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1938年,一款與蘇聯民謠《喀秋莎》同名的火箭炮研製問世。相對於傳統火炮,它的殺傷力更大,射程更遠。作為蘇軍武器的典型代表,卡秋莎火箭炮不但在蘇德戰爭中顯示出巨大威力,也逐漸成為一代傳奇武器。

1938年,一首由馬特維勃蘭切爾作曲,米哈伊爾伊薩科夫斯基作詞,著名歌手麗基亞魯斯蘭諾娃演唱的蘇聯民謠《喀秋莎》迅速在蘇聯境內躥紅。這首歌曲講述的是一個叫做喀秋莎的女孩,熱切盼望在蘇軍服役的愛人早日歸來的故事。當時這首歌曲幾乎成為了一個獨特的社會現象,喀秋莎也成為眾多男性傾慕的物件。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還是在1938年,蘇聯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射程遠、威力大的火箭炮。這種火箭炮在衛國戰爭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喀秋莎不但成為蘇軍武器的典型代表,更被奉為是火箭炮家族中最為著名的一款。關於卡秋莎火箭炮的故事,至今仍像那首經典的歌曲一樣源遠流長。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人類將火箭用於軍事用途,可以追溯到12世紀中葉。那時聰明的中國人就已經發明瞭多枚火箭連發裝置和齊發裝置。1621年,中國明朝人毛元宜在他所著的書中就記載了幾十種火箭及其發射裝置,這些都可以看作是現代火箭的原始雛形。

十三世紀火箭技術開始傳入歐洲。十九世紀初,英國人康格里夫研製出射程2。5公里的火箭彈。到了20世紀初,由於推進劑的出現,火箭獲得長足發展,逐步形成了現代火箭炮。

我們常說戰爭是新武器的孵化器,一戰爆發之後,為了提高飛機裝備的武器威力,俄國人設想在飛機上安裝大威力的航空武器,但是大口徑的機槍和機炮的重量和後坐力了都太大,在當時非常簡陋的戰鬥機上,根本無法安裝,於是聰明的俄國工程師就想到了航空火箭。非常的遺憾,由於不相信自己人的技術,俄國的高層否決了工廠開發航空火箭彈的方案。

十月革命勝利之後,蘇聯開始加大在航空火箭方面的投入。到了1921年,專門研製火箭的第二中央特別設計局成立。這些都為蘇聯成功研製火箭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1933年,經過十餘年的努力,蘇聯第二中央特別設計局終於成功研製出兩種火箭彈,即RS82型82毫米火箭彈和RS132型火箭彈。這兩種火箭彈射程都超過5公里,既可車載發射,又可機載發射。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1938年,蘇聯以戰鬥機為發射平臺,進行了空對空和空對地火箭攻擊實驗。同年10月,蘇聯正式啟動火箭炮車載試驗,實驗車的底盤為吉斯6型載重卡車,發射架為24軌道上下兩排交錯排列,每排12條發射軌的指向與車頭方向垂直。

也就是說,發射時必須將車身與目標保持90度角方向調整,只能透過車輛轉向來實現。在這次不太成熟卻有革命性意義的試驗的基礎上,蘇聯終於在1939年研製出16管132毫米彈架,能進行180度旋轉的自行火箭炮。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他就是BM13型火箭炮,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由於火箭彈靠本身發動機的推力飛行,火箭炮不需要能承受巨大膛壓的炮管和炮閂,所以可以發射彈性和體積較大的火箭彈。這就使得火箭炮具有傳統火炮無法相比的威力與射程優勢。

另外,火箭炮可以多發連射,可以對叢集目標快速實施,大面積火力覆蓋火箭彈,按照對目標的毀傷作用,分為殺傷、爆破、破甲、燃燒等型別。按照飛行穩定方式,分為尾翼式火箭彈和渦輪式火箭彈。火箭彈主要由戰鬥部、火箭發動機、固體燃料穩定裝置等部分組成,戰鬥部包括隱性炸藥或其他裝填物,發動機,包括點火系統、推進劑、燃燒室、噴管等。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尾翼式火箭彈靠尾翼保持飛行穩定。渦輪式火箭彈靠從傾斜噴管噴出的燃氣使火箭繞彈軸高速旋轉,產生陀螺效應,保持飛行穩定。火箭彈還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不用發射器也能發射。如將火箭彈放在有一定傾斜角的田埂土堆上接通電路即可發射,就是用兩根木棍將彈體支起朝打擊目標方向,形成一定的仰角,照樣可以發射。這種發射方式除了精度不高外,既簡單又靈活。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1938年10月,蘇聯正式啟動了火箭炮的車載試驗。1939年3月,蘇聯真正意義上的火箭炮終於研製成功,型號為BM13,BM13以卡車為底盤,時速為每小時90公里,它有八條發射軌,既可單發發射,也可齊射。以此騎射,可在7到10秒內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

當時的蘇聯炮兵局的局長庫裡克元帥就堅持認為,傳統火炮的使用已經有了數百年的歷史,不太可能輕易的就被另外一種新武器所取代。這些人的想法其實是可以被理解的。因為畢竟火箭炮作為一種全新的武器裝備,他在實戰當中還沒有被檢驗,還沒有驗證自己的威力。

而且我們說相對於傳統火炮,火箭炮的造價也是比較高昂的。正是由於這些原因,BM13火箭炮它的生產工作也是一拖再拖。1941年4月,經過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的反覆權衡,BM13火箭炮才正式進入投產階段。只是留給蘇聯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單方面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突然入侵蘇聯,蘇德戰爭就此爆發。蘇聯第一個火箭炮連隊正式成立,連長為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弗列洛夫上尉,成員都是從捷爾任斯基炮兵學校挑選出來的。該連裝備了7臺BM13火箭發射車,3000枚M13火箭彈。

由於當時火箭炮屬於絕密,甚至連具體型號都不得披露,所以炮兵連的人都不知道這款炮的正式名稱,於是就給這款火箭炮取了一個當時最流行的名字——喀秋莎。

剛上戰場的BM13沒有任何標記,只是在炮架上了醒目的刻了一個K這個字母。但戰士們並不知道這個K字是代表他的生產廠家共產國際兵工廠。不過他們看到這種武器能給敵人以最有力的打擊,所以就將BM13親切的稱作喀秋莎。

1941年7月14日,蘇聯奧爾沙的火車站一片繁忙景象,到處都是德軍士兵和各種補給物資。下午2時30分,突然一種恐怖的咆哮聲從天而降,緊接著密集的炮火覆蓋了整個車站。短短不到10秒鐘,一切又都陷於死寂,硝煙散去,到處都是德軍屍體和殘碎的物。

倖存的德軍沒人能解釋是什麼火炮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傾瀉如此多的炮彈,這是世界軍事史上火箭炮第一次投入實戰。弗列洛夫火箭炮連的七輛發射車在一次齊射中向德軍傾瀉了112枚火箭彈,德軍高層對此大為驚恐,下令不惜一切代價要儘快找到這種新式武器查個究竟。

在戰場上經常打仗的老兵,包括有一些很有經驗計程車兵他們是能夠透過火炮的聲音,尤其是炮彈飛行的聲音去判斷火炮的方位以及炮彈的彈著點。但是不同於火炮,火箭炮發出的火箭彈它的飛行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它的發射數量是過於頻密,所以說德軍士兵在戰場上有的時候還沒有來得及進行判斷,可能就已經被炸死了。

而且喀秋莎火箭炮在發射的時候,會伴有令人非常恐懼的這種咆哮聲。這種咆哮聲在戰場上會令人產生撕裂感。可以說這樣的一個聲音在戰場上對於對方士兵的這種心理震撼應該是非常巨大的。在前線的德軍內部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不怕蘇軍的坦克,不怕蘇軍的火炮,就怕蘇軍的喀秋莎。

但這種威力強勁的武器也並非無懈可擊。在戰鬥中他也暴露出一個自身的弱點,那就是底盤問題。最初蘇軍使用的G46型載重卡車,這種卡車造價低廉,便於維修,並且能夠適應蘇聯崎嶇的地形,承重能力達到4。5噸,內部設定簡單易懂,發射裝置的儀表盤就位於方向盤的右邊。士兵只需搖動發射轉盤,就可將火箭彈射出。但這種底盤存在著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機動性十分有限,這大大阻礙了卡秋莎在前線陣地的移動。德國人一旦組織起反攻,喀秋莎就會暴露在敵人的火力之下。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宣佈參戰。此後不久,各種美國的援助物資就開始大批次運往蘇聯,這其中就包括美國通用公司製造的GMC卡車。這種卡車雖然載重能力不及吉斯6型,但是在穩定性、操作性特別是機動性方面卻有著很大的提升。

早期的喀秋莎在戰場上主要用來堵住敵人,堵住了就用火力支援步兵進行反擊,堵不住就快速撤退。但是在實戰中發現了喀秋莎很難快速的完成陣地轉移。特別是在泥水的道路上,它的越野機動性就非常之差。美國援助的GMC卡車和斯圖貝克US6卡車恰好彌補了喀秋莎底盤平臺這個缺陷,實際上可以大大的提高卡秋莎的機動性。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1942年11月19日,蘇軍開始實施天王星行動,向圍困斯大林格勒的德軍第六集團軍群發起了大反攻。蘇軍投入了143個師、一百多萬的兵力以及1500餘門喀秋莎。這些喀秋莎大部分被部署在伏爾加河的岸邊。

1943年2月2日,歷時199天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德軍的投降宣告結束。緊接著在之後的庫爾斯克、在基輔,在布達佩斯、在布拉格、在柯尼斯堡,喀秋莎都伴隨蘇聯軍隊一路高歌勇進,直至柏林。

據戰後不完全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11000門火箭炮,其中BM13系列6800門,DM8系列2400門,BM30系列1800門。二戰結束時,蘇軍已擁有七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這些都為蘇聯衛國戰爭最終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任何一款武器裝備,尤其是新式的武器裝備,他們都有著自己的適用環境,有著特定的針對目標。那麼卡秋莎火箭炮它所適用的、它所針對的就是大面積的叢集目標。一旦針對某個點目標或者說固定目標進行打擊,其實喀秋莎火箭炮這種精度比較差的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事實上這不是喀秋莎一種火箭炮的問題,當時所有的無控火炮都存在普遍的這樣的一種問題。畢竟當時的火箭彈它是沒有制導系統的,所以我們說卡秋莎火箭炮更多的時候是起到這種火力壓制的作用。當然它也具備大面積殺傷的能力。

喀秋莎自問世以來,就成為火箭炮領域發展潮流的引領者。在他的基礎上,蘇聯又相繼研製出冰雹、颶風、龍捲風、旋風等系列火箭炮。

以喀秋莎為代表的蘇聯火箭炮也成為其他國家仿製和引進的物件,共同掀起了火箭炮發展的新篇章。在這種帶動下,其他各軍事強國也紛紛加速了自己火箭炮研製的步伐。

世界兵器大觀:喀秋莎火箭炮傳奇

M270美國於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多管火箭炮,該款火箭炮採用模組化技術,機動性和防護效能好,火力密集且精度較高。此外,德國的MARS、以色列的猞猁以及巴西的阿斯特羅斯等系列火箭炮也都是世界火箭炮家族中的佼佼者。

火箭炮在火力、反應速度、打擊多樣化和射程上都有了快速的發展。具體來說至少有三點,一是發展了即儲存、運輸、發射於一體的箱式火箭炮,可以快速的進行二次裝填,提高了火力的反應速度,增強了持續作戰能力。

第二是發展了一體化的發射平臺,提高火力打擊的多樣化。比如像M270這一類的多功火箭炮系統,它既可以發射火箭,也可以用來發射導彈,實現了彈箭的共架發射。

第三是發展了射程更遠的遠端火箭炮,現在的射程達到二三百公里,甚至可以更遠。

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加大資訊化、數字化和智慧化改造。火箭炮不僅將裝配自動化彈藥,還可以用來執行偵察、指揮和通訊任務。一炮多用,彈炮結合的火力平臺,將是火箭炮的新定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火箭彈的彈種也在不斷的發展與豐富打擊距離不斷增大,輕度不斷提高,毀傷目標種類不斷增多,殺傷威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