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滑稽界的鼻祖王無能嘲諷黑幫巨頭杜月笙的趣聞在市井百姓間傳的可謂是沸沸揚揚,這件事也成為百姓茶餘飯後的笑料。

如果不是因為一出滑稽戲,那麼無論如何,一個滑稽戲子和上海灘的風雲人物是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的。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三十年代老上海

在當時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大上海灘,杜月笙可是能呼風喚雨的黑幫巨頭,勢力不容小覷。

這位上海灘的大佬除了整日裡帶著他的小弟們幹事業之外,還有個特別的嗜好——京劇。

杜月笙愛京劇可是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不僅愛聽京劇大師們的戲曲,偶爾還會自己扮上唱。

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裡,能吃飽飯都成為一種奢侈,百姓的文化生活更是缺乏,能看一場京劇就更是彌足珍貴了。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青年時代杜月笙

有錢有勢的杜月笙結識了很多京劇大師,更是拜名師金文中學習京劇,但是卻因自身缺乏天賦,鬧了不少的笑話出來。

俗話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杜月笙是土生土長的浦東高橋人,這麼多年的浦東“鄉音”也一直沒有改掉。

1924年的齊盧之戰爆發後,杜月笙不忍看著這麼多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於是當機立斷決定舉辦賑災義演。

為了吸引到更多的人加入義演,籌集到更多的資金,杜月笙決定將自己的京劇首秀獻給此次義演。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畢竟自己也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如今國家有難,杜月笙豈有置身事外之理。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杜月笙簡介

為了讓演出盡善盡美,杜月笙可是費盡心思,雖然只出場四次,但是他卻給自己定製了四身行頭。

行頭可是京劇的臉面,一身做工精巧的行頭會讓觀眾眼前一亮,也會大大提升舞臺的美感。

杜月笙給自己定製的這四身行頭,個個都是光彩奪目,服飾上繡的都是精緻的湘繡,頭盔上鑲滿了耀眼的水鑽。

前期可是做足了準備,賺足了噱頭,為了更能凸顯出自己的良苦用心,杜月笙更是將自己的戲曲安排在了壓軸出場。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少年杜月笙

若是想看杜老闆唱戲,得花十塊大洋,這可比看當時的梅蘭芳先生的戲還要貴。

可是誰成想,這唱戲首秀最終卻落得個虎頭蛇尾的淒涼下場!

在演出當天,杜月笙唱第一場《黃天霸》時,竟然在臺上沒多久就忘詞了,觀眾席一片唏噓。

本以為是杜月笙第一次在臺上唱戲,過於緊張,但是誰知唱第二場時他就因體力不支,連走路都走不穩了。

看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不是誰都有能力戴上這鑲滿水鑽的頭盔啊。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中年杜月笙

在唱杜月笙的得意之作《打嚴嵩》時,臺下觀眾再也忍不住了,徹底被杜月笙濃重的浦東口音逗得哈哈大笑起來。

一時間,場面十分混亂,恐怕杜月笙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京劇首秀竟然被自己的浦東口音搞砸了。

此時,臺下有一位特別的觀眾,在看了杜月笙的滑稽表演之後,突然計上心頭,他就是當時的滑稽戲鼻祖——王無能。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青年王無能

王無能覺得杜月笙用浦東口音唱京劇的這個素材簡直太好了,他便以此為材,模仿杜月笙,編了一出《浦東打嚴嵩》。

滑稽戲可比京劇更受市井小民的喜愛,而且王無能模仿杜月笙的浦東腔調那可謂惟妙惟肖,沒過兩天,這件事就傳的人盡皆知。

天下自然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情很快也被杜月笙知曉了,他的一幫手下氣的臉紅脖子粗,抄起傢伙就要去收拾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王無能。

要知道杜月笙作為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物,誰敢不給他臉面,他哪裡受過這種侮辱。

但是杜月笙十幾歲就出來混社會,積累了這麼多人脈也是有自己的為人處世之道的,畢竟“宰相肚裡好撐船”。

杜月笙攔下了要為自己出氣的小弟,還說:大家都是在上海混口飯吃的,千萬不要去為難人家,不過他既然這麼有能耐,不如將他請到我這裡,讓我也看看《浦東打嚴嵩》有多精彩!

杜月笙還擔心手下亂來,就特別叮囑手下,萬不可對王無能無禮,要恭恭敬敬地給請來。

當王無能得知杜月笙邀請自己去家裡表演《浦東打嚴嵩》時,一向大大咧咧的他心裡也犯起了嘀咕,不知該去不該去。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王無能劇照

杜月笙的手下看出了王無能的顧慮,便給他說:王先生不必顧慮,杜先生說了,只要先生表演的好、模仿得像,他就高興,絕不會追究先生。

王無能一聽這懸著的心也就放了下來,畢竟杜月笙好歹也是上海灘的大人物,他說話自然可信。

杜月笙為了讓王無能好好施展實力,化解尷尬,還特地叫來了眾多親友與自己一同觀看。

王無能入場後,臺下已是座無虛席,雖說也在社會上摸爬滾打許多年,什麼事情沒經歷過,但是王無能還是頭一回在這麼有臉面的人物跟前表演呢,心裡不免犯怵。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王無能

杜月笙就坐在觀眾席的中央,他的心裡可是無比期待著這齣戲,他倒想看看學得有幾分像!

只見王無能換好服飾之後,嘴裡哼著鑼鼓經“嗆才嗆才”就登場了,一出好戲馬上就要開演了。

但是這觀眾底下坐著的可是這齣戲的主角,大上海灘有頭有臉的人物,王無能的表演就顯得格外拘謹,甚至有些動作根本放不開。

杜月笙似乎也看出了王無能的顧慮,於是靈機一動,帶頭鼓掌,並大聲喝彩:好!

四下裡的觀眾也跟著杜老闆附和,這演出的氛圍一下子就被打開了,王無能見狀也就不緊張了。

眼見表演已經漸入佳境,王無能表演的更加賣力了,當他操著一口濃重的浦東腔唱著“忽聽萬歲宣應龍,在午門來了我保國忠”時,臺下一片鬨堂大笑,連杜老闆自己都笑出了眼淚。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晚年杜月笙

臺下觀眾笑得越歡,臺上的王無能表演的就越有勁,一句“勸頑童,休流淚,你免悲聲,鄒老爺是你的報仇人”又惹得觀眾前仰後翻的哈哈大笑,杜老闆也非常高興,還不忘點評:“學的蠻像,蠻像!”

一出精彩的《浦東打嚴嵩》過後,王無能的表演就結束了,在結尾王無能還特地加上了一句話:我唱的是杜派,杜先生已經自成一派了。

畢竟王無能在當時只是一個戲子,他自知自己無權無勢,所以只能盡力地去討好這些權貴,以免丟了飯碗,引火燒身。

杜月笙聽罷,哈哈大笑:“我成為杜派,戲臺只好搬到高橋去了!”

雖說這王無能編這麼一齣戲來嘲諷自己,但是杜月笙並沒有與之計較,反而覺得王無能表演的活靈活現,當即賞了二百現大洋給王無能。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大洋

王無能聽到杜老闆給了自己這麼多賞錢,大為震驚,此時他又有些許的敬佩杜先生的為人了。

王無能演過這麼些戲,也扮演過許多角色,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他早已看透人性涼薄、社會黑暗,卻頭一回遇到杜月笙這樣“有本事、沒脾氣”的人。

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王無能雖然有了今天滑稽戲鼻祖的成就,但是當年也是為了能有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而被迫學的藝。

戲子優伶自古以來都是地位極其低下的人,他們的存在只為取悅一些達官顯貴們,說不好聽些,就是有錢人家的玩物而已。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舊時代貧苦百姓

哪裡有清白人家肯去送自己的孩子學藝,若不是為了不被餓死,誰又願意整日賠著笑臉哄人家開心呢。

在當時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裡,能活著都已經很好了,幼年的王無能因家中貧困、家徒四壁,便跟隨父親到上海打拼謀生。

本以為偌大的上海總有他們的一席之地,可是此時的上海已是風雨飄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慘景象時有發生。

為了讓兒子能活下去,王無能的父親還是決定讓王無能輟學去學藝,雖說不是什麼體面的事,但是窮人哪裡有資格提臉面呢。

深陷疾苦的人,連活著都已經是拼盡了全身的力氣。

剛開始接觸戲曲的王無能就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他簡直就是為表演而生的奇才。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舊時代戲臺

剛出道的王無能就能獨自唱《空城計》,他演的司馬懿那叫一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深得觀眾喜愛。

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王無能學成之後就專攻丑角,登臺唱文明戲,而且風格灑脫,口齒伶俐。

最絕的還是王無能的方言,他特別善於用各種方言唱戲,還會即興編詞,常常逗得臺下一片歡聲笑語。

雖說滑稽戲在這時還不是很成熟,但是王無能在演出方面的過人天賦也為他日後成為滑稽戲鼻祖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唱戲的戲子

臺下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除了自身的天賦,王無能在平時的訓練上也是從不偷懶,沒少下功夫。

放在當時的上海灘,王無能怎麼也算得上一位流量明星了,還是家喻戶曉的那種。

老天開啟一扇窗,勢必要關上一扇門,所有命運的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就是這樣一位奇才,本來前程大好,卻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四十一歲,連死後都沒沒有留下棺材錢。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王無能雖是有才之人,卻染上了鴉片這麼個嗜命的玩意,不僅吃垮了身體,連家當都吃空了。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吸鴉片的人

別看王無能頂著個滑稽戲鼻祖的名號,看似光鮮亮麗,實際上卻一生窮困潦倒,全都是拜鴉片所賜。

鴉片害人匪淺,不管多好的人只要染上鴉片這個要命的玩意,就只會日漸消瘦,萎靡不振,而且不管家產多麼雄厚都會在短時間內敗光。

在那個年代裡,除了四起的戰火硝煙奪走人的生命,更可怕的是看不見的鴉片在毒害人心、消磨人的意志。

王無能憑藉著這樣的才藝,在上海灘不說混得風生水起,不愁吃喝還是可以有的。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到上海去》的劇照

但是為了有更多的錢吸食鴉片,他與好友自籌資金拍了滑稽影片《到上海去》,本想著從中撈上一筆,卻因賣座不佳虧得血本無歸。

也許此時的王無能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被鴉片掏空,生命進入了倒計時。

但鴉片吸食太久,毒已攻身,此時回頭已經為時太晚。

堂堂滑稽戲鼻祖本是多麼榮耀的事情,但是王無能卻沒有好好珍惜,就連身邊的好友都深感惋惜。

王無能拖著病軀卻還在為錢財四處奔波,他在《申報》上刊登滑稽堂會廣告時,距離他離世還有三天。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王無能

即使王無能真的想在滑稽戲上繼續表演,虛弱的身體也已經讓他力不從心了。

也許王無能在彌留之際,回想著如戲一般的人生時,也曾真的悔恨過,若沒有沾染鴉片,那麼這一生該會是不一樣的結局吧。

最起碼不會落得個如此淒涼的地步,連自己的棺材都是好友眾籌來的錢買的,差點就橫屍荒野、無人問津。

本是一手的好牌,卻被王無能打得稀巴爛,“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說的是一點沒錯了。

一代滑稽戲之王的人生就此落幕了,他這一生又何嘗不是一出滑稽戲呢?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左一杜月笙

與他有過交集的杜月笙與他也有著相似的出身,但是選擇不同,最終的結局也是大相徑庭。

父母雙亡、家境貧苦的杜月笙十幾歲就在上海灘上混了,也許是因為命運悲苦,也讓杜月笙比別人更豁得出去。

為了站穩腳跟,他拜了當時的陳世昌為頭,從此正式進入了青幫。

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毛頭小子,最後竟然成為了上海灘叱吒風雲的人物。

能有這樣的成就,跟杜月笙平時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分不開的。

俗話說的好,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即使王無能編排這樣一齣戲來嘲諷杜月笙,杜月笙非但沒有計較,反而將人請到家中邀親友一同觀看,演罷還給了二百塊大洋作賞錢。

杜月笙的氣度可見不同常人。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舊上海三大亨

雖說杜月笙是一個有爭議的傳奇人物,在他的身上,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但未經他人苦,也莫勸他人善。

在當時複雜的政治社會環境裡,人人都為自保而努力地過活著,杜月笙雖說是上海黑勢力巨頭,但深知百姓疾苦的他也從未為難過任何一個小百姓。

即使成為上海灘的大佬,他也從未忘記家鄉的人民,他每年都會給鄰里鄉親們送去棉衣棉被以及生活用品。

在路上遇到乞討的落難百姓,杜月笙也是十分慷慨,從不隨意打罵趕走他們。

王無能:唱戲諷刺杜月笙,杜門弟子要報復,杜月笙卻賞他兩百大洋

三十年代乞討百姓

一些素未謀面的人上門借錢,杜月笙也是能幫就幫。

這些小恩小惠雖不算什麼,但是卻為杜月笙積攢了很好的名聲,杜月笙散播出去的錢財,也都成了來日百姓嘴中對他的稱讚。

當杜月笙走上這樣一條路時,他就知道自己的這一生已經註定了結局,行了再多的善,也不能掩蓋他沾滿鮮血的雙手。

但是亂世浮沉,誰又能真的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了呢?

況且杜月笙最終也落得了個善終,算是對得起這跌宕起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