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世而居,不求聞達,古代特殊文人群體——隱士

隱士是古代的一個特殊文人群體。隱,這個字本來就含有深藏不露的意思,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隱士就是一群世外高人,他們避世而居,對物質要求很低,也不求聞達。隱士的生活狀態是隱居,那麼什麼叫隱居呢?《論語》中提到過,“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這句話的意思是,隱居是一種手段,為了想明白自己的志向,就像做好事追求真理那樣。後人為了講明白這句話,還進行了舉例說明。比如遠古時期的名士伊尹,他就是隱士出身。後來伊尹輔佐成湯滅了夏朝,建立商朝。

避世而居,不求聞達,古代特殊文人群體——隱士

《論語》是孔夫子的語錄,他認為,隱士不應該排斥出世。隱居只是積累個人能力的方式,時機到了,隱士照樣可以施展抱負。後來的隱士,也把孔夫子的教誨記在心間,等待著治國平天下的機會。《論語》中還說了,“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這句話把隱士的行為進行合理化。隱士出世,那是因為天下太平;隱士避世,那是因為天子無道。看到這裡,就能想明白,孔子是很尊重隱士這個群體的。他話裡話外都在維護隱士的利益。

避世而居,不求聞達,古代特殊文人群體——隱士

在古代,如果有一個隱士知名度排行榜,那麼一定會有姜尚的名字。姜尚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姜子牙,他隱居在渭水河畔,等待賢君。《史記》中有關於姜尚的記載,他都是老頭了,還依然貧寒。一個人每天在水邊釣魚。周文王打獵路過渭水,覺得這個老頭很奇怪。看見一方諸侯來了,還神閒氣定,肯定非等閒之輩。周文王主動與姜尚攀談,交談過後,周文王馬上請姜尚跟他返回西岐。後來武王伐紂,姜尚功勞最大。在姜尚的身上就能看出來,隱士自己也沒有把避世和出世對立起來。

避世而居,不求聞達,古代特殊文人群體——隱士

當然了,世上還有一種隱士,他們追求的是超然物外。這一類隱士的代表人物叫許由。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莊子在《逍遙遊》中介紹過他。許由是堯時代的名士,堯要把天下讓給他,許由不接受。許由的觀點是,你治理天下已經很好很成功了,為什麼要換個人治理。然後許由飄然而去,繼續當他的隱士了。許由是那種不求名利,獨善其身的隱士。許由本人沒有出世的想法,他當然可以遵從自己的內心了。許由的這種行為,受到了莊子的認可。

避世而居,不求聞達,古代特殊文人群體——隱士

其實啊,說到隱士,還要提到一位漢朝的嚴子陵。他是劉秀的同學,劉秀登基之後,三番五次找他,最後在富春江邊釣魚臺找到了。嚴子陵拒絕入朝為官,繼續笑傲山林。嚴子陵的灑脫,成為後世文人心中高潔的榜樣。可見,對於出世還是避世這個事情,文人對避世的隱士高看一眼。

拓展閱讀

一部知名度不高的古代詩歌總集,《玉臺新詠》

皇帝為什麼稱為“九五之尊”,原來這個稱號出自《易經》

朦朧含蓄,語言華美,清代詩壇主要流派——神韻派

北宋權奸竟是球場高手,高俅靠踢球發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