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原創 30分 後廠村體工隊

在前不久的東京奧運會上,43歲的紐西蘭舉重運動員哈伯德參加了女子87公斤級別舉重專案的比賽引發了巨大爭議。原因很簡單,在35歲前她是一個男人。為了參加女子專案,哈伯德採用了長期注射藥物改變體內睪酮水平的方式,甚至都沒有做變性手術去除性器官。

雖然最終哈伯德沒能利用原來的性別優勢取得理想的名次,可她的成功出賽仍是一項具有標誌性的事件:開始有越來越多原本的男人搖身一變,以女人的身份搞起了體育競賽的“降維打擊”。而最近在格鬥圈掀起軒然大波的的阿拉娜-麥克克勞林就是其中之一——在最近一場比賽裡,作為一名男轉女的性轉選手,“她”輕而易舉的擊敗了自己的對手。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作為一名“女”選手,阿拉娜-麥克克勞林曾經有一段非常“爺們”的過去。根據報道,在選擇做女人之前,麥克克勞林曾在美國特種部隊服役六年,有著陸軍中士軍銜,而他選擇加入軍隊,完全是被自己的“性別問題”逼的——作為一個天生同性戀,出生於保守的南卡羅萊納州,成長在一個傳統的宗教家庭中的麥克克勞林始終無法在性向問題上得到家人的理解。2003年,在溫斯洛普大學(Winthrop)讀書的時候他給母親打了個電話,期間談到了無數次家庭試圖將他掰直的舉動。

“可能我該去戰場送死你們才滿意。”麥克克勞林無比憤怒後說了氣話。

可他沒想到他母親說:“也許你應該去。”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麥克克勞林曾經的照片

麥克克勞林說,在那通電話過後,他再也沒和母親說過一句話。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他真的選擇在2003年參軍,成為了一名特種部隊成員,隨後他也如願去了全世界最危險的阿富汗執行任務。

當然,麥克克勞林沒有戰死沙場,戰爭和軍旅生涯給了他一身健壯的肌肉,他甚至留了一臉大絡腮鬍子,但這一切沒有辦法解決他的困惑和痛苦。在帶著8枚勳章結束服役生涯後麥克克勞林認真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覺得自己必須變性做一個女人,於是在2016年,他前往泰國,並在當地做了變性手術。

變性對麥克克勞林來說是一場艱苦的戰鬥,長期服藥、多個階段的手術、身體變化帶來的痛苦反應……麥克克勞林說這不亞於去阿富汗作戰,但為了內心得到安寧他依然決定這麼做,最終,麥克克勞林成功的成為了一個“女人”。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麥克克勞林在阿富汗的照片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麥克克勞林變性前後對比

其實截止到這裡,麥克克勞林的故事都沒有什麼不對,面對自己面對社會,麥克克勞林都用最坦誠的態度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期間付出的勇氣和艱也是普通人難以想象的。

但爭議就出在麥克克勞林術後的選擇上。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無論身為男人還是女人,麥克克勞林都對格鬥情有獨鍾,一直喜歡格鬥的她在術後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她一直希望能參加綜合格鬥——以女人的身份。

然而,格鬥圈並不打算認同她,幾乎所有的訓練營對她緊閉大門,直到一年前一家邁阿密的訓練營才決定接納她,讓她接受了專業的培訓。

為了參加比賽,麥克克勞林為自己起了個很有殺氣的綽號:“野牛女士”,但沒有女性拳手願意和她同場較量,原因也很簡單——雖然她現在已經是女兒身,但長年身為男性在睪酮作用下提升的肌肉量、骨骼體型和耐擊打能力不會說謊。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直到35歲的法國選手席琳-普羅沃斯特出現,麥克克勞林才算找到了對手。在賽前接受《衛報》採訪時,對手普羅沃斯特說她對即將到來的比賽並不擔心。她公開支援她的比賽對手,說跨性別包容對MMA是一件積極的事情,麥克克勞林則投桃報李,說她對普羅沃斯特只有尊重。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作為麥克克勞林的對手,普羅沃斯特曾經是一名田徑運動員,18歲受傷後改練MMA,期間還學過兩年拳擊。不過她在MMA這個圈子裡的出戰記錄並不太好看。15年和17年的兩次業餘比賽她都輸了,在對戰麥克克勞林之前的專業組比賽中,她首輪2分23秒就被對手KO出局。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普羅沃斯特的戰績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而她和麥克克勞林的比賽過程也沒有超出大家預計太多,在這場水平不高的比賽裡,一開始普羅沃斯特還靠經驗和技巧勢均力敵一下(麥克克勞林出道晚,因此技術很一般,一度被普羅沃斯特打得站立不穩,但每次被打之後麥克克勞林都能很快恢復狀態)。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很快,麥克克勞林就展示出了她身體上的巨大優勢。普羅沃思特漸漸體力不支,越來越沒有招架之力,幾乎無法還手,第二回合回合第3分32秒,麥克克勞林以一記背後裸絞降伏對手獲勝。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賽後,麥克克勞林告訴媒體,她希望成為更多跨性別運動員參與格鬥運動的先驅,希望體育界對跨性別的包容更加“正常化”。她說:“如果我們想看到更多的變性運動員,如果我們想看到變性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我們將不得不努力參加比賽並使之成為現實。現在是變性人進入體育界並更加正常化的時候了。”

既然把話說成這樣,麥克克勞林慶祝自己MMA首勝的IG後面跟著的是什麼評論就可想而知了。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和謾罵,她又發了一條IG並說這是她唯一的迴應,她寫道:“早上好,朋友、支援我的人和其他人!我收到了許多討人厭的資訊,說我是個作弊者,就像比賽勝利我不是打來的一樣。你們要對席琳表示足夠的尊重!把你們的關心放到其他地方去吧!她不止一次地差點幹掉我,而且在記分卡上她肯定贏了第一回合,仇視變性選手只會讓我變得更加強大。”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在Youtube這場比賽影片的下方,評論區已經被關閉了。很多人看過比賽都無語凝噎:就算麥克克勞林說的再大義凜然,但體育不說謊啊,這就是一場赤裸裸利用身體優勢取勝的比賽。

賽後,作為專業人士的UFC中量級選手斯特里克蘭德直接站出來怒噴麥克克勞林。他在IG上說:“改變你的名字,就可以稱自己為女人?但你仍然是一個他X的男人,滾出女子綜合格鬥,懦夫,體育委員真是一群廢物。”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之後斯特里克蘭還不忘保命補充:“如果某人的宗教或政府對女性有不平等的標準,我會以一個古典的女權主義者的身份站出來,但是,出生時有睪丸=男人,出生時有卵巢=女人。”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其實麥克克勞林並非首位出現在MMA賽場的變性選手,法倫-福克斯是首位變性選手,她私下也給了麥克克勞林支援和鼓勵。然而即便變性人大軍真的已經跨過職業體育的門檻,但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樣並不妥當。很多人表示,儘管麥克克勞林可能擁有一個非常純粹的變性動機,但是當這位曾經的男人以女人的身份去比賽,就已經讓比賽變了味兒。

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跨性別大軍要來了嗎?

實際上,麥克克勞林只是美國社會性別運動的一個小浪花而已。2016年北卡羅來納州引入了一項House Bill 2(公共隱私安全法)法案。 法案規定:不管你是變性人還是異裝癖,上公共廁所都得按照你出生證上的性別決定是去男廁所還是去女廁所。學校的廁所和公共更衣室同樣都適用這條法令。

這個被我們認為是常識的法案在北卡州引起軒然大波,總統奧巴馬呼籲譴責並廢除這個法案。2020年12月1日這個法案也被全面廢除。在美國的女廁所裡,你也不知道會不會旁邊出現個心理性別是女人的男人。反正這事兒不違法。

在加州某頂級大學的醫學院裡,一名教授不停的向學生道歉。因為他無心說了句“當女人懷孕時”。pregnant women(懷孕的女人)這個詞不能用,要用pregnant people(懷孕的人)。在很多美國高等學府,教授們的用詞都必須非常嚴謹,否則很有可能被恐跨者投訴丟掉飯碗。

據研究,美國現在至少有超過17種性別。具體分哪些恕筆者才疏學淺,實在看不明白也數不清楚。但性別對體育比賽的影響過大,這顯然不是靠政治正確就可以隨便來的領域,而這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對一些人的“公平”如果帶來了對更大規模人的“不公平”,那這樣的“公平”還算“公平”嗎?

至於以後的體育專案,怎麼劃分性別,是看出生的性別還是看睪酮水平?這恐怕還將是一個長期有爭議性的話題了。

*******

想與後廠村體工隊的編輯作者談笑風生嗎?

歡迎加入VIP讀者交流群!

請新增微信:hcctgd163

原標題:《衝擊女子職業體育的變性大軍要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