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前一陣,《掃黑風暴》裡的“海哥”因武漢話火出圈。不過在一些彈幕裡,有人表示聽著像成都話(???),也有外地人說自己聽懂沒壓力。

這讓我想起上大學的時候,我有一個同學來自黃岡,一個同學來自湖南常德,而我是仙桃人。常德的同學說方言,大部分都聽得懂;但聽黃岡同學說方言,我常常滿臉問號。

所以,到底什麼是湖北話呢?先聽聽下面的鄉音。(配合耳機食用更佳,想多次收聽,重新整理即可)

提示:如圖文未載入,請重新整理重試

哪裡的方言讓你覺得最親切或者最陌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襄陽古城內的昭明臺

說到漢語方言,大家耳熟能詳的往往是東北話、北京話、粵語、四川話、閩南語等等。之所以如此,或者因為經濟政治地位和歷史原因,或者因為語言的特性,或者因為人多勢眾。

而湖北話的存在感卻很弱。為什麼呢?從中國漢語方言的分佈可知一二。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除了官話和晉語,其他方言幾乎都分佈在長江以南、貴州以東。如果把官話和晉語區域稱作“北方”,那麼其他方言區域就是“南方”。

湖北本身位於中國中部,又恰恰處在方言的南北過渡地帶。所謂“湖北話”並不是一種方言,而屬於各種方言的過渡與混合,沒有統一鮮明的特徵。所以難以從各種方言爭奇鬥豔中脫穎而出。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中國十大類漢語方言中,官話使用人數達8億多人,高居第一。其他九種方言總共才4億多人使用。而八種官話中,西南官話使用人數最多,高達2。6億以上。

湖北的5800萬人,大部分就屬於西南官話區(湖廣片)和江淮官話區(黃孝片),少部分在贛語區(大通片),三者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這些方言又與周邊省份多有相似之處。

所以到底什麼是湖北方言?一句話說不清啊。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西南官話是湖北省分佈最廣、使用最多的方言。東到武漢,西南到恩施,西北到十堰,都是西南官話湖廣片的分佈區。包括鄂北小片、鄂中小片、鄂西小片及湘北小片。

湖北方言具體分佈如下。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由於一些獨特的特徵,鄂西小片的竹溪、竹山等地有時也被歸入江淮官話中,同時語言特點也與隔壁陝西的白河、平利等地相似。

很多湖北人會覺得川、渝、雲、貴等省份的方言易懂,因為他們基本都使用西南官話,所以和他們交流沒有什麼障礙。湖北西部口音與川渝地區尤其相似。這與歷史上的“湖廣填四川”有關。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咸寧九宮山

清早期,四川因長期戰亂而人煙稀少。此後100多年裡,來自湖北與湖南(合稱湖廣)及江西、廣東、陝西等地的人口大規模移民至此,成為新四川人。這就是“湖廣填四川”。因此,與其說湖北話像四川話,不如說四川話像湖北話。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黃陂清涼寨

除西南官話外,湖北分佈第二廣的是江淮官話。

江淮官話主要分佈在安徽、江蘇的江淮地區及,在湖北的黃岡、孝感、鄂州一帶也有分佈,武漢的黃陂、新洲曾分別屬於孝感和黃岡,那裡的方言更接近江淮官話。這些地區共同組成了江淮官話黃孝片。

江西的九江、安徽的安慶等地也屬於黃孝片,與黃岡很相似。

再聽聽下面各地的方言,哪裡的最難懂?(配合耳機食用更佳)

提示:如圖文未載入,請重新整理重試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除了贛語區,恐怕大家都會認為贛語最難懂,簡直像外語!

贛語是湖北的第三大方言,以咸寧為主體,包括黃石大部分地區,荊州監利的部分人口也說贛語,這些區域稱作贛語大通片。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前面兩段音訊裡的咸寧話大家或許還能接受,因為就兩句話。但如果不看字幕,外地人可能一句也聽不懂。

請戳下面的影片感受!(配合耳機食用更佳)

在做影片的過程中,由於有些語句沒有準確的“翻譯”文稿,所以特地求助了咸寧的朋友。

但朋友很遺憾地告訴我,就算周邊鄉鎮的方言她也不一定聽得懂,更別說其他縣的了。她幫我求助了當地人,才解決了一些疑難句子。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宜昌長陽清江畫廊

除了成片分佈的方言,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方言島——就是像海上的島嶼一樣被其他本地方言包圍的方言,即“話裡有話”。

方言島一般是因移民而產生。如清康熙年間,滿洲旗人駐防荊州,後演變形成了“東邊腔”,不同於當地方言,而接近北京口音,但近年來已經基本消失。

又如“三線建設”時期,武鋼、二汽等大型企業、工程的建設,使得大量北方人、尤其是東北人移居湖北武漢、十堰、襄陽等地,在廠區附近形成了一片片方言島。以襄陽的東方化工廠為原型的電影《您好,李煥英》中的“東北味兒”就是因此產生。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宜昌長陽清江畫廊

在宜昌,為建設葛洲壩工程而聚集起來的各地工程人員,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形成了“三三零話”,這一方言與武漢話、普通話比較相近,而與宜昌話相去甚遠。

上世紀60年代,因丹江口水庫修建將淹沒大片土地,當地居民大量外遷。其中河南淅川縣近5萬人遷至今荊門市鍾祥市柴湖鎮,形成“中國移民第一大鎮”。隨移民而來的是河南老家的方言、習俗乃至地名。

而隨著南水北調工程的建設,又有大量丹江口庫區移民外遷至襄陽、天門、潛江、武漢等地,在方言差異較大的地區就形成了新的方言島。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宜昌長陽清江畫廊

在湖北省之外,也有一些湖北話的方言島。晚清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皖南地區人口流失嚴重,河南、湖北等地移民遷入皖南。在安徽寧國一帶便形成了湖北移民聚集區,湖北話因此流傳至今。

所以在外地聽到“湖北話”,可能並不一定是湖北人哦。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對於武漢話,可以聽聽馮翔的方言歌,聽聽朱一龍、撒貝南的武漢話。仙桃話網上很難聽到,但小米創始人雷軍的仙桃普通話可以說十分典型。(其他地方方言案例火熱徵集中

比起大家耳熟能詳的東北話、粵語等等,湖北話怎麼樣呢?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荊州方特

武漢的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先生不僅武漢話說得溜,對湖北各地的方言也信手拈來。在他看來湖北方言最好聽,在京劇裡也有大量湖北口音留存。(請至B站欣賞評書《湖北方言研究》)

不僅戲劇裡有方言口音,很多古詩詞也是基於當時的口音創作。因此相對於現在的普通話,用南方的一些方言唸詩誦詞可能更有“韻味”。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黃陂清涼寨

比如宋代抗金名將岳飛的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大家試試用方言讀一讀,尤其注意韻腳,是不是比普通話更對味?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網上我們常常會看到粵語字,如睇(看)、嘈乜嘢(吵什麼)等等。那湖北方言有對應的文字嗎?有些字還真有,當然很多方言裡也都有類似表達。請看下圖。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

地形阻隔形成了方言的差異,方言差異又阻隔了人們的交流溝通。而長期以來聲音又無法被直接記錄和傳播,可見“書同文,車同軌”是多麼重要。

另一方面,各不相同的方言孕育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併成為一方水土的重要印記。

湖北話像四川話?或許反過來才對

黃岡麻城尾鬥湖

今年,一位與家人失聯21年的成都老人被武漢民警救助,因其操四川口音,警方透過有限的資訊很快與其家人取得了聯絡,使得破碎的家庭得以團圓。而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由於人口大範圍流動,普通話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方言變得越來越弱勢,但它們需要被保護和記住。因為,方言是我們每個人獨特的胎記。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編。 中國語言地圖集 第2版 漢語方言卷。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2。

[2]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採錄展示平臺

EDITOR 編輯

PHOTO 攝影

VISUAL 視覺化

王朝陽

黃大頭/Path/

陳丹妮/王朝陽

HANS設計組/王朝陽

原標題:《湖北話像四川話?反過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