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才高八斗的三河少年——《洛陽能人譜》(四七)

曹植:才高八斗的三河少年——《洛陽能人譜》(四七)

要是有要是,曹植說,我寧願選擇平庸。

人如花飛,雲如短歌

誰曾愛我時而風光,時而坎坷

誰憐惜一個我鏡花水月,沒法斷絕我心是明月

情如孤舟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某日,大才子謝靈運宴請好友,觥籌交錯、酒酣,被好友們一番誇讚竟不好意思起來,趕緊把自己仰慕的愛豆搬出來。

諸公可有讀過子建的詩賦?

曹子建即曹植,這就是才高八斗的來歷。

建安文學其悲劇性的基調也便由此奠定,而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悲劇性的曹植,也便成為那個廣闊時代的一個縮影。

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個標準的文藝青年,既多才多藝,又嚮往詩和遠方,心中更是有一些小理想。

這樣的特質,註定一生悲情。

人們常說天妒英才,大抵便是如曹植這般吧!那卓爾千古的才華在為他贏得無數讚譽的同時,也將他無情地裹挾進了權利鬥爭的中心。

他一生的文學創作也便隨著他人生的境遇,在

26

歲那年形成一個分水嶺。

26

歲之前,他是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的翩翩貴公子,是登銅雀臺為賦、援筆立就的大才子,是懷揣著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理想的愛國志士。

26

歲之後,他是悲痛欲絕地寫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的王權之爭的失敗者,是借那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的洛神抒發懷才不遇、苦悶難當心境的落魄者,是寧願卑躬屈膝,但求明帝給予政治上重用的可悲者。

那日秋色蕭瑟,草木凋零,嚴霜侵襲,霖雨成災。好低的氣壓,低得透不過氣來。

若有詔得旨進京,否則不必入朝。

曹丕大腹便便,威嚴有加,朝下群臣不敢多言。曹子建拖拉著沉重的步履想到郊外透透氣,畢竟任他逍遙自在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何況這時節正是傷感的好日子。

在貴多忘賤,為恩誰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無衣客。思慕延陵子,寶劍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丁儀啊丁儀,我實在是幫不了你,上頭如此鮮恩寡情,又不像別人那麼高義友愛。宮廷劇馬上上演,我自身難保,不過一般男主只要心胸曠達,應該能活到最後一集

。但

不管如何,你也是為了幫我,我永不薄待你。我們的男主曹子建同學從那日開始患上了憂鬱症,彷彿穿越到了

後來的

清宮劇,步步驚心。

其實,曹子建本來不是這樣的,當年也算是半個王思聰,不對,怎麼說也是那個

我爸是李剛

的主角吧。作為權二代的曹子建,雖然在戎馬倥傯中出生,但怎麼說也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權二代麼,都有個不太雅的稱號:

紈絝子弟

。而

這個

曹子建,不僅是紈絝分子,還是中二少年。

青春期的曹子建,總是跟著

老爹曹操

南征北戰,雖然在打敗袁紹之前小子建一家居無定所,但並沒有耽誤他用功學習。你沒聽錯,作為權二代的紈絝子弟曹子建什麼書都看,

10

歲的時候就能脫口成章,曹操不信:

你小子是去找了哪家代寫機構代寫的吧。

哼。

曹子建相當傲慢,

我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章。不信你出張試卷考我唄。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曹操本身就是個放浪形骸、不拘禮法的

法外之人

,一向看不起那些假仁假義之人,看到三兒子這麼小就性情坦率、穿著又很隨意,的確很對老父親的胃口,決定好好培養他。

於是,曹子建從

15

歲開始就隨父親征戰沙場了,而且也不忘學習和記錄,把行軍打仗的過程給錄了下來,寫就徵後感:《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在詩中,曹植塑造出了一個武藝精熟的少年遊俠的形象,為了挽救國家危難、建功立業,寧願為國獻身,視死如歸。

其中所寄託的恰是曹植自己的雄心壯志,他一生所追求的是

勠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

。那時的他少年任氣,詩歌中多是歌唱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一片信心。

曹操的確是花了不少心血在曹子建身上,一來實在太像他,二來被兒子的文采折服。這說出去都是件得意的事啊。

曹子建

19

歲時,曹操叫了一批文人雅士來,說要到剛建成的銅雀臺上

登臺作賦

,其實就是私心想讓這些所謂的文士看看自己兒子多有才華。果然不負

老爹厚

望,別人還在冥思苦想,他稍加思索便援筆立成,一刻鐘不到就交卷了,滿教室詫異不已。

從明後而嬉遊兮,聊登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所營。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沖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兮,望園果之滋榮。立雙臺於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麗兮,瞰雲霞之浮動。欣群才之來萃兮,協飛熊之吉夢。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天功恆其既立兮,家願得而獲逞。揚仁化

於宇內兮,盡肅恭於上京。雖 桓文之為盛兮,豈足方乎聖明。休矣美矣! 惠澤遠揚。翼佐我皇家兮,寧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齊日月之輝光。永貴尊而無極兮,等年壽於東王。

此賦氣勢恢宏、文采斐然,將曹操蕩平宇內、成就帝業的雄心壯志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曹操讀後,甚為驚異,更大為讚賞。從此對

曹子建

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輔助著自己成就不世偉業。

同時又語重心長地對曹子建說,人氣我

已經

給你

積累起來了,這往後增強粉絲的粘性,那就得看

如何運營了。

過了一年曹子建被封為平原侯,又要跟隨父親遠征了。這次隊伍經過了漢舊都洛陽,一向瀟灑恣意的曹子建突然感傷起來。看到洛陽城物是人非,草木凋零,落寞蕭條,本就心裡不痛快,居然還要在這送別好友應瑒兩兄弟。性情中人

曹子建

,想到應瑒兄弟的老家本來就在洛陽,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有家不能歸,如今又不得不

遠遊他鄉

。同情、不捨、感嘆之餘,寫了

詩送予好友。

清時難屢得,嘉會不可常。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願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親暱並集送,置酒此河陽。中饋豈獨薄?賓飲不盡觴。愛至望苦深,豈不愧中腸?山川阻且遠,別促會日長。願為比翼鳥,施翮起高翔。

哎?這頓飯是不是太簡陋了,你們怎麼都不酣暢?我希望你們一路適意安順,來日再聚。

幾杯酒落肚,曹子建詩興大發,忘乎所以。應瑒

等人開玩笑說

你快當上太子吧,不然我等支援你的可沒好日子過。來日再聚?又給我空頭支票。這頓飯吃的不爽快,曹子建突然的感傷似乎也預示著什麼。

果然,過了幾年,應瑒等人擔心的事兒就發生了。曹子建被寵慣了,再加上生性坦率,我行我素,越加藐視起法度來,連老爹的禁令都不顧了。

公元

217

年,曹子建已經

26

歲了,照理說也該懂事了,也該為太子之位未雨綢繆,御之以術了。可他偏不,而且更加不加雕礪,大膽妄為起來。本來喝酒這件事已經夠嚴重了 ,曹操幾次三番規勸他喝酒誤事,身邊丁儀、楊修等人也是操碎了心,一邊給他製造輿論,一邊規勸他修身養性。

曹子建非但

聽,

對酒的偏愛日甚

。那日曹操出門了,曹子建暗喜,呼朋喚友,聚眾喝酒。沒有鬧事,也沒打群架,卻酒駕了

哦不,是喝酒飆車

居然私自乘坐王室車馬,在帝王舉行典禮才能過的禁道上縱情飆車。這下好了,你喝酒、任性也就算了,畢竟曹操年輕時也這樣,可這是在明目張膽地破壞父親制定的嚴厲法令啊。

曹操一回家一生氣就把

司機

給斬了,還沒解氣,就開始疏遠曹子建,這下是真的失去了老

的信任和寵愛了。兩年後,曹公子依舊沒有悔悟,本來曹操想派他去解救被關羽圍困的曹仁,曹子建居然又喝得酩酊大醉。好吧,那我還是立曹丕為太子好了。

曹子建真正的人生轉折點是在老

曹操去世之後,那年曹子建

2

6

歲,哥

曹丕終於以其忍術和御術如願以償登上了寶座,史稱魏文帝。好了,琅琊榜

宮心計

步步驚心

劇情開始進入轉折,逐漸步入高潮。我們的男主曹子建毫無主角光環,拿到了一半的錯誤劇本,始終料不到自己的結局。

公元

220

年正月,曹丕繼王位。並在同年,代漢自立,是為魏文帝。稱帝之後,曹丕對曹植更是嚴加防範。《七步詩》的傳說也便在此時應運而生,其中真假如今已經難以確定了,但並不妨礙這首詩以其

比擬

的手法、淺顯的言語和內裡深摯的悲憤,而為我們廣佈千年。

曹丕做了皇帝后,以曹植沒能及時趕到弔唁先父曹操,指責他是大不孝,並命令他在七步之內作一首詩,如果作不成就要殺頭。曹植懷著滿腔骨肉相殘的悽愴與悲憤,一字一字淒涼地念道: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卻在鍋裡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卻要相互煎熬逼迫到這般呢?

一首詩的距離有多遠?答案是:七步足矣!可是,兩顆心的距離又能有多遠呢?明明相對而視,其間卻隔著萬水千山。

曹植

恣意昂揚的前半生結束了,這後半生,簡直就是一部苦情戲,伴隨著他的始終就兩字:抑鬱。能不抑鬱麼?

第一年好友丁儀就被殺,秋風肅殺,只能作詩一首表以慰藉。第二年居然被誣告劫脅皇使,然後被貶為安鄉侯,原來幾萬戶的管轄區,如今居然只有區區八百戶。要不是其老母親卞太后和曹丕冷戰,估計之後都當不上鄄城侯。

那日,被改封鄄城王的曹子建從京都回自己的封國,心情低落到不行,行至洛水畔,竟恍惚間遇到了一位美人。那美人叫宓妃。曹子建感懷,遂作《洛神賦》。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此賦虛構了詩人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詩人從洛陽迴歸封地,神思恍惚之際看到洛水女神佇立山崖,她的容貌清麗絕倫、風姿優美,識禮儀且善言辭。詩人與洛神互相愛慕,然而人神之戀縹緲迷離,洛神最終含恨離去,詩人也悲傷悵惘不已。

全賦辭采華美、情思繾綣,內中其實別有寄託。詩人將洛神作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徵,不顧一切地追索,

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反

,可惜人神殊途,詩人唯有

思綿綿而增慕,夜耿耿而不寐

人神之戀的悽然告終,也象徵著詩人理想的破滅。如朱乾所說:

然則《洛神》一賦,乃其悲君臣之道否,哀骨肉之分離,託為神人永絕之詞,潛處太陰,寄心君王,貞女之死靡他,忠臣有死無貳之志。

曹子建的後半生實在太曲折了,好不容易安

於自己那一畝三分田,竟然又被人誣陷。這次是曹丕的親信,曹丕派了眾多狗仔跟蹤他,想著拍到點什麼不為人知的事來,可算是逮著機會了。

曹子建的糗事曝光,不得不召開記者釋出會,深夜趕了篇微博公關深感懊悔,言辭之中也不忘將曹丕大大稱讚一番。

於穆顯考。時惟武皇。受命於天。寧濟四方。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來王。超商越周。與唐比蹤。篤生我皇。奕世載聰。武則肅烈。文則時雍。受禪於漢。君少萬邦。率由舊則。廣命懿親。以藩王國。帝日爾侯。君茲青土。奄有海濱。方周於魯。車服有輝。旗章有敘。濟濟雋乂。我弼我輔。

這個恭維浪費人們一身雞皮疙瘩,但

曹丕

感動,曹子建免禍,徙為雍丘王。可我們的男主角實在是太悲劇了,這來來去去的折騰,一會舉家遷移到東,一戶舉家遷移到西,終於性情大變,抑鬱症就更為嚴重了。

黃初七年,公元

226

年,曹丕病逝,曹叡繼位,即魏明帝。壯志不已的曹植仍冀求著施展抱負,為此,他多次慷慨激昂地上書曹叡,希望得到政治上的重用。可惜,無論他懷揣著怎樣的拳拳之心,無論他怎樣地放棄尊嚴、卑躬屈膝,寫些逢迎媚俗的文章,曹叡對他始終冷淡,嚴加防範和限制。

自曹丕被立為世子到曹丕離世,整整

15

年間,曹植欲

遊綠林而逍遙,臨白水以悲嘯

,卻始終

懷憤激以切痛,若回刃之在心

。他想著乾脆到山林間自在逍遙吧!可現實卻是,那種憂心忡忡的激憤,就如一把尖刀,反反覆覆在他心間切割。他愁苦自己人生的碌碌無為,卻又無可奈何。

唯有在佛經間,他才能稍稍忘懷人事的愁苦。相傳曹植東遊阿境內的游魚山時,聞空中天樂梵唄之聲,美妙絕倫,於是撰文制音,作成了《太子頌》和《菩薩子頌》,成為中國本土梵唄音樂之始,揭開了中國佛教音樂史上重要的篇章。

公元

232

年,曹植改封陳王。同年

11

月,鬱鬱而終,時年

41

歲。千年歲月倏忽而過,那位風流自賞的三河少年,卻隨著那些歷久彌新的錦繡辭章,活在我們的記憶深處。

南國有佳人

容華若桃李。今日樂相

見,

別後莫相忘。人居一世間,忽若風吹塵。當那些滿浸著滄桑的詩句,穿越歷史的風侵雨蝕,被我們緩緩念出,時光在這一刻,定格成永恆!

不管怎樣,曹子建始終是自己人生的男一號,無論後半生如何鬱鬱寡歡不得志。我們也許失去了一位好的政治家,好的君王,但文壇上卻多了一位巨星,其文采熠熠,足以蓋過其父其兄;其至理名言,足以讓後世警醒;其坎坷身世,足以讓世人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