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上學的時候讀書是任務,畢業之後讀書變成了催眠的方式,或是消遣的行為。

雖然很多人天天喊著要多讀書,但每年能讀完一本書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透過公眾號、透過微博、透過千聊、透過得到等平臺都能學到知識,所以讀書變成了奢侈的事情。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即便這樣,書仍然是學習不可獲取的渠道,是成年人獲取知識和能量的最佳途徑,但是很多成年人讀書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幾個問題:

——1——

讀不完

樊登老師曾經說過他創辦《樊登讀書》的原因,就是發現現在的年輕人一年都讀不完一本書,總有各種應酬,總有各種誘惑去阻擋人們好好讀書。

相對而言,2020年9月以來,抖音使用者日均總使用時長是441。6億分鐘——將近9萬年。假設是一個人觀看的話,大概要讓一位尼安德特人從遠古端著手機看到現在,而人均使用時長早已超過了1小時。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很多人把讀書當成是睡前催眠甜點,直到被焦頭爛額的問題打的無力還手時,才想起“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句話。

四象限理論我們經常用在工作中,我們也知道最應該好好做的事情是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個象限的事情決定了你職場的高度和長度,讀書就是這件“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但它能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重新把業餘時間要做的事情排個序,把讀書安排上吧,如果你不開始行動,誰也幫不了你。

——2——

記不住

今年,因為給自己安排了一些考試和學習的內容,經常要背東西。剛開始的時候,拿起資料全記得,放下資料全空白,和家人朋友交流,原來出了校門的職場人都是這樣。

尤其是一位朋友,很誇張,不但讀過的書記不住,甚至是孩子的作業忘記檢查,工作上也經常丟三落四。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最嚴重的的一次是忘記了接孩子的時間,還把手機忘在家裡了,我打她電話沒人接,風雨交加的在校門口等了她十幾分鍾,最後決定先把她家孩子接回我家,過了一個多小時她才用座機聯絡了我。按她的話說:“就差忘了家住哪裡,銀行卡密碼了。”

我們從學校畢業之後,多年後都會說自己學過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其實你忘記的知識都是你用不上的,1+1=2你怎麼沒忘?課文記不住,但常見的字詞怎麼沒忘?

因為這些都是你常用的,換句話說,沒用的知識全忘了,內化為自己知識庫的都沒忘,付諸實踐的知識不但能熟記,而且還能講出一些經驗,舉上幾個例子,歸納總結出自己的見解。

所以,看完書記不住的根本原因不是背不過,而是用不上。

——3——

講不出

很多人對“講不出”有誤解,他們會認為自己“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流”、“上臺會緊張”等等原因講不出內容,但其實是因為你沒有建立自己的知識架構,心理學上叫“圖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無論是對一個現象、還是對一個人、一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判斷,判斷的依據就是自己的認知,認知的來源就是自己的圖式,也就是自己內化了的知識。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每一本書作業都有一套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你整套看完,沒有選擇性的將知識拆分打散,補充到自己的知識庫中,那你又怎麼能講的出來呢?

比如,我之前學完一個課程,或是看完一本書,想講給別人的時候,我發現我講出來的內容全都是書裡的,觀點是作者的、案例也是作者的。

講之前覺得很好的內容,當我興致勃勃的告訴別人之後卻感覺空落落的,好像自己講出來的這些內容和自己沒多大關係。

每個大V和學者都會說,教會別人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教別人的前提是知識內化。只有這個知識變成自己的,你才能講出自己的觀點,講出自己的切身體驗,還能舉一反三。

讀書的時候看到作者的觀點、案例想到了自己的經驗,那不妨立刻記錄在頁面的空白處,

能聯絡到自己的經驗,說明你已經找到了書和自身經驗的聯絡。

下次看到這個觀點,馬上能想到這個經驗,也就有了一個可講的案例。

如此積累,才是日後你講出來的積累。

——4——

用不上

一個普通職員看《如何激發全員領導力》這樣的書籍,當下肯定用不上;

一個財務看《從零開始做運營》,當然可以增長知識,給未來多一項選擇,但對於當下的財務工作水平是沒有幫助的。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用得上的都是符合我們當下的工作經歷和需求的知識,成年人的學習都是要解決問題的。

那成年人應該怎麼讀書,才能學以致用的解決問題呢?

一、有時間去讀書。

如果你以前完全不看書,那你的目標可以設定為:21天養成每天讀書30分鐘的習慣。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拆解目標:

1、重新安排工作之餘的時間,將讀書作為重要的事情列入清單;

2、給自己固定好讀書時間,可以早起半個小時讀書,也可以在晚上讀書。

3、堅持讀書打卡,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

4、列出自己最想要的禮物,每次完成21天讀書打卡就可以按順序獎勵自己。

5、讀書不是催眠術,一定要讓自己清醒的時候讀書。

二、有選擇的讀書。

我一直是微信讀書的會員,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會關注每位好友讀書的時長,總因為讀書的時間和別人相差太遠而羞愧。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直到2018年,我偶然點開了好友的名字,發現這裡可以看到好友讀過的書,發現每個人確實大有不同。

讀書時間最長的幾位朋友,她的書單是《玉堂金閨》、《金枝》、《嫡謀》、《問丹朱》、《半星》等小說,純粹是為了打發時間讀的書。

而一位在BAT工作的表弟,他的書單有《決斷:贏得都是會拿主意的人》、《破局:超越同齡人的思考與行動指南》、《基金定投:讓財富滾雪球》、《原則》等致用類書籍。

如果你以前葷素不忌,愛看小說等文學類書籍,那你以後要多讀致用類的書。

如果你公開場合不敢講話,就去讀《高效演講》、《即興演講》、《學會演講》《演講的力量》等書籍。

如果你學心理學的,那你就去讀《內在療愈》、《夢的解析》、《自卑與超越》、《思想者》等書籍,更寬廣的拓寬你的知識面。

成年人就是要解決各種問題:

夫妻的問題、孩子的問題、父母的問題,個人成長的問題、職位晉升的問題、管理公司的問題。

因此,成年人平時多讀點致用類的書籍,讓自己多一些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有目的的讀書。

其實我這篇文字寫的目的就是讓人明白“成年人為什麼要讀書?”

當然是為了解決問題。你想想,帶著問題找答案是不是比強迫自己讀完一本書要有動力。

很多人覺得朋友圈裡有答案,或是認為抖音小影片有答案。

但那些都是不成體系的,沒有使用邊界的知識點,而寫書通常都要十幾萬字以上,整本書的知識點、適用邊界、案例都非常有邏輯性,不存在片面的誤導,或碎片化的理論。

讀書“真”無用?20歲以後你就該這麼讀書!

如果你想解決親子關係的問題,那你可以有目的的找到《陪孩子終身成長》、《不管教的勇氣》、《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等書籍去閱讀,我相信總有幾本書是能夠讓你恍然大悟,助你一臂之力的。

而我們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去讀的書,也並不需要讀完它。

透過目錄找到你需要的那一章節,用它教你的知識去實踐,去試錯,去最佳化解決方案,最終書中的這個知識在你的不斷嘗試下,就變成了你知識體系中的一份子。

《中庸》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無論前面如何博學、慎思、明辨,最終都要踐於行,成年人學習要有選擇、有方法、有目的,最終學以致用,才是讀書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