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大資料技術與社會對‘人’認知的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我們進入以大資料為代表的資料資訊時代。

大資料的出現,便捷人們的生活,智慧化外在生活環境,自然不在話下。

但大資料在關於“人本身的認識”上,為人類帶來了什麼?

我想說:大資料對人本身的認識,對人深層次的需求還在“蝸行牛步”的狀態中

在不斷進步的創新技術中,本作為主體物件的人,卻愈發成為被動接受的存在,推動技術發展的前沿者們,彷彿忘記

技術再怎麼發展也是為人而生,技術再怎麼發展也替代不了“人與人”

。我們就透過大資料的“做不到”來聊一聊,當代高新技術與人。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多層次的人”

每個人都是多層次的,有外在的內在的和潛在的,試問大資料能捕捉到哪個層面?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身”

“身體”層面,是人的基本屬性,如個人資訊、基礎需求、日常行為、等固有規律性的表面展現,大資料對於這些屬性的資料化並做出計算後的準確判斷,

自然“遊刃有餘”

“明尼蘇達州一家塔吉特門店被客戶投訴,一位中年男子指控塔吉特將嬰兒產品優惠券寄給他的女兒——一個高中生。但沒多久他卻來電道歉,因為女兒經他逼問後坦承自己真的懷孕了。塔吉特百貨就是靠著分析使用者所有的購物資料,然後透過相關關係分析得出事情的真實狀況。”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心智”

“心智”層面,是人的偏好選擇、世界觀、價值觀等,這些都會影響人們的選擇。

大資料在這個層面就開始“笨頭笨腦”了

“點開過什麼內容,就不斷推送同一種內容,再繼續點開的話就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導致最後只能看見這一種內容。比如刷知乎,之前點開過關於貓的提問看了一會兒。接下來往下刷就都是貓的各種提問,甚至反覆出現同一個提問。我不想在同樣的資訊裡打轉啊!

我想看到多樣多彩的世界,AI卻要把我關在小圈子

。”

——來自“某知乎使用者”的吐槽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靈魂”

“靈魂”層面,更多是抽象的難以訴說的,該層面的行為是難以被旁人理解的,是人精神層面一個昇華的存在。這是不可衡量和固化的。而

大資料只能做到“遙不可及”

“餘華的小說《活著》裡:無依無靠的福貴決定去買一頭牛,來幫助自己幹活。到了牛場的他,本應該選一頭健壯的牛,但他在猶豫再三後卻買了一頭快死的老牛。作者對這個行為的解讀是 ‘福貴與現實的和解’ 。”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透過大資料的這些“能與不能”,其實也側面反映出了當下社會對人的認知就僅限於“身的層次”。

你是教師,哦是教師啊!他是博士,哦是博士啊!難道你、我、他就僅限於此身嗎?

最典型的一個現象就是:“有學歷和沒學歷”的社會標榜,大部分人的認知便是“有學歷就是人才,沒學歷就是庸才”,以至於當下社會很多人“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是為了學歷而學習”,這就是當下社會對於人對認知侷限於“身”的表現。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2010年7月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打工皇帝”唐駿深陷“學歷造假門”,方舟子微博中以多項證據指出唐駿的“美國加州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系造假。2012年6月,在北京大學的一場講座中唐駿為“學歷門”事件道歉。”

其實,不管唐駿有沒有這張“高學歷文憑”都不影響他的傑出才能。但社會對“人”對認知僅限於“身”,決定了他“需要”這個造假。

社會對人“心智”層面的認知都如此淺薄, 更別說靈魂層面的認識,在“人類認知資訊庫”裡簡直“無跡可尋”。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人的無數個行為畫像”

從行為來看:消費者、生產者、組織者、服務者。。。

從角色來看:工程師、教師、警察、父母、孩子。。。

人有無數個行為畫像,這些畫像並沒有邊界,而是交融在一起的,他們影響人的複雜情感、豐富情緒,最終產生選擇。而大資料收集的只是人們刻板化的行為,對於大範圍預測能保證一定的準確性,但隨著範圍越小,大資料對人的選擇預判便越模糊。

“假設推斷:

一個角色行為(消費者):大資料根據消費者的愛好習慣等資料,迅速做出準確的藍色運動型SUV汽車推送——購買

兩個角色行為(消費者、伴侶):大資料根據消費者的愛好習慣等資料,迅速做出準確的藍色運動型SUV汽車推送——不購買(原因:物件不喜歡藍色)

三個行為角色 。。。”

科技是為人而生的,但也永遠替代不了“人與人”

大資料在“無數行為畫像”上栽的跟頭,不也映射出人類社會中大部分人對一個人的瞭解僅限於他(她)某些時刻的畫像,這就造成了互相的片面理解,所以一個人

行為畫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麼,這麼多行為畫像,哪一個最重要?我們如何做到深層次的行為畫像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