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走廊啟示錄追夢之開放融合|遼西走廊:民族融合 文化互鑑

The West Liaoning Corridor is home to magnificent landscape and diverse tastes;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Corridor come from all corners of the country and from various ethnic groups。 The Corridor is a frontier for the collision of cultures and a melting pot reshaping ethnic cultures through integration。 It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rans. by Ma Xiaoli)

遼西走廊啟示錄追夢之開放融合|遼西走廊:民族融合 文化互鑑

綏中前所古城如今依然有人居住 景雪峰 攝

遼西走廊啟示錄追夢之開放融合|遼西走廊:民族融合 文化互鑑

走遼西走廊,一半是山,一半是海,它的景色是瑰麗而壯美的。品嚐美食,一半是山珍,一半是海鮮,它的味道是多元而雋永的。

生活在遼西走廊的人,來自五湖四海,民族紛呈,說不清這裡居民的口音偏關內還是偏關外。遼西走廊的民風民俗是五顏六色的,形態各異,漢胡兼雜,農耕遊牧漁獵樣樣都有。梳理遼西走廊的歷史很不輕鬆,因為它的光陰切換過急。太多的民族、太多的王朝,都經此地又行色匆匆,開天闢地的轟轟烈烈與擦肩而過的回眸一笑,都在這狹促的山海之間留下或濃或淡的歲月蹤影。重尋走廊的千年記憶,令人不免望山海茫然。

這,就是遼西走廊,它是不同文化碰撞衝突的前沿地帶,它是各種民族融合薈萃的重塑熔爐,它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程序的發展,它是一條“民族的走廊”,它是一條“詩書之路”。

01 這裡是民族交流

交往交融的重要場域

渤海大學崔向東教授長期致力於遼西走廊的研究,成果豐碩,見解開闊,言及這條走廊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程序中的地位,他有著獨到的見解。

在崔向東看來,遼西走廊的位置特殊而重要,它溝通東北與中原。中原的物品輸出有絲綢、鐵器、書籍等,東北輸入中原的物品主要以皮貨、山貨等為主,如人參、貂皮、虎皮、兔皮、鯨睛等,不同民族透過物資交流達成默契與情感的認同。

遼西走廊是一條“文化廊道”,多民族雜居,漢化與胡化相互影響。從語言學角度講,漢語直接融入蒙語中,如“木吉”(木匠)“瓦金”(瓦匠);從地名學角度講,體現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徵,如“章京營子”“扎蘭營子”“慶格爾泰”“高巴什”。

在今日的遼西走廊,有滿族、蒙古族、錫伯族、朝鮮族等民族,還有滿族鄉、蒙古族鄉、錫伯族鄉等。這裡的民族小聚居、大雜居,漢人久居蒙地,亦“習蒙語、行蒙俗、墾蒙荒、為蒙奴、入蒙籍、娶蒙婦、為蒙僧”“人雜牛羊氣,山多虎豹聲。家家蕃字幟,寺寺梵文旌。”雜居遼西走廊的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終不分彼此,美美與共。

02 明代遼西走廊物阜民豐

人口已超過四十二萬人

明朝統一遼東後,實行保境安民政策,大力開發遼東、遼西。原來戰時,遼東軍餉多依靠海運自山東運來,每年多達 70 萬石,明廷不堪重負。以後邊境趨於安寧,軍隊士兵不必作戰,有大量時間可以屯田種地。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興遼東各衛屯田。”經 3 年努力,到洪武三十年(1397 年),遼東地區明朝駐軍的糧食已經能夠自給。在此基礎上,明廷又下令“於天下十三省編髮填實”遼東 25 衛軍額,將全國各地計程車兵填實到遼東各衛所。這些士兵帶來各地比較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有利地促進了遼東、遼西的農業生產發展。

明代將領葉旺鎮守遼東17年,組織廣大軍民“剪荊棘,立軍府,墾田萬餘頃,遂為永利。”明朝初年,遼東軍屯成效斐然,糧餉充足,軍械富足,兵強馬壯,餵養軍馬 40 萬匹。據《全遼志》記載“軍儲之粟,可支半年。武器之庫,積之朽蠹。”可見軍屯效果。

與此同時,民屯成就也非常可觀。據《全遼志》記載,遼東平定後,有眾多流亡在外的遼東遼西百姓,紛紛迴歸故土。明王室還遷徙江淮齊魯之民眾定居遼東,充實邊陲。

遼西走廊原本肥沃之土,經精耕細作,連年豐收。《全遼志》記述說:“家給人足,都鄙廩庾皆滿,貨賄羨斥,每歲終輦至京師,物價為之減半。”

當時,遼西走廊的衛所戶籍情況是這樣的:廣寧衛戶口 5968丁、廣寧中衛戶口 5497 丁、廣寧左衛戶口 5968 丁、廣寧右衛戶口10611 丁——以上四衛都在今北鎮市境內;義州衛戶口 8224 丁、廣寧後屯衛戶口 5811 丁——以上兩衛都在今日義縣境內;廣寧中屯衛戶口 14602 丁、廣寧左屯衛戶口 7442 丁——以上兩衛都在今日錦州市境內;廣寧右屯衛戶口3297丁——其位置在今日凌海市右衛鎮境內;廣寧前屯衛戶口 12193丁——其位置在今日綏中縣前衛鎮境內;寧遠衛戶口 9670 丁——其位置在今日興城市城內。以上衛所人口總計 84053 丁。

據錦州已故學者蔡迪申先生考證,以上戶口數字均據清代康熙年間所修《錦州府志》所載的明代戶口數字。需要說明的是,丁口是唐宋以來通行田賦、徭役以男丁起科的統計單位,凡民男曰丁,“男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一向有早婚習俗,成丁便成家,成家即立戶,所以丁數可以代表戶數,統一叫法為“人丁戶口”。明清 600 年間丁口與人口之比為 1 5,丁數的 5 倍為人口總數,因此,這84053 丁實為 420265 人。

當年的遼西走廊有這麼多的人口,在三四百年前的明代實屬驚人,由此可見,明代移民遼東力度之大。

遼西走廊啟示錄追夢之開放融合|遼西走廊:民族融合 文化互鑑

北鎮崇興寺雙塔 楊靖岫 攝

03 開馬市木市興邊貿

漢胡共享太平盛世

遼東邊牆成為遼東防線後,明王朝頒佈《大明律》,從法律層面嚴禁遼東百姓私自逾越邊牆外出,也嚴禁邊外各族百姓逾越邊牆進入境內。但對於內外貿易,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還是要進行經營活動的。當時,明廷在邊牆附近指定地區地點,准許各族人民進行貿易,這就是聞名於明史的“馬市”。馬市初始,只買賣馬匹,經營品種單一,後來進一步發展,逐漸成為各種物品的交易場所。

明成祖永樂年間,朝廷諭令在廣寧、開原兩處開設“馬市”。後來屢經變遷,以廣寧馬市開設時間為最長,直至明萬曆年間,前後時間達 200 年之久。

廣寧馬市設一關,即白土廠關 ;一市,現在今黑山團山堡,後移至北鎮城北13公里處的馬市堡子。每月兩市,趕市參與貿易的大部是蒙古朵顏衛人、泰寧衛人,也有女真人。

馬市是各民族間的重要貿易場所,不僅買賣馬匹,蒙古、女真民族還以人參、獸皮、蜂蜜、蘑菇、松子等土產換取漢人的糧食、食鹽、布匹、綢緞、農具、鐵鍋、耕牛等。

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 年),開放義州木市,錦州地區又多了一個交易地點與場所。據史料記載,馬市、木市的主管機構,對前來貿易的蒙古、女真各部頭目,照例以酒食招待,以食鹽布匹等實物進行犒賞。在市場上,嚴禁壓價欺詐、辱弄各族人民的事情發生,以保障各民族間的貿易正常進行。同時,為保障邊陲安全,嚴防蒙古、女真窺探邊情,嚴禁漢人透露邊情,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據《遼左見聞錄》記載,萬曆初年,李成梁鎮守遼東時,遼瀋錦州一帶的城市經濟極為繁榮,酒肆喧譁,人來人往。晉商、徽商隨軍而至,販賣內地的絲綢棉毛,貨場充斥於市,摩肩接踵於道。之所以能如此繁華,與內外貿易的興旺有直接關係。

04 遼西走廊會聚天下之客

民族融合彰顯歲月風情

歷史上的遼西走廊是諸多民族的起源地或興盛地,眾多民族在此遷徙生活,形成了以漢文化為底色的多元一體的地域文化特色。特別在明代,隨著民族融合的加速,使這條狹長的走廊融匯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

以前所古城(又稱中前所城,今綏中前所鎮)為例,前所是連線關內外的咽喉,也是民族融合的樞紐。它因戰爭興,明代駐守此地的關內士兵除了練兵、打仗外,還把中原、南方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帶到這裡。到了清代,古城內逐漸住進居民,而這些居民多數是從山東等地抽調過來的漢軍旗人,還有部分是河北、山西的移民,民族複雜,習俗自然不同。多民族的文化習俗在這裡生存、演進、融合,漸漸地前所形成了具有太平鼓、霸王鞭、秧歌、戲曲、皮影、剪紙等多種地方特色的文化匯聚地,熱鬧的民俗將人口不足兩千人的古城裝點得熱鬧非凡。

一個地方的文化,一定要涵括它的飲食。漢族以高粱米飯、水豆腐為特色;滿族以黃米麵餑餑為特色;回族以清真小吃為特色……前所鎮的飲食文化,遠遠不止這些,如代表性的前所美食琵琶蝦餡水煎餃、水煎包是利用當地盛產的鮮美琵琶蝦 ( 俗稱蝦爬子)肉,及少許韭菜為佐料特製而成的,入口鮮美無比、回味無窮。前所鎮居於關內外的交界線處,在傳統的飲食文化發展中,經多民族的融合開發、傳承完善,最終以吸納融匯的姿態達到一種境界,形成一種走向。

編輯:徐博彥

責編:景雪峰

作者/來源:今日遼寧

遼西走廊啟示錄追夢之開放融合|遼西走廊:民族融合 文化互鑑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