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周星馳在電影《少林足球》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夢想是驅使人類進步的動力,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夢想往往很難按照他的意願來實現。當一個人為著內心中的目標步履蹣跚時,有多少人願意施以援手?而又有多少人輕而易舉地讓別人的夢想破滅?命運悲慘的大喜哥

大喜哥本名劉佩麟,1956年生人,然而出生後不久,他就被親生父母拋棄。

3歲那年,才被人從車站撿回家,據大喜哥自己描述,養父家裡很是風光,還有兩房妻子。解放後,養父還與人合夥開辦了一個縫紉廠,家境十分殷實。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後來養父去世,給大喜哥留下了一套老式別墅。但是,沒過多久,養母又身患重症,為了給養母治病,大喜哥最後以不到10萬元的價格變賣了別墅。

“如果不是萬般無奈,真不會賣掉別墅,如今每次經過那裡,見了都傷心。”

2012年,在一段採訪火災的新聞影片中,出現了一個身穿女裝並且濃妝豔抹的中年男人,被燒的正是這個人的家。新聞播出以後,人們並未對火災的嚴重程度有多大關注,而是對穿女裝的男人頗感興趣。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有網友留言稱看到這樣裝扮“笑斷十二指腸”。殊不知面對一個家遭橫禍,失魂落魄的人,如何能笑得出來?

自此,先前籍籍無名的大喜哥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曝光了。他所居住的青島,沒有人不認識他,就連網路上也對他議論紛紛。

這種名人效應卻並未對他有所幫助,反而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由於誇張的妝容和奇異的裝束,讓人們在一開始覺得新奇好笑之後,對其心生厭惡,覺得他有傷風化。

也正因如此,無論大喜哥租住哪個小區,物業均以“有傷風化”為由將其趕出家門。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而大喜哥生活的困苦還不止這些。自從1992年從服裝廠下崗之後,他參加過汽車培訓班,賣過報紙,打過零工,1997年又開始拾荒。20年來,

既沒有穩定的工作,又沒有穩定的收入,還要償還母親治病欠下的債務,

很難想象這些年大喜哥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曾經他也有過一段婚姻,妻子是一個智力有缺陷的女子,還帶有一個女孩。“但是我不嫌棄,有個伴挺好的。”然而由於種種原因,這段婚姻沒能走到最後。而大喜哥穿上女裝,據他所說也是因為“看破紅塵”。

“女裝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柔軟舒適的。”大喜哥在被問起穿女裝的感受時這樣回答。從他之前的行為可以看出,

大喜哥是個溫柔內斂的人,而在他的內心裡也期待被他人溫柔對待。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可是人們卻並沒有像他期待的那樣溫柔待他。在經歷過眾人的圍觀和戲謔之後,身心疲憊的大喜哥最終脫去了穿了16年的女裝,迴歸正常的裝束,而且他也離開了居住了50多年的青島。

劉培麟最後留下了一句:“我對得起這個世界,但它總讓我難過。”流浪的大師

在人們的觀念中,學者都應該是登堂入室,立於廟堂之上的。然而人們卻忽略了一點:一個人的學識與身份其實並無關聯。

提起沈巍,很少有人知道,但是提起當年滿口經史子集的流浪漢國學大師,很多人都會有印象。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起初很多人認為這又是一次網路炒作,是真正的國學大師為了吸引眼球而做出的無下限表演。然而當這位大師被人肉之後,真相讓人大跌眼鏡:這是一位貨真價實的流浪漢。

於是,他蝸居了8年的棲身地,一夜之間變成了網紅打卡地,無數人舉著手機拍攝短影片,只為能賺取流量。

如果能與大師合照,那更是無上的光榮。至於大師為何流浪,流浪漢的學識又為何如此淵博,鮮有人關心。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之後由於家庭原因,沈巍從家中脫離出來,在外面租房住,再後來便開始流浪。之前在單位的時候,他就十分珍惜可以利用的廢物,開始流浪之後,更是身體力行地回收可利用的東西,這讓他看起來與真正的流浪漢全無差別。

不過他最大的愛好仍然是看書。讀書的時候,他就喜歡看文史方面的書籍,而父親則主張他考取審計專業,最終他屈從了父親的意願,這也直接導致了他後來對工作的不滿。

興趣使然,得償所願,這看起來未嘗不算是個理想的結局。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一個不知從哪來的婦女,來到大師身邊一呆就是三天,每天和大師合拍短影片,看到網友們留言喊她“師孃”,笑得合不攏嘴。

更有年輕的女網紅打扮得花枝招展坐在他身邊拗造型,似乎蹭著大師的熱度,她們就可以一飛沖天。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也有人給大師送來他愛看的書籍,但是短影片中必然不能忘記給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打廣告。

至於沈巍豐富的精神世界到底有多豐富,對於所讀的書籍有何心得,無人問津。

突如其來的關注,沈巍從一開始的笑臉相迎到後來的疲於應付,最終無奈地問:“你們告訴我,等這波熱度退了,我能夠結束我動盪的生活嗎?我還能再有一個自己的‘窩’嗎?”

最讓他無法理解的是,自己崇尚的環保行動,垃圾分類,在親自踐行的同時,為什麼在別人眼裡就成了“撿垃圾的瘋子”,而深入地研究過那麼多的書籍,更是無法理解。

也許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想,與沈巍相比,那些舉著手機手舞足蹈的人,哪一個更癲狂?

大喜哥走了,沈先生“瘋了”成就與摧毀他們的,是現實的骯髒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任何一種生活方式,只要不違反法律,不妨礙他人,都值得尊重。而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與其包容度是成正比的。面對新奇的事物,人們會本能地感到好奇。但如果對這一本能恣意放任,它就會變為摧毀他人自在單純的生活的骯髒穢物。

不要讓“看殺衛玠”的故事,在現代的社會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