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藍黝黑。

三、儒家與道家

孔子

這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職業教育家兼思想家,在東亞一直被視為“萬世師表”、‘ 至聖先師”, 確實是再合適不過了。我們稱他為Confucius,即為“孔夫子”的音譯,而“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孔子生卒年代約在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之間,他的生平大部分只能從《論語》中得知。《論語》總是以“子日”開頭,絕大部分為孔子對學生疑問的解答。這本書是由其弟子或再傳弟子編撰的,其中不免頗有新增之處、

孔子是魯國人。他希望能在朝廷上謀得高位,於是為此而周遊列國,但最終只是無功而返。他想做一-名務實的政治家,無疑是失敗了;但他無意之中成為一名教育家,時間證明卻是空前絕後的成功。粗粗看來,孔子的學說平淡乏味。在他最感興趣的政治問題上,孔子具有當時的種種的偏見,儘管他也承認鬼神和大(有時認為他的使命是1:天賦予的),但他顯然對人類以外的領域興趣不大。曾經有學生間人死後的情況,他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其至在政治領域,他也僅儀力求價守古代傳統而將以前的智慧繼承下來。孔子認為欲要改變當時的混亂局面,必須使人們復歸三代之治。

孔子認為,要恢復先王之道,人們必須在一個穩定的一統社會里各守本分、循規蹈矩,所謂“君君、臣、父父、子子”,即言簡意賅地表達了這。觀點。子另外還提出“正名”的觀點,要求社會實踐與理論協調一致,說的也是同樣的意思。

這些論點聽來似乎極端保守,但事實上孔子卻是一位偉大的(儘管他本人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革新者,因為他提出這樣一個基本觀點:好的統治首先是道德的問題。孔子不反對君主世襲制,但他強調君主首先的任務就是以身作則按照道德準則辦事。有一次他炎到政治成功與否的真正標準不是“力”,而是君主的“德”

孔子之前中國的思想可以說是

與老百姓的滿意程度。為佔下與獻祭。孔子是中國曆“前道德”的其中心道德倫理學家,他開創的倫理道德傳史上第一位偉大的道

統,使中國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為注重倫理道德的價值。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君子”原指宗室之子或貴族,但在孔子那裡意指高尚的人。也許最好的對譯是”gentleman(紳士),即有教養的人或上等人。他認為“君子”應具有多種德行,如“知”、“義”、“忠”、“恕”,特別是“仁”。

孔子認為,君子所必備的品質光有內在的德行是不夠的。他還必須有“文”(教養或修飾)有“禮”(原指禮儀,此處指對正當的禮節及社會習俗的尊重)。孔子對渾金璞玉式的所謂“真人”不感興趣,認為“質而不文則野”。同亞里士多德一樣,孔子同樣認為合乎規矩的音樂有助於產生合乎規矩的道德觀念。他對古禮的重視,使“禮儀”在後來的儒家思想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而東亞對透過一舉一動來培養內心道德的強調也源出於此。這種教育準則無懈可擊,但在當代西方則有可能會無人問津。

這種文質之間的平衡代表了孔子“中庸”學說的特點。印度和西方的大哲人和宗教領袖們往往宣揚絕對化的思想,即往往強調邏輯和數學意義上的絕對。孔子卻是一名相對主義者,其思想以社會和人類為出發點,從而奠定了東亞特有的慣於折中、尋求中庸之道的方式。孟子有句話概括得極好:“ 仲尼不為已甚者”,即是此義。

折中與平衡也許能夠解釋為何儒家思想最終在中國獲得了勝利。其保守的政治思想使它受到後世東亞統治者的歡迎,其嚴格的道德標準與權力世襲制度相比提供了更為堅實的統治基礎,並且成為不斷促進改進統治方式的動力。儒家思想成功的第二個原因,在於它應時而生,符合了時代的需要。當時士一官僚階級正應政治的需要而緩慢發展,他們需要一種哲學來支援, 而孔子的學說則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儘管孔子從未置疑權力世襲制度,但是他提出才學之土不分出身貴賤,都有權利參政議政。這樣,孔子其實宣揚了一種“英才政治”的觀念,這對權力世裝制而言基本上是革命性的,它對後者亦形成了某種潛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