了,但中國的火藥它啟發了西方人研製硝酸甘油炸藥,西方卻逐漸的產生了化學這門學科。建築學上也有類似的現象,比如,悉尼歌劇院,和雅典體育館,都是按照嚴格的立體幾何的形狀來體現邏輯的美。

在古代中國,傳統的農業社會更多用感性的觀念來判斷事物,全憑經驗。但是,處於地中海中的古希臘城邦裡面商業繁榮,不精確地掌握各種環境的因素就難以生存。因此,中國的發明都是一眼就能夠看到實用價值的東西,而沒有上升到理論的科學層面,那些需要認真思考,不能立即生效的發明,在這種用感性和實用評判的社會里,只能引起一陣嘲笑。

晉朝時期不少士人曾經希望衝破這個牢籠。他們渴望衝破世俗的束縛,尋找絕對中性的標準,但沒能成功。僅僅在《世說新語》上留下一些記錄。比如:有客人造訪劉伶。他赤裸身體,不覺羞恥,卻說:我把天當衣裳,房作為褲子,你怎麼跑到我的褲子裡面來了?在那種找不出思維出路的年代,人們可以把這看作一種“行為藝術”對於禮教與等級的蔑視。但當歷史進入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空前繁榮以後,再去回顧劉伶的表現就會感覺庸俗。歷史的發展,尤其是科技越來越需要縝密的邏輯思維,那種憑一時頭腦發熱來思考的方式必將滑向下坡。

往期相關文章:

實用主義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