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中的“花甲墓”到底啥樣兒女親手活埋雙親,送一餐加一塊磚

引言

中國自古以來崇尚孝道,《孝經》中有言:“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在封建社會時期,即便地位尊貴如皇帝,不管是真心孝順還是要做個榜樣,大都傾向於為自己立個孝子頭銜。

所以在古時候整個社會氛圍的推動下,人們將孝道作為評判君子的重要標準之一,更衍生了許多令後人目瞪口呆的愚孝故事。雖然標榜孝道已成為古代潮流,但是在民間卻流傳著一種與孝道背道而馳的習俗。這種習俗大都出現在野史中,正史不見記載,有多種稱呼,如瓦罐墳、花甲墓。

傳聞中的“花甲墓”到底啥樣兒女親手活埋雙親,送一餐加一塊磚

▲瓦罐墳照片

01

瓦罐是指這種墳墓的形狀,但是這種墳墓最初並不是用來埋葬死人,而是用來埋葬年邁但沒過世的老人。據說這種風俗最早出現在秦朝,年滿60的老人在還沒有過世便將被送入這個墳墓中,六十年為一甲子,所以它又被稱之為“花甲墓”、“六十歸倉”等。

唐朝的韓鍔在《歲華紀麗》中提到瓦罐墳的習俗,說這種墓葬方式在雲南起源,墳墓以青磚堆砌為瓦罐形,留有出入口。老人滿了六十歲之後就會被送入這裡,以後每一天子孫會來送一頓飯,每送一頓飯就會在出入口添上一塊磚頭砌嚴實。

傳聞中的“花甲墓”到底啥樣兒女親手活埋雙親,送一餐加一塊磚

▲被關進瓦罐墳的老人

等到墳墓的入口完全被封死,而裡面的老人尚未死亡的話,也就不會再來送飯了,老人就只能在裡面等死。在雲南的某些地區,這並不是一種選擇性的風俗,而是必然行為。如果有些孩子不願意將自己年老的父母送進瓦罐墳中,那麼他們將接受來自全村的責難和壓力。

02

這種風俗的成因很顯然是因為貧窮,生產力低下導致人們無法生存,此時家裡不能產生任何價值的老人便會被遺棄。而且這種習俗其實並不罕見,民間有許多類似的傳說都證明了它曾經存在。

傳聞中的“花甲墓”到底啥樣兒女親手活埋雙親,送一餐加一塊磚

▲古代老人畫像

在清朝的《閱世編》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宋仁宗當皇帝的時候,民間出現了一個不停騷擾百姓的怪物,但是沒有任何人認識這種怪物,也沒有對付他的手段。為此宋仁宗向全國發佈政令說,如果有人能除去這個怪物,必然有重賞。有一位官員告訴了宋仁宗一個辦法,最後這個怪物果然得以被驅除。

宋仁宗好奇之下詢問這位官員是如何得知此法,大臣無奈之下告訴宋仁宗,自己家的老母按照風俗送進了瓦罐墳,在自己給母親送飯時,與老母談起這個怪物,母親卻認識這個怪物,也知道如何對付,便告訴了這位大臣。宋仁宗有感於此事,便下令全國禁止再有瓦罐墳這種風俗。

傳聞中的“花甲墓”到底啥樣兒女親手活埋雙親,送一餐加一塊磚

▲宋仁宗劇照

03

與之類似的,還有名為《鬥鼠記》、《大鼠》、《八斤貓》、《人過花甲》等故事。其大體內容都是當人們遇見了無法對付的妖怪或者野獸的時候,身處於瓦罐墳中的老人提出瞭解決方法。這些故事更像是一種寓言,其主要意義是在告訴大家,老人並非老而無用,他們的經驗和智慧是最寶貴的財富。

由於這種習俗從來未見於正史,只是民間流傳的故事比較多,所以也有學者提出質疑,認為這種習俗的真實性仍有待商榷。首先這種風俗難以考證,因為古代人的平均壽命非常短,一般到四五十歲左右,便大多已經離世。其次,推崇儒家思想的古代統治者,同時也在推行孝道,而且佛教在我國盛行的時間很長,這兩者都是在教育人不可妄殺或者要孝順,所以在古代尊崇禮制的環境下,這種風俗很難大規模出現。

傳聞中的“花甲墓”到底啥樣兒女親手活埋雙親,送一餐加一塊磚

▲瓦罐墳照片

也有一些學者認為,眾多民間傳說是這種風俗存在的一個佐證,而許多正史中之所以沒有記載,正是因為這種風俗有悖於儒家思想。所以這種風俗並不是不存在,而是分散於一些經濟和文化都十分落後的偏遠山區中。

結語

《聖經·舊約》有言:“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不管這種瓦罐墳的風俗是否真實存在過,但是遺棄老人的行為卻一直存在。且不論古代,就在前段時間,就有一個男子將自己母親活埋在墳墓中的新聞,引起了網路上極其強烈的反響。其案件折射出的農村養老問題,與千年前的“瓦罐墳”成因,豈非如出一轍?

參考資料:

《孝經》

《聖經·舊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