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生活好了,人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是擱以前,“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做夢都要笑醒。

現在可不行。電影要看3D了,手機要連5G了,送快遞要用無人機器了,就連廁所的馬桶蓋都要自帶暖氣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於是,科學家也開始對現在的量子糾纏方案,感到不滿意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是一種資源

量子糾纏是啥?量子糾纏可重要了。

從理論的角度說,量子糾纏就是倆粒子不是各過各的,而是結拜兄弟,在量子層面存在很強的關聯。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具體來說很複雜。你就暫時理解成,倆粒子形成量子糾纏後,只要測量其中一個,就相當於同時測量了另外一個。這倆是一個整體。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在實踐的角度來說,量子力學就是一種資源。有了這個資源,你就能開展量子計算,開展量子保密通訊,在未來,有可能創造巨大的社會財富。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這麼好的東西,為啥科學家開始不滿意了呢?

現有的量子糾纏方案,應用場景有限

科學家不是說對量子糾纏的原理不滿意,而是覺得現有的遠距離量子糾纏方案,可應用的範圍不夠大。

現有的遠距離量子糾纏都是用光子實現的。光子這玩意兒大家都知道,只能以光速運動,永遠也不可能停下來。

這就造成了三個問題:

一,光子跑的越遠,衰減就越厲害,傳輸效率太低。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這就好比快遞員不靠譜,你寄1000個快遞,他能給你弄丟999個。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美編:山小魈,難道你的快遞也在路上被燒了?)

二,光子停不下來,它攜帶的量子資訊也就停不下來。這就導致其中的量子資訊沒法在一個地方儲存。這就好比你有個快遞,每天在天上飛,你第二天一覺醒來都不知道上哪兒找去。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三,要想讀取光子的資訊,就要把光子吸收掉,這也就是進行破壞性測量。這就好比你買了個隨身碟,只能讀一次資料,讀完以後隨身碟就壞了,你下次還得重新買一個,天天都得叫快遞。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你看,要是繼續沿著原來的思路走,量子糾纏要麼就是不能出村。

就算出了村,執行效率也會很低。所以,科學家決定換一個思路: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如何讓兩個原子形成量子糾纏?

2019年12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包小輝和張強,聯合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的合作者,分別在22千米(室外)和50千米(室內)的距離上,用兩種方法,讓兩地的原子產生了量子糾纏。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了《Nature》(自然)雜誌上。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為了說明實驗原理,我們先來看看,如何讓兩個原本不糾纏的粒子,產生量子糾纏。這通常有兩招:

第一招:讓倆粒子發生相互作用

這個道理很簡單。假如有一個原子,有一個光子。用光照一下原子,它們就有一定機率產生量子糾纏。研究組的第一步就是這麼做的。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第二招:進行特殊測量

這個道理稍微有點兒複雜。這有點兒像,你腳底打滑摔了一跤。我可以說是你主動撞地球了,你可以說不知道咋回事,是地球主動撞你了。到底是誰主動,這是個相對的概念;你從不同的角度看,結論就會不一樣。

倆粒子的關係也是一樣的。你要是從一個角度看,這倆粒子沒糾纏。你要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不得了了,倆粒子居然同時處於2種相互矛盾的糾纏態。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這個時候,科學家只要從糾纏的角度進行測量,就會讓這倆粒子真的產生糾纏。研究組的第二步就是這麼做的。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如何讓相距50千米的兩個原子發生量子糾纏?

所以,研究組就是透過聯合使用這兩招,讓相距50千米的兩個原子形成了量子糾纏。不過,實驗的具體原理很複雜。這就相當於網上那個畫馬的教程,我剛說了開頭怎麼畫,現在要踩油門,進行思維加速了,直接跳到馬畫好的樣子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所以,請各位乘客抓好門把手,繫好安全帶。

首先,以上說的辦法不能直接用。為啥?因為倆原子不在一個地,不可能直接發生相互作用,所以第一招不能直接用。倆原子不在一個地,不可能同時對他們測量,所以第二招也不能直接用。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研究組心想,這就好比倆黑幫談判。倆大哥不在一個地,但是可以派倆小弟到一個地談,談完了大哥再簽字承認不就完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所以,我們可以讓倆原子派倆小弟,讓這倆小弟跑到一個地接受測量。由於量子糾纏有個特性,就是倆粒子結拜兄弟了,存在很強的關聯。你要是測了其中一個,就等於同時測了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你要是讓倆小弟跟大哥之間有糾纏,那麼如果倆小弟之間形成了新的糾纏,就可以同時讓倆大哥之間也形成新的糾纏。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想明白這件事,具體的實驗就好辦了。研究組先是用第一招,讓A地和B地的兩個原子,分別和兩個光子形成量子糾纏。這倆光子就是小弟。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然後,研究組讓倆光子來到A和B的中間,然後透過第二招,讓它們形成新的量子糾纏。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於是,另外倆原子也同時被測量搞得形成新的糾纏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不過,這只是研究組使用的第一種方法,叫作“雙光子” 方案。

在此基礎上,研究組還使用了另一種“單光子”方案,並將糾纏距離延長到了50千米。這兩種方案的思路是一樣的,只是光子和原子糾纏的具體形式不同。在這個方案中,糾纏中的光子處於一種“既生又死”的疊加態中。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雖然這麼做會增加實驗難度,但也有好處。這倆“半死不活的光子”只要有一個活著把信兒送到,糾纏就能形成。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因此,“單光子”方案的糾纏成功率更高。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於是,量子糾纏終於成功出村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邁出“量子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第一步

看到這兒,你可能有問題。這倆原子才距離50千米,也就是出了村剛到鄉里。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其實,這裡的關鍵在於,原子不會亂跑,是一種不動產。它可以像網際網路的中繼器一樣,老老實實待在一個地方,收到資訊就存起來,需要傳送的時候再發出去,不會動不動玩消失,也不會只用一次就壞了。

這是整天亂跑的光子做不到的。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所以,這個實驗相當於說,他們做出了一個能出村的1量子位元的中繼器。將來要去市裡、省裡都好辦,多弄幾個量子位元,再多弄幾個交換器,一個節點一個節點連過去就好了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也許到了將來的某一天,科學家可以用類似的思路,鋪設一套“量子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讓遠距離、大規模、安全交換量子資料成為可能。

漫畫 | 如何讓50千米外的兩個原子,產生量子糾纏

注:1。 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家不是用一個原子攜帶一個量子位元,而是用1億個原子組 一個系統,讓它們來模擬一個原子。而且,這兩團原子並沒有相距那麼遠。實驗裡說的幾十千米,其實是光子在光纖中傳播的距離。研究組的下一步計劃,就是要把兩團原子真正分開幾十千米這麼遠。

2。 實驗中,研究人員還將光子的波長進行了“量子頻率轉換”,讓它們變得能夠以更低的損耗在光纖中傳播。

3。 用原子糾纏做中繼器,如果距離太遠,也會發生衰減。但這種衰減是“多項式級”的,比光子糾纏的“指數級”衰減要靠譜的多。

參考文獻:

1。 Briegel H J, Dür W, Cirac J I, et al。 Quantum repeaters: the role of imperfect local operations in quantum communication[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8, 81(26): 5932。

2。 Duan L M, Lukin M D, Cirac J I, et al。 Long-distance quantum communication with atomic ensembles and linear optics[J]。 Nature, 2001, 414(6862): 413。

3。 Zhao B, Chen Z B, Chen Y A, et al。 Robust creation of entanglement between remote memory qubits[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7, 98(24): 240502。

4。 Kimble H J。 The quantum internet[J]。 Nature, 2008, 453(7198): 1023。

5。 Yu Y, Ma F, Luo X Y, et al。 Entanglement of two quantum memories via fibers over dozens of kilometres[J]。 Nature, 2020。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