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中的無辜,也許是掉進了語言陷阱裡

我有一個同學小甘,在學校時我們只是普通同學的關係,所以畢業後也從未跟她有過聯絡。

今年夏天有一外地工作的同學過來我們這地方出差,召集了我們在這個城市的幾位同學聚了下,於是我才跟小甘各留了聯絡方式,知道了小甘因為要照顧孩子做了保險的工作,保險公司的上班時間相對比較靈活。

之後半個月左右的一天,小甘給我發微信,是這樣寫的:在?我們公司有個保險學習機會,免費的,去聽課的每人還發一個不粘鍋。我們每個業務員都有帶人去聽的名額任務,我這本來要讓我嫂子去的,可惜她那天剛好有事。老同學有空過去點下名唄,就當是幫我一下。

雖然不是很熟,但畢竟是同學,而且又在同一城市生活工作,我也不好意思拒絕。於是爽快地答應:不就是幫你點個名吧,好的,我去。

到會場時,小甘表現出跟我很熟的樣子,客套話全沒,她是這樣問我的:“你身份證帶了吧?”

我一愣:“帶了呀!”

”有個新人推薦,要求上交一份新人資料,下週六週日培訓兩天,你沒問題吧,也就只有這麼熟的同學才可以幫我了。“

我又一愣:“不行啊,我不做保險的。”

“沒事,兼職嘛,多一份收入,你還嫌多啊。”小甘又一副很熟的非我莫屬的架勢。

“沒有,沒有,真不行,我沒有這個能力,幫你充人數可以,我能有多大能耐啊,還想做保險。“

”真不幫我啊,同學都沒法做了,委屈死了。“小甘像受了多大委屈似的拉著我的手。

這下我算看明白了,小甘讓我點人頭是晃子,拉我進保險是真相。於是我靈機一動說:“你別說,你的能力做保險可以,我就不行了,之後真有這能力了再來吧。”

小甘像洩了氣的皮球說:“好吧,下次想好了,可以來做的,保險真的不錯,時間又自由,又不影響你上班。“

我只好應和地說,等我攢夠了能量,就跟著你混,這次真不行,我沒想好。

那一刻,我特別慶幸自己懂觀察,反應快,否則我真的會被這種假象帶進去。在我看來,這就是典型的“關係陷阱”,也可以叫“溝通陷阱”。

溝通中的無辜,也許是掉進了語言陷阱裡

什麼是“溝通陷阱”?

它是一種人際交往策略,通常由其中一方發起,隨著對話的展開,另一人也逐漸加入,直到兩個人都陷入到某種溝通框架內。

設計陷阱的一方,他的目的是透過抓住別人情感上的弱點,讓其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如果對方拒絕了他的要求,他就會讓對方感到不安、內疚甚至是虧欠感。也就是說,設計陷阱的人,他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承擔本不該承擔的責任和壓力。

儘管設計陷阱的一方認為自己因此獲得了某種心理優勢,但是從雙方關係的質量來看,“溝通陷阱”是一種不健康的溝通策略,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大敵。

比如:

A、有的丈夫會責怪全職在家的妻子:“你不賺錢養家就算了,待在家裡都不知道每天把房間打掃乾淨!”

丈夫透過“溝通陷阱”試圖讓妻子產生負罪感,實際目的是想把操持家務的責任全都推給妻子。

B、有的妻子為了獲得丈夫的更多關注,就會誇大身體不舒服這件事或者誇大對生活不滿意的程度:“我都病成這樣了,你還不早點回家?”

妻子透過“溝通陷阱”試圖讓丈夫產生負罪感,實際目的是想讓丈夫隨時隨地以自己為中心,並把自己幸福與否的責任全都推給丈夫。

C、年輕人過年回到家,父母帶著怨氣說:“也不知道你在北京混了這麼多年混什麼呢,連個物件都找不到。”

父母透過“溝通陷阱”試圖讓孩子產生負罪感,實際目的是想把自己臉上“沒光”和孩子不結婚的責任全都推給孩子。

D、朋友之間也經常出現“溝通陷阱”。“做兄弟這麼多年我求你辦過事嗎?”或者“這個事不幫忙你就不是我兄弟”諸如此類。

溝通中的無辜,也許是掉進了語言陷阱裡

美國心理學家、世界公認的人格專家伯恩斯坦博士將這種”溝通陷阱”產生的原因歸結為過度依賴。

心理學家總結了四種過度依賴的型別。

A、無助型過度依賴:表現為很脆弱、需要關愛、孩子氣和不成熟;

B、敵意型過度依賴:透過威脅別人來維持關係,“你如果要離婚,我就死給你看”;

C、隱藏式過度依賴:表現為喜歡假裝生病,故作心情不好。因為有時候很難分辨真假,所以不易被察覺這個人的過度依賴性。文章開頭這個故事就屬於這個型別。

D、衝突型過度依賴:常常表現出反覆無常、難以預料的行為模式,一會兒表現得很獨立、成熟、懂事,一會兒又脅迫別人。和這樣的人相處會非常辛苦,甚至會覺得“虐心”。

我們必須接受一個事實,不論哪種型別的過度依賴,都會對人際關係特別是兩性關係產生嚴重破壞。也就是說,如果你真的想要獲得健康和美滿的關係,必須學會克服自己和對方的過度依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