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為什麼我們飼養的觀賞魚身上會發生嚴重的潰爛,為什麼我們飼養的觀賞魚身上會生出來白毛,為什麼一些觀賞魚一夜之間身上變得疙疙瘩瘩,然後在一兩天之內就會死亡?

以上這些原因無一例外的就是觀賞魚的體表受傷嚴重。

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對於我們人類而言,病從口入應該是大忌,而對於觀賞魚卻不是這樣,它們大多數的疾病就是來源於病從鰓入和體表受傷。

觀賞魚的打鬥傷,如果是大面積的我們必須重視

因為昨天看到了我的那條受傷的小三湖魚,養魚老道就一直想著這個事情,其實這個現象在很多魚友的混養缸裡都會出現。

那就是其中一條觀賞魚總是受到別的觀賞魚的欺負,也可能是由於弱小,或者是失漂、輕微腸炎、心理因素等諸多原因,使得這條觀賞魚在行動上不是太過靈活,只要是引起了其他觀賞魚的注意,再稍微受點外傷,其他觀賞魚就會群起而攻之了。

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一般的小面積外傷對於中大型觀賞魚來說根本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是大面積的外傷,比如說體表面板被其他觀賞魚啃得斑斑點點,外部粘液全部喪失,那麼這條觀賞魚能夠活下來的機率就很小了。

各種外傷的表現

如果觀賞魚只是遭到了輕微的區域性外傷,在不繼續受到傷害的情況下,大多數可自行恢復,也有的傷口處會很快的結痂,或者身體表面傷口處出現了大量的黑斑,這些都是較為正常的表現。

再嚴重的,對於一些體質較差的觀賞魚,它們的傷口就會持續感染了,有的表現為不斷地流膿潰爛,有的就開始滋生水黴,這就算是比較輕微的外傷表現了,基本上下點消炎藥就可以治癒。

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最後一種就是體表基本上完全受損,有的病魚身上出現了很多白色的小疙瘩,看起來就是不斷的被其他觀賞魚給啄食的,這種情況是最為嚴重的,病魚輕者左右搖晃不能長時間控制住身體的平衡,有的發生側躺,有的趴在了魚缸底部,還有的就是漂浮在水面上。

無論是金魚錦鯉熱帶魚,只要是出現上述情況的觀賞魚,都將會無一例外的繼續受到其他觀賞魚的攻擊,直至死亡。

即使是其他的觀賞魚不去攻擊,這種體表嚴重受傷,沒有任何粘液保護的觀賞魚,基本上自己也會很快的玩完。

為什麼我的小三湖沒有問題,已經堅持了三四天了

昨天我也說過,這條小三湖魚雖然是體表的外傷相當嚴重,不過沒有大問題,一個原因是其進食兇猛,在食慾上一點不輸嘴,最起碼體質上還是有保證的。

它之所以受傷的原因是因為在原缸裡,沒有吃的魚兒數量又多,可能它遭到了體型較大的同類的攻擊。

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另一個原因就是這條小魚還可以主動回擊其他觀賞魚的攻擊,雖然有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平衡,但是從其氣勢上和精神頭上還有攝食上綜合判斷,我感覺問題不大,或許可以自行恢復,所以我就沒去動它。

觀賞魚遭遇到這種情況還有治療的必要嗎?

這個就像我上述說的情況,如果魚兒還有攝食的慾望,還有那股精氣神,我們是可以給予適當治療的,但是切記一定不要再去使用容易傷及面板的烈性藥物了,比如說高錳酸鉀、黃粉甚至於大量的食鹽,這些東西都會大量的刺激到觀賞魚的面板,使其迅速死亡。

最好的方法還是使用性質比較溫和的消炎藥,緩慢的調理緩慢的浸泡,最好不要使用到大量的新水來刺激觀賞魚的面板,隔離飼養也是必須的。

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在靜養了三五天之後,我們再去觀察一下觀賞魚體表面板的變化,是否結痂、是否流膿或者生長白毛,然後再去想方法使用別的藥物,這樣透過靜養和水質調理,以及藥性溫和的消炎藥來一點點的使觀賞魚慢慢恢復。

如果期間觀賞魚沒有出現大量的驚缸和拒食現象,我們一定是要適當投餵的,而且還要喂點好的食物。

這樣一定會有助於傷口的快速復原,再一個觀賞魚的體表受損嚴重,我們一定要保證水質的清潔,最好是使用一清見底的老水來飼養。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觀賞魚的整個體表受損嚴重,但是沒有大量的破損流血部位,只是被啃咬的斑斑點點,我們就不要去全身塗藥了,還是隔離開來,整缸浸泡的效果要好。

這個東西雖然說起來似乎異常簡單,但是實際操作的情況很複雜,我感覺用語言不是能夠表達的那麼確切,但是觀賞魚的體表受傷嚴重,一定不是什麼好事,我們也只有靠自己的經驗和觀察能力不斷去摸索了。

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就像這條小三湖,其實我也一直很擔心,一直在關注著它的動態,一旦發現問題較為嚴重就得立刻隔離治療了,萬一它在魚缸中又被其他觀賞魚撕咬過重可能就要放棄。

這種因為觀賞魚的打鬥現象而發生的體表受傷問題,不一定都是在中大型熱帶觀賞魚身上發生,錦鯉和金魚在繁殖期也會出現,也包括了很多處在繁殖期的小型熱帶魚,比如鬥魚、藍曼龍、燕魚等,我們都要去仔細觀察,以防不測。

剩下來的其他觀賞魚體表受傷的因素,還會有我們操作不當、魚缸裡比較尖銳的物品造景過多,觀賞魚驚缸、跳缸、撞缸等問題,我們都要仔細對待。

為什麼錦鯉、龍魚等跳缸之後,身上沒有較重的外傷還是會死亡呢?

或者換句話說,觀賞魚即使被我們在後半身捅了一刀或許它們還能夠頑強的活下來,當然了,那也得看多大的刀,但如果是觀賞魚的一半體表摩擦過重,導致一半身體的粘液盡失,這個魚兒活小來的機率就很小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魚友的錦鯉、龍魚在跳缸被我們撿起來之後,它們最終還會死亡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地上摩擦體表過重沒有得到有效治療而造成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