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為什麼能以少勝多?

公元前

1046年初,朝歌城外的牧野。一場決定商朝命運的會戰即將開始

這就是牧野之戰

幾千年來,各種政治的、文學的、神話的版本

讓大家看到這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周武王以五萬聯軍擊敗商帝辛

17

萬兵馬

大獲全勝

商亡周立

牧野之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為什麼能以少勝多?

周為什麼能夠以少勝多

我們以現代人的視角來看看當時商和周的“神操作”

不作就不會死,帝辛(也就是我們說的紂王)卻專門作死

一是放虎歸山

周國姬昌

也就是周文王

父親季歷在位時

以岐山為中心

吞併周邊國家

勢力不斷擴大,當時商朝統治者文丁怕周壯大鬧事

於是拘押季歷

囚禁處死

季歷死後

世子姬昌繼位,《竹書紀年》

記載,姬昌即位初年,為報父仇而出兵伐商,但那個時候商朝實力還非常雄厚,周國根本打不過。因此,姬昌不得不隱忍

臣服於商,並和商朝貴族聯姻以表示自己忠心

然而周朝實力不容忽視

所以商朝仍然對他有所猜忌。

商王帝辛

紂王

繼位後,為翦除日漸強大的幾個方國,羅織罪名殺了好幾個諸侯國君,同時也將姬昌軟禁於羑

you

(今河南湯陰附近)長達七年。周國為了保住姬昌

一再服軟

並進貢大量的珠寶美女,帝辛又好酒色

於是赦免了姬昌。為了打消帝辛的顧慮

姬昌被放之後就主動割讓洛西之地

帝辛

“果然龍顏大悅”,封他為“西伯”,甚至賜給他斧鉞(象徵征伐權),放他回國。

這個場面非常熟悉

夏桀囚禁商湯

商拿珠寶美女換回了湯

後來夏朝被商湯推翻

而現在

商湯的子孫上演著自己的那一幕

只不過

角色被換了過來

二是過於自負。

那麼

帝辛既然猜忌姬昌

為什麼又要放他走呢

成功者各有各的成功之處

但失敗者的特點好像都差不多

有一定才能

但過於自負

《史記

·殷本紀》記載,

帝辛“資辯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以及他又是“好酒淫樂,嬖於婦人”。

這這裡能看出帝辛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但就是因為有才華

又讓他過於自負

所以他覺得放姬昌回去

周國也只是西邊的小阿三

不足以撼動大商

牧野之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為什麼能以少勝多?

當然

根據其他的一些記載

當時商朝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東南

的東夷叛亂

所以放走姬昌的另外一些可能是

賦予周國征伐權

可以讓他們在西邊互相搞

來牽制西邊戰力

保證大商在平定東南的時候後方不會出問題

總之

姬昌回到了岐山

不管你帝辛出於什麼考慮

我姬昌要革你商朝的命

就在姬昌謀劃滅商大計的時候

帝辛開始征討東夷

並且是消耗大量兵力在東南平叛

這就意味著都城朝歌以及他的西邊兵力是比較空虛的

而在那個以步兵為主要戰力的時代

如果西邊戰亂

東邊趕回來救駕是來不及的

但是帝辛不怕

尚書

記載

當姬昌慢慢向東擴張的時候

,商臣祖伊向帝辛告急,帝辛

卻很無所謂的說到

“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哎呀!我不是生來就有天命麼!

三是內部矛盾調解不當。

大概是公元前

1047

商朝發生了一些列內亂

神話故事中是妲己迷惑帝辛殘害忠臣

根據記載帝辛殺了伯父比干

囚禁另一個伯父箕子

以及幹掉了一些商朝貴族

這就導致當時一些受牽連的大臣直接投奔周國

而這些人的投奔無疑給周國帶去了大量的內部機密

如朝歌因為東夷平叛

兵力空虛

這也是讓周國確定了要出兵伐商的時機

四是作戰部署不當。

雙方牧野對戰的時候

帝辛大軍在東南

所以臨時拉來俘虜拼湊了十七萬大軍

試問

俘虜會替你賣命

搞錯物件了吧

這樣的結果就是

上了戰場

俘虜不去攻打周國軍隊

反而掉過頭來要致你帝辛於死地

當然,除了帝辛自己作死外,另一個很關鍵的就是周國的一些列部署和對戰機的把握。

另一個很關鍵的就是周國的一些列部署和對戰機的把握。

姬昌治理周國前後

五十年,招徠

了大量人才

謀略過人的呂尚

(姜太公)、散宜生、太顛、閎夭、南宮适等賢才,建立起

一個團結

高智商的決策團隊

牧野之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為什麼能以少勝多?

帝辛當時放

他歸國後,首先在國內修整內政,

大搞宣傳德政

在諸侯間贏得了

“仁義

西伯侯

”的

名聲

鄰近國發生爭端後也找姬昌來調解

姬昌趁機拉攏對商有意見的周邊方國

周國的實力大大增強

史稱西伯

“三分天下有其二”,

可以看到

周國的勢力已經發展到了可以和商朝分庭抗禮的地步。

同時

姬昌又大搞心理戰

為將來伐商做思想準備

如鳳鳴岐山

西伯得天命等

所以在公元前

1056

年受天命為王

是為文王

而當時的帝辛雖然有所警覺

但奈何東夷叛亂又起

沒有兵力征西

只能搞搞軍事演習

來嚇唬周國

。《左傳》

載,帝辛曾移兵西陲,在黎

(今山西長治)舉行軍事演習。

一是善經營。

姬昌為了在伐商的時候沒有後顧之憂

對商朝西北邊進行了大清除

公元前

1055年,文王“受命”第二年,出兵伐犬戎,

第二年

,又討伐密須。

1053

年攻打黎

1052

年攻打邘

1051

年攻打崇

三戰皆勝

從這裡又能看到前輩商湯的戰術

翦除羽翼

掃清障礙

而姬昌的這一系列征戰呈扇形包圍了商

並且佔據了崤涵

這就具備了直搗朝歌的條件

牧野之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為什麼能以少勝多?

至此

前期部署已經形成

剩下的就是拉聯盟

然而在關鍵節點

文王逝世

兒子姬發繼位

也就是周武王

。武王

繼位後

出兵崤函,到中原與其他諸侯國會盟。會盟的地點在黃河北岸的一個渡口,後來

這個地方因此次會盟

被稱為

“盟津(今河南孟縣)”。《

史記

記載

會盟津者八百諸侯

八百可能有些誇張

但也可以看出周國聯盟的數量之多

二是滅後患、搞聯盟。

就在帝辛殺了王叔比干

囚禁伯父箕子

逃到周國的商朝貴族們給武王帶來了商朝的情報

此時商朝內亂

而東夷平叛的軍隊仍未對朝

內部兵力空虛

時機已然成熟

也就是前

1047

武王出兵伐商

現在所謂的閃電戰

就是好幾千年前武王伐商用過的戰術

首先是到盟津和聯盟會師

史料記載

此次會師武王親率戰車三百乘

虎賁三千人

步兵數萬人

這基本也就是周的全部兵力了

和其他國家會盟後

聯軍總兵力五萬人左右

從盟津到朝歌本來不是很近

但是這一區域是商王平時巡獵區域

道路都是官道

寬闊平坦

所以聯軍的行軍速度非常快

從武王西岐發兵

到盟津會盟

再到朝歌城外的牧野

總共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以當時步兵為主的軍隊

這個速度非常驚人

帝辛反應過來時

聯軍已經在牧野駐紮

排好了兵

布好了陣

大戰即將到來

牧野之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為什麼能以少勝多?

三是抓戰機、搞奇襲。

牧野陣前

武王在眾軍面前誓師

即史上記載的

牧誓

》。

這樣的套路在古代時有發生

就是為了表明自己是順應天命

替天行道

也是表明自己師出有名

經過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

煽動了參戰士兵的情緒

周軍士氣大振

歡聲雷陣

就這樣牧野之戰開打了

商朝帝辛看周軍來勢洶洶

而商朝大軍又在東南

只有少量禁衛軍

所以只能臨時組織奴隸和戰俘

根據史料

數量大概有十七萬之多

然而

這是一群烏合之眾

甚至裡邊的人很多是仇恨帝辛的

只能是在

禁衛

軍的監督下參戰

所以戰爭一開始

周軍的戰車一衝擊之後

商軍不但敗退

甚至反過來攻打商軍

反觀周軍這邊

一開始就制定好了衝鋒的策略

並且周軍有著當時商軍可能不具備的武器

牧野之戰——年紀輕輕的周武王為什麼能以少勝多?

因此這場戰爭只打了半天局勢就很明瞭

商軍潰敗

周軍越戰越勇

殘餘商軍抵抗持續了一天

但這場戰爭的結果已經註定

商軍敗了

帝辛狼狽的逃回鹿臺

看著四周包圍而來的周軍

他選擇點燃鹿臺

維護他商王最後的尊嚴

長達六百年的成湯江山也隨著燃燒的鹿臺

成為歷史

牧野之戰成就了武王姬發

這之後開始了周王朝八百年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