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有何聰明可言,只不過好學罷了

《論語》:有何聰明可言,只不過好學罷了

與其談聰明,不如談好學,或者說哪有什麼聰明可言,只不過是好學罷了。

其實我們要判斷誰聰明不聰明,還真不好下結論,因為聰明有時很抽象,怎麼界定呢?看這個人好不好學,好學的人,就幾乎於聰明瞭,這也就應了《論語》中的那句話:“好學近乎知”,知,智慧的意思,也就是聰明。

好學的人,就是近乎聰明的人。

以下再用三件事(三句話)來說明這個觀點:

第一件事,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說,我這個人,並不是天生知識淵博先知先覺,而是喜好前輩的學問,勤於學習罷了。

這個觀點,其實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連孔子這麼厲害的人,也並非天生多麼淵博而聰明,也是後天勤學得來的知識和智慧,那普通要聰明起來,更應如此了。這實際上也告訴了我們,什麼是聰明,怎樣變得聰明,皆因好學所得而已。

《論語》:有何聰明可言,只不過好學罷了

“敏以求之者也”,“敏而好學”,這兩句話中,都有個“敏”字,勤敏,學東西非常積極,效率高,不浪費時間的意思,有“搶知識”的含義。

第二件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這是孔子的自我評價,他說自己這個人,發奮起來忘了吃飯,樂在其中忘記憂愁,也忘記了自己的年齡。

這是一種什麼狀態,好學的狀態,還是在強調好學,好學是樂趣的來源,是對知識充滿興趣,對未知領域充滿好奇,這種好學,是發自內心的好學。

成語“韋編三絕”是用來形容孔子好學的事例,他為了研究透《周易》,多次使得編聯書籍的繩子斷掉,翻竹簡翻得太勤了。一是有興趣,二是一定要徹底弄明白,三是孔子探求精神強,比如他練琴,一定要到達出神入化的境界,才肯罷休,讀《周易》也是。《周易》很複雜,不是一下子就能弄明白的,連孔子也要下功夫攻讀,才能弄通。

《論語》:有何聰明可言,只不過好學罷了

第三件事,“吾十五而有志於學”;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等。

《論語》中多次提到好學,十五而有志於學,好學而勤於實踐學到的東西,溫習舊知識,激發新靈感等等。

貫穿孔子一生的其實就是一個好學精神,在順境中學,在逆境中學,在不同的環境中,都去體會,去感受,去總結,去觀察和學習。時時思考,時時學習,環境和生活的起起伏伏,都是學習和思考的契機,都能給你以正反兩面的啟發和提示。

好學不是捧著一本書看就是好學,全面接觸,在各個角度和各個狀態下,均能有所學。比如說孔子一行人等周遊列國途中,陷入困窘,子路生氣地問老師:君子也會陷入困境麼?老師答:君子陷入困窘,也不會過分憂慮,原則尚在,該怎麼做還是怎麼做,小人如果陷入困境,那就亂套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這其實又是一種在極端環境下的思考和人生總結: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實質上也是一次學習。

《論語》:有何聰明可言,只不過好學罷了

不可否認人有天資一說,但天資既定,改變挺難,而好學,可全由自己掌握,看來好學還是很靠得住的,不像天資那麼難以把握。

不談聰明,談好學即可,不斷地堅持好學的習慣,是一個無限接近聰明、越來越聰明的狀態。而聰明但不學者,實際上是原地踏步了,好學是追趕,亦是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