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壞習慣,傷食道,毀健康!適當補點,保護黏膜!

我們常說病從口入,很多疾病都是吃出來的,食道癌更是如此,小二提醒大家,以下3個壞習慣,很容易損傷食道,增加疾病風險。

三個壞習慣,傷害食道

1、吃過硬、過燙、辛辣的飲食

如燒餅、熱茶、胡辣湯、火鍋、烈酒等。

燒餅等粗糙、較硬的食物,會對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損傷,可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黏膜長期反覆修復可能就會癌變。熱茶、胡辣湯、火鍋屬於高溫辛辣類的食物,會直接燙傷黏膜。

2、吃醃、燻、炸的食物

如醃菜、鹹菜、鹹魚等。

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亞硝酸及其他有害物質,煙燻類、烘烤類食物若焦化,易帶有苯並芘類致癌物;澱粉類食品經過煎炸、燒烤等高溫製作還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

3、吃發黴的食物

如久放的穀物、堅果、剩菜等。

這些不新鮮的食物中會產生黃麴黴素,會對食管黏膜造成化學性損傷,形成點狀病變。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改正喜食熱食、硬食、辛辣食物的習慣,少吃醃、燻類食物,而對於黴變食物則應該立即扔掉。

最後小二告訴大家,食物適當放涼吃,營養更高!

食物適當放涼,營養更高

常見的澱粉類食物,包括米飯、土豆等,放涼後會產生神奇的衍生物——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是一種廣泛存在於碳水化合物中的澱粉物質。雖類同膳食纖維,但其對健康的保護作用卻極大:

①預防腸道疾病

當抗性澱粉進入大腸後,能被益生菌分解吸收,有效增加其繁殖能力,同時還能抑制大腸桿菌,有利於腸道環境的健康;

其還能促進丁酸鹽的生長,減輕炎症,同時刺激血液流向結腸,降低結腸直癌的風險。

②調節血糖水平

抗性澱粉能透過改變肌肉和脂肪細胞的脂肪酸通量來改變胰島素的敏感性,可以調節人體血糖水平。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更適宜放涼後的米飯等主食。

③促進無機鹽吸收

抗性澱粉能改善迴腸、盲腸和結腸中的環境,從而增加機體對鈣、鐵、鎂等無機鹽的吸收。

雖然很多食物本身就具有抗性澱粉,但其含量受到加工工藝及烹調方法的影響。

如生土豆抗性澱粉含量高達75%,而煮熟的土豆僅含3%,一旦冷卻又增加到12%;生薯內的抗性澱粉約50-60%,而熟薯又降為7%,冷卻後又上升……這也就是為何食物放涼吃更好。

經常補點它們,好處多多

除了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我們還可以補充兩種重要營養生素。

硒元素

硒元素被稱為“抗癌之王”,能夠阻斷癌細胞的營養,防止腫瘤的發生,合理補充攝入硒元素,對預防包括食道癌在內的多種癌症都有幫助。

富含硒的食物:牡蠣、小黃花魚、腰果、羊肉、南瓜子、豆腐乾、西瓜子、杏仁。

β胡蘿蔔素

β胡蘿蔔素被稱為黏膜的保護傘,有助於修復受損細胞,保護黏膜。

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枸杞、海苔、西蘭花、野莧菜、地筍、胡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