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小提示:本文用4800餘字的篇幅寫了楊廣的嫡長子元德太子楊昭,賢德有為的他卻英年早逝,他的死影響了歷史走向,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永遠無法證實的疑問。文章較長,不喜長文的文友慎入!)

歷史上有很多帝王將相的離世讓人感慨萬千,比如周武帝宇文邕和周世宗柴榮,他們都正值英年,即將成就千秋偉業,可卻抱憾離世。相比起皇帝,很多賢德有為的皇太子的早逝也讓讀史之人不禁扼腕嘆息,這之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他若沒有早逝,一批勳臣就不會死,更不會發生靖難之役,而太宗文皇帝這個稱號估計也就是他的了。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其實朱標的故事早在隋朝就上演過了,這位才二十多歲的皇太子楊昭是楊廣的嫡長子,他賢德有為,深受父母的喜愛,朱標簡直就是他的翻版,如果楊昭沒有英年早逝,或許楊廣不會那麼急,因為他深知自己有一個能夠承繼大業的繼承人,有些工程和戰略他可以留待將來,隋朝也就不會二世而亡了。楊昭作為一個深遠影響歷史程序的人物卻名聲不顯,而他的早逝和隋朝的早亡也為後世留下一個謎團,我們或許能透過史料分析得到無限接近於真相的答案,但卻永遠無法證實了。

晉王長子,父母皆是天潢貴胄

楊昭的出身在古代的皇子中都算是很好的,他出生在開皇四年(584年)正月初五,父親是晉王楊廣,母親是晉王妃蕭氏,這位蕭王妃出身蘭陵蕭氏,是梁武帝的後代,其父是割據小政權西梁的皇帝蕭巋,換句話說,蕭氏也算得上一位公主,而且要注意,蕭氏嫁給楊廣是在開皇二年,那時候西梁還沒有滅亡,這真的是一個公主嫁給王子的故事。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三歲時,於玄武門弄石師子,高祖與文獻後至其所。高祖適患腰痛,舉手憑後,昭因避去,如此者再三。高祖嘆曰:“天生長者,誰復教乎!”由是大奇之。—《隋書煬帝諸子傳》

二人婚後一年多,蕭氏就為楊廣誕育了長子楊昭,出生後就被養在宮中,得到了祖父和祖母的特殊愛護。在楊昭三歲那年,他在玄武門旁邊的石獅子那裡玩,恰好看到祖父祖母經過,正巧楊堅那幾天腰疼,就把手搭在獨孤皇后身上藉藉力,楊昭當即就避開了,楊堅感嘆到這個孩子是“天生長者”,還問“這是誰教的呢?”對此感到十分奇特。

楊昭三歲懂得“非禮勿視”確實非同一般,不論出於楊堅和獨孤伽羅是帝后還是他們是自己的祖父母,楊昭的舉動都顯得十分成熟和知禮,可他當時才三歲啊,就算不遵禮法也不會有人說他,而且一個三歲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是有限的,就此看來,的確是不能以尋常孩子的角度來看楊昭。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後來楊昭稍稍長大了一些,楊堅有一次戲稱要給孫子娶個媳婦,楊昭竟然直接哭了,楊堅一看愛孫哭了,也有些奇怪,趕緊問原因,楊昭告訴祖父說“我看五叔(漢王楊諒)娶親前能經常陪伴著祖父祖母,可是娶親後就要出宮了,我不想離開您和祖母,所以才哭”,楊堅一聽喜歡的不得了。這個肯定都能理解,哪個爺爺不喜歡聽到孫子這麼說話。

眾位讀到此處,估計會和筆者一樣,產生這樣一個猜測,這會不會都是楊廣夫婦教的呢?畢竟開皇年間楊廣實際上在秘密謀嫡,有這麼一個好兒子,自然也要好好利用起來。不過呢,這畢竟不像電視劇那樣,鄔思道猜個題,就給弘曆博得了一個讓爺爺矚目的機會。況且,楊昭一直被養在宮中,楊廣夫婦也不能總是進宮,這個可能性較小。但絕不能忽視楊昭在隋文帝夫婦易儲過程中的隱性作用。

勇多內寵,昭訓雲氏,尤稱嬖倖,禮匹於嫡。—《隋書文帝諸子傳》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前文已具,楊勇的太子妃元氏無子,其實不僅僅是無子的問題,是楊勇壓根不喜歡這位正妻,他最喜歡的是太子宮的二號人物昭訓雲氏,這裡有個小知識點,在隋初,昭訓是太子宮僅次於太子妃的位分,良娣在昭訓之下,楊廣即位後,厭惡雲昭訓的所作所為,所以廢除了昭訓這個位分,由此良娣才成為太子宮的二級位分。楊堅和獨孤伽羅兩口子對兒子寵愛妾室、冷落正妻,甚至把妾室的禮遇抬高到與正妻一樣的行為十分不滿,而這也是後來楊堅夫婦下決心廢黜楊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僅如此,楊勇的長子就是雲昭訓所生,楊堅夫婦怎麼可能允許他們最討厭的女子在未來當上皇后、太后呢?再對比楊廣這邊,有楊昭這麼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兩位老人心中的天平自然也就倒向了楊廣。當然,繼承人問題絕不是楊堅夫婦廢黜楊勇的唯一理由,但楊昭也的確是楊廣的一個加分項。

十年春正月乙未,以皇孫昭為河南王。—《隋書文帝紀》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楊昭六歲那年被祖父封為河南王,河南郡是天下大郡,隋文帝在世期間曾前往洛陽(屬河南郡)就食,以河南為名封之,足見對楊昭的殊寵。這孩子大了自然就要談婚論嫁,對於這個愛孫的婚事,楊堅和獨孤伽羅夫婦那是相當重視,選定了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的慈州刺史崔弘升之女崔氏為王妃,之前楊昭的三叔秦王楊俊迎娶了崔氏的親姑姑,所以楊昭和三叔成了雙重親戚。

奈何這個三叔母兼妻姑實在是狠人,因為楊俊好女色,這位秦王妃出於嫉妒竟然用慢性毒藥害死了楊俊,事發後,秦王妃被賜自盡,受到秦王妃的連累,楊昭也不得不上表與崔氏離異,爾後又迎娶了出身京兆韋氏的韋孝寬子滑國公韋壽之女韋氏為王妃。

從晉王到太子,跟著父親的腳步

仁壽初,徙為晉王,拜內史令,兼左衛大將軍。後三年,轉雍州牧。—《隋書煬帝諸子傳》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開皇二十年十月,楊堅最終決定廢黜楊勇的太子之位,隨即於十一月立楊廣為皇太子,並宣佈於次年改元仁壽,新年沒過幾天,楊堅就以楊廣繼立為太子為由,封楊昭為晉王,並且在朝中擔任了內史令的重要職務。在開皇四年,楊昭轉任雍州牧,在這幾年時間裡,楊昭內政上的得到了歷練,也在群臣中贏得了相當高的威望。

大業元年,帝遣使者立為皇太子。—《隋書煬帝諸子傳》

就在楊昭轉任雍州牧的同年,楊堅駕崩於仁壽宮,楊廣得以即位,隨即便前往洛陽,令楊昭留守大興(長安在隋朝叫大興),並在洛陽宣佈冊立楊昭為皇太子,雖然楊昭與父親走的道路完全不同,但大方向卻是一樣,都是從晉王到皇太子,那麼楊昭這個皇太子到底怎麼樣呢?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後世有兩位著名的皇太子,第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他最為顯著的三個特點就是寬仁、能力出眾、英年早逝,另一位名曰朱高熾,他是明太宗朱棣的嫡長子,他顯著的特點是胖、寬仁、能力出眾,楊昭一個人就涵蓋了這兩個的特點,此話怎講呢?

性謙沖,言色恂恂,未嘗忿怒。有深嫌可責者,但云“大不是”。所膳不許多品,帷席極於儉素。臣吏有老父母者,必親問其安否,歲時皆有惠賜。其仁愛如此。—《隋書煬帝諸子傳》

同為嫡長子,楊昭與大伯楊勇不一樣,楊昭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不僅從小就得到了祖父母的寵愛,父母對他也是十分喜愛,楊廣對他更是寄予厚望,而幾年的歷練讓楊昭處理國事得心應手,朝野內外對這位皇太子都是讚不絕口,試想,若是楊昭若是沒有英年早逝,或許楊廣不會那麼急,楊昭也會想辦法勸諫父皇,而他的仁愛與處事之能,必然也能在大業年間努力維持住朝政的平衡,楊廣自然就不會在戰略和朝局上出現那麼多疏漏。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體素肥,因致勞疾。帝令巫者視之,雲:“房陵王為祟。”未幾而薨。—《隋書煬帝諸子傳》

既然說到了英年早逝,就不得不說楊昭的另一個特點,那就是“胖”,楊昭是怎麼死的,說是胖死的那是真的沒有誇張。大業二年,楊昭去洛陽朝覲楊廣,一年多沒有與父母見面的楊昭很是高興,楊廣和蕭皇后當然也很開心,可是根據楊廣的安排,他希望兒子在大興留守,所以,幾個月後就讓楊昭趕緊西歸,楊昭希望再陪一陪父母,便向父親請命,楊廣沒有同意,他就起身跪拜再起身再跪拜,如此幾個來回,讓原本就胖的楊昭是氣喘吁吁,竟然因此致病。太醫們對此束手無策,楊廣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找來了巫者占卜,巫者說是死去的房陵王(楊勇)作祟,楊廣大為吃驚,隨即楊昭真的“西歸”了,而且是“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楊昭離世時年僅23歲。

猝然而逝,為世人留下千載謎團

楊昭的離世對於隋朝是一個政壇大地震,帝后二人悲痛不已,想來楊廣此時也是十分自責,不就是想在洛陽多陪陪自己和皇后,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自己怎麼就那麼固執呢?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可是人死不能復生,楊廣下詔追諡楊昭為元德太子,併為兒子修建了陵寢,僅僅一個月後,便將三個年幼的孫子全部封為親王,這是極為隆重的禮節,想當年楊堅夫婦那麼喜歡楊昭不也直到楊廣被立為太子時才封其為親王,足見楊廣對楊昭的喜愛,不僅如此,因為憎惡楊勇“作祟”,他對楊勇的子嗣開始了嚴厲處置,殺的殺,貶的貶。

不過,因為楊昭的離世,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了楊廣面前,那就是立儲問題。楊廣子嗣不旺,楊昭離世時只有齊王楊暕一個嫡弟,三弟早夭,幼弟楊杲出生於大業二年,具體時間不得而知。楊昭有三子,長子燕王楊倓、次子越王楊侗、三子代王楊侑。而這五個人就是大隋繼承人的候選人。因為楊廣直到離世都沒有確定繼承人,這個問題也就成了千古疑問。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中國古代有宗法制,這套制度以嫡庶尊卑、長幼次序為依據,大致解決了古代的繼承問題,其準則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如無子嗣,兄終弟及”。在古代,正妻所生之子為嫡子,這個正妻包括原配、繼室,如果正妻無子,則要選庶出諸子中最長者,如果沒有子嗣,就要從弟弟中選擇,由此形成了一套極為嚴格的繼承順序。

其排序為,嫡長子、嫡長孫、嫡長子同母弟、嫡長子庶長兄或庶弟中最長者、嫡長孫同母弟、嫡長孫庶長兄或庶弟中最長者。所以,從宗法制的角度考慮,楊廣子孫五人的繼承順序為,嫡長孫代王楊侑(太子妃韋氏所生)、嫡次子齊王楊暕(蕭皇后所生)、庶子趙王楊杲(蕭嬪所生)、庶長孫燕王楊倓(大劉良娣所生)、庶次孫越王楊侗(小劉良娣所生)。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在古代出現過八次太子早逝(太子有子有弟的情況),皇帝不得不另選繼承人的事情,其中五次,當時的皇帝選擇了依照宗法制排序而立孫,另有三次則選擇立子,看來還是選擇遵守宗法制的要多,根據宗法制而言,最應該立的是嫡長孫代王楊侑。

暕頗驕恣,暱近小人,所行多不法。—《隋書煬帝諸子傳》

楊廣這個人是個權力控,說實在的,他想立誰就立誰,而且幾乎不會有什麼阻力,所以推測楊廣會怎麼選擇,更多要看楊廣對這五個人的喜愛程度。楊昭剛剛離世時,楊廣直接把太子宮的兩萬多僚屬都劃歸齊王楊暕麾下,大有立太子之意,可是齊王這個人後來聲色犬馬、騷擾百姓,在群臣中名聲很差,甚至與已婚的大姨子私通,進而詛咒三個侄子,楊廣對他十分失望和憤怒,即使楊廣選擇立子,大機率也絕不會選擇他。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反觀庶出的幼子楊杲,楊廣對他十分喜愛,六歲就封為趙王,走到哪都把他帶著,而且楊杲這個孩子聰明、機靈、仁孝,除了不是個胖子,簡直就是楊昭的翻版,所以,如果立子的話,他比楊暕的可能性要高得多。

燕王,字仁安,敏慧美姿儀。煬帝於諸孫中特所鍾愛,常置左右。性好讀書,尤重儒素,非造次所及,有若成人。—《隋書煬帝諸子傳》

在三個孫兒中,楊廣最喜愛的就是長孫楊倓,他雖然是庶出,但性情上是與楊昭很像,長得帥還聰明,這樣的孫子,哪個爺爺不愛。楊廣第三次下江都時,在楊昭的幾個孩子中,楊倓是唯一一個被帶在身邊的,楊侗和楊侑分別鎮守洛陽和大興,從這個戰略安排來看,楊廣對楊昭一系的重視是不言而喻的。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這樣看來,如果楊廣選擇立子則楊杲最有可能,如若立孫則是楊倓更為可能,只不過楊廣沒想到,一切都已成空,他帶在身邊的這些兒孫都隨其被殺,就算分析得再有道理,終究無法得到證實了。

蔚鸞說:

唐代編修的《隋書》對楊昭有這樣一句評價“元德太子雅性謹重,有君人之量,降年不永,哀哉!”從隋朝的角度來說,楊昭的離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的走向,後世朱標的早逝不也是如此?所以太陽底下真的沒有新鮮事。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楊昭的早逝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更是楊廣和整個隋朝的悲劇,同後世的朱標一樣,他的早逝也讓人產生了很多聯想,如果怎樣、如果怎樣,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有人會認為這是楊廣誣陷兄長的報應,有人會認為這是隋朝天命不長的預兆,有人會認為這只是歷史發展的一個巧合,其實,歷史就是這樣,在無數看似巧合的事情之下蜿蜒前行,在這些巧合的背後也蘊藏著事物發展的道理,而這種探究或許就是歷史的樂趣所在。

元德太子楊昭,楊廣嫡長子,隋朝版朱標,他的早逝留下千載疑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