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文 戈多

消費主義向你兜售精緻生活,你就用拼單、拍照、演技吊打它。一貧如洗,可以照樣小資。不學無術,可以照樣高知。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窮奢生活”:窮,並奢侈著。/unsplash

別忙著嘲笑拼團名媛了。想想看,你的“精緻生活”裡又有多少水分?

只不過,“名媛們”拼愛馬仕、Gucci絲襪,打卡五星級酒店,包裝上流社會的奢侈生活。而普通人拼無印良品、海景度假別墅,打卡美術館,包裝中產的“精緻生活”。

前者“釣金融鉅子”、“結識社會精英”,後者“集贊”、“贏朋友圈好感”。

自我營銷只是程度問題,打造、包裝屬於自己的人設,為的是指向更優質的人脈資源。

不過,全民都在立人設的年代,千萬不要被自己的人設給坑了。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全民人設時代,別被自己給“坑”了。/pexels

“名媛”人設,

離不開“共享經濟”

“名媛”“闊少”的人設打造,拼團經濟絕對功德無量。

“名媛”們拼團愛馬仕鉑金包、下午茶、高階酒店,“闊少”們租賃百萬跑車、限量版名錶,遊走於上流社會。

拼團名媛、拼團闊少看上去有些寒酸,但他們的消費模式在本質上是共享經濟的翻版,絕沒有傷天害理。只不過,主流社會共享的物品是腳踏車、充電寶等生活必需品,拼團名媛共享的則是符號價值大於使用價值的奢侈品。

其實,“名媛們”的拼單模式並非獨創。早在2017年,奢侈品就在“共享經濟”的熱潮下進入了“共享家族”。當年,多個平臺都推出了平價的奢侈品租賃服務,從服裝、包,到配飾,滿足你從頭到腳都是大牌Logo但又不會掏空錢包的夢想生活。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奢侈品租賃網站上,使用者只需支付月費就可以佩戴幾十萬元的奢華手錶。 /pexels

奢侈品單價高,利用率低,一隻幾萬元的包包,應用場景並不多,躺在大衣櫥裡“吃灰”才是它們的歸宿。而共享模式可以提高奢侈品的使用次數,讓消費者和提供者雙方利益最大化。

所以,拼團名媛們不過是將共享經濟的精髓發揚光大——他們懂得最佳化資源配置,用最少的錢打造出最高階的人設。

社會學家鮑德里亞指出,在消費社會中,人們消費的不是物品的“有用性”,而是要透過消費體現自己的社會地位與身份,因此,“消費是符號意義的體系結構”。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鮑德里亞:“消費是符號意義的體系結構。”

較之以往那些“砸鍋賣鐵”花重金購買奢侈品的男男女女們,偽名媛、偽闊少們在追求身份等級的消費遊戲裡,顯然沒有那麼老實巴交——考慮到奢侈品的使用價值通常很低,他們索性直接跳過使用價值,消費商品的符號價值。

500元的下午茶,食物其實相當雞肋,環境、氛圍、酒店品牌才是其收費高昂的原因所在,但後者恰恰是可以透過拍照實現的。那麼,多幾個人拼單,既避免了大可不必的卡路里,還能讓大家“看到”自己享用了這頓下午茶——自己屬於上流社會的一份子。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名媛們“索性直接跳過使用價值,消費商品的符號價值。 /unsplash

既然消費社會依託於“視覺化”的符號系統,那我就拍照拍個夠,讓你在朋友圈“看見”我的身份。

“窮奢”的人設經濟:

窮,並奢侈著

“拼單”和“拍照”不是名媛闊少們的獨家秘笈,也是普通人營造“精緻生活”、表演“階層躍升”的兩大秘訣。

拼單“第二杯半價”的奶茶,拼單“網飛”Netflix的會員賬號,拼單海景度假別墅……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無需我們手動拼單,平臺已經為我們自動操作。

在這個萬物皆可“拼”的時代,還有什麼精緻生活是你“拼”不到的?

寵物可以共享租賃,99元帶一隻貓咪回家,“一三五歸我,二四六歸你”,不用糾結居無定所,就可以擁有貓狗雙全的幸福生活。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共享來的貓咪,讓你獲得“萌寵博主”人設。/pexels

高校群裡,男友也可以拼單,扛重物、見家長、去舞會,暫時性的功能需求,就用租賃、拼單來解決。

就連充氣娃娃體驗館,也可以多人拼單,一小時500元,前半小時娃娃歸你,後半小時娃娃歸我。

有些拼單,原因務實——價格低廉的拼車,只是為了出行方便;有些拼單則表演性大於實用性,幾個好友湊一桌的單人米其林套餐,全程下來每人都可以獲封“攝影大師”稱號,從構圖到燈光,所有角度來一打,食物的滋味是什麼早已來不及品嚐,重點是在朋友圈直播不俗的生活品味。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幾個好友湊一桌的單人米其林套餐,光讓人忙著拍照了。/pexels

所以光有“拼單經濟”還不夠,沒有社交網路的實時釋出,精緻人設不過是無處投遞。其內在邏輯和拼團名媛的“打卡拍照”並無差別。

於是,人設經濟隨之產生。

某寶上圍繞“朋友圈運營”的商品多達幾十頁。

聘請某寶攝影師,拍攝朋友圈展示頁——在攝影師的教導下,拿出高富帥的自信和氣場,手持雪茄,背靠私人遊艇,百元以下就能打造一張社會精英的線上人設,價效比爆表。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朋友圈頁面拍攝”成片。 /購物網站截圖

除了讓你裝大款的朋友圈展示面拍攝,5元一壓縮包的朋友圈文案,也可以幫助你提升文化水平。表白文案,美食文案,到曬娃文案,“言不由己”成為一種主動選擇,“看著高階”才是真諦。

小紅書上的拍照寶典,從姿勢、構圖,到濾鏡、文案,層層把關。拍照風格“可鹽可甜可辣”,各種“口味”人設任你選擇。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拍照風格“可鹽可甜可辣”,各種“口味”人設任你選擇。/社交網路截圖

其中,文藝人設是錢包空空的年輕人最容易設立的。

幾十元一次的網紅展覽,可以讓你“出片”無數——看不懂的藝術品,複製貼上幾句展覽介紹裡讓人云裡霧裡的學術金句,即使平時對藝術毫無興趣,只要勤於拍照、精於p圖,也能夠拔高一截自己的文化資本。

就連微信讀書APP,你都可以設定替身書架,來取代自己真實的閱讀記錄,對外展示你不存在的閱讀品味。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美術館最後都成了“打卡聖地”。/社交網站截圖

一貧如洗,可以照樣小資。不學無術,可以照樣高知。

消費主義向你兜售精緻生活,你就用拼單、拍照、演技吊打它。反正只要夠“拼”,我們的生活就可以“窮,並奢侈著”。

人設對對碰:

玩玩就好,可別翻車

人設,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變相的自我營銷,self-branding。在一個時間稀缺、追求高效的時代裡,如何快速自我包裝推廣是一門橫在眼前的畢生學問。

正如“名媛們”想要藉助高消費人設打入上流社會、結識社會精英,勾兌摻假的人設也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本不能接觸到的資源。

“人設”一詞最早來源於日本的動漫產業——人設,即人物設定,包括從造型、身材到個性特點的角色設定。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人設”一詞最早來源於日本的動漫產業。/《火影忍者》海報

娛樂工業的到來,明星開始批次化生產,人設不再限於虛擬的動漫角色,真人也開始設立起特定的人格和趣味。

在前數字化時代,觀眾對明星銀幕之外的生活了解渠道很少,作品和實力是明星吸引粉絲的兩大前提。但在數字時代,社交網路全面入侵,觀眾與明星無限貼近,明星需要以特定的人格與粉絲進行互動,才能保證自己的人氣和流量。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微博上的“文藝女神”春夏。/微博截圖

明星“人設化”的背後是資本的算盤,人設可以幫助偶像提升辨識度,快速地讓觀眾對偶像產生記憶點。即使是業務能力平平的明星,也可以憑藉討喜的人設創造源源不斷的流量和商業價值。

同樣的人設邏輯也不斷下沉到普通群體中間。俗話說得好,“朋友圈裡的人設比人多”,而每一種人設背後都有自覺或不自覺的目的。

高價值人設,有助於幫你邂逅“愛情”,也可以幫你邂逅“優質工作”。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高價值人設,有助於幫你邂逅“愛情”。/購物網站截圖

然而,人設終歸是一種脫離現實的營銷設計,比起操控人設,被人設奴役,才是常態。社交網路是個大舞臺,也意味著這裡的表演會被無限放大觀看,你的一舉一動都需要和自己的人設協調、同步。人設隕落的風險和收割流量、好感度的速度是成正比的。

如今,明星們所受到的最大指控不是“演技不好”,而是“人設翻車”。明星們的人設崩塌,意味著人設背後的商業價值也隨之停滯。從翟天臨的“學術造假”,到萬茜的“手滑點贊”,多少明星因為極具好感的人設迅速被觀眾所知,但又因為一個細微的錯誤,讓自己的事業全面癱瘓。

如何小心翼翼地維護自己的人設,成了“人設”對“人”的最大異化。

窮沒毛病,精緻生活全靠“拼”

比起操控人設,被人設奴役,才是常態。

大眾對拼團名媛、拼團闊少的“看戲”心態也是這樣。當“名媛”遇到“闊少”,發現對方的生活只是出現於朋友圈的表演,而真實的生活仍舊要回到街邊的大排檔、出租屋,精心策劃的人設立馬就會付諸東流。

人設對對碰,難免會觸碰到對方的真實底細,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

人設易立,但是難於管理。在全民賣人設的時代,玩玩就好,別當真,別翻車。

參考資料:

中歐商業評論|“人設”生意:人設時代的虛擬與真實

中國青年報|從人設到 CP:青年文化新週期與明星制度的迭代

藍鯨財經|“人設”經濟學:過把癮就死

黑羊公社|拼團名媛們其實是消費主義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