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時,在印尼三寶壟留下了什麼?

明朝雖然實行海禁,但與南洋的官方交往與並未中斷,而且日趨活躍。除了三佛齊之外,還有須文達那(蘇門答臘),也是一個位於蘇門答臘東北部的小國,洪武十六年(1383)派使節到中國。明成祖朱棣時期,雙方交往更密,使節僕僕於途,明成祖多次派人到須文達那,贈以“織金文綺、絨錦、紗羅”等禮品,以示“懷柔”。鄭和下西洋時,也把這個小國作為出訪國之一。宣德九年(1434),須文達那酋長的弟弟到中國訪問,不幸在北京病死,宣德皇帝朱瞻基非常惋惜,封他為鴻臚少卿,由官府負責喪事,還專門為他置守冢戶。

在蘇門答臘的東北部還興起過那孤兒、黎伐、南渤利、阿魯等酋長國,在明初都與中國有交往。在《明史》中,不乏這樣的記載:“其酋長常入貢方物”,“比年入貢,始成祖世不絕”,“遣鄭和撫諭其國”,“鄭和使諸番,亦有賜”,等等。在加里曼丹東北部的婆羅國,這時也有復興之象,在明永樂三年(1405)、四年(1406)、五年(1407)連續三年遣使到中國,據說萬曆年間(1573-1620)婆羅國的國王還是福建人。

永樂三年(1405),朝廷做了三件與海洋有關的大事:一是在廣州、泉州和寧波分設三個市舶提舉司,管理“四夷朝貢”的海外貿易;二是封宰奴裡阿必丁為蘇門答臘國王;三是派鄭和首次下西洋。這三件事情發生在同一年,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反映出朝廷與世界保持交往的願望。這三件事,都與印尼有關。

三寶壟,是印尼中爪哇省最大的商港和首府,也是印尼僅次於泗水、雅加達的第三大港,華僑把它稱作“壟川”。三寶這個名字,讓人聯想到七下西洋的鄭和,眾所周知,他的小名叫三寶(亦作三保),人們也叫他“三寶太監”(或作“三保太監”)。

鄭和下西洋時,在印尼三寶壟留下了什麼?

印尼的鄭和像

1

明初的海賊非常猖獗,剽劫行旅,攻擊官軍,對沿海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朝廷不得不實行長期海禁,二桅以上的船隻,禁止出海,凡私下與海外互市、販賣番貨者,一律施以重罰。有明一代,倭寇海盜的困擾,始終未能徹底解決。

明洪武年間,有個叫陳祖義的人,從潮州跑到巨港,投靠三佛齊國王麻那者巫裡,獲委為一個小頭目。國王死後,他糾集了大批海賊,自封為酋長,以攔劫巨港過往商船為業,與梁道明為爭奪地盤,矛盾非常尖銳。梁道明受招安返回中國後,餘部由他的助手施進卿接管,成為巨港的新僑領。陳祖義與施進卿之間,繼續為爭奪地盤而明爭暗鬥。

由於陳祖義惡名昭彰,商人聞風喪膽,都不敢到巨港,令這個繁華商埠迅速衰敗。1407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返航時,途經巨港,聽到了很多陳祖義的惡行,但仍然以慈悲為懷,派人傳召陳祖義,希望能夠招安他。但陳祖義膽大包天,竟然打起鄭和船隊的主意,企圖以詐降搶劫大明船隊。

計劃被施進卿偵知,星夜奔入鄭和行轅揭發。鄭和勃然大怒,暗中調兵遣將,設下埋伏,當陳祖義到來時,放起號炮,官軍從四面八方殺出,海賊大潰,被殲5000餘人,焚燬賊船10艘,俘獲7艘,陳祖義本人也被官軍擒獲,明正其罪,押回中國處以斬首之刑。施進卿以舉報有功,受大明朝廷封為“宣慰使”。

印尼地區原來是印度教與佛教佔優勢,鄭和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七下西洋,數經印尼,在他離開巨港後,巨港華人便出現了伊斯蘭教區;到1411年鄭和第三次下西洋返航後,船隊所到之處,在杜板、錦石、惹班、雅加達、井裡汶等地,都相繼出現了華人的伊斯蘭教區,華人紛紛受戒持齋,成為穆斯林。

三寶壟華人首領孫龍有一個養子叫陳文,是滿者伯夷國王與華人妻子誕下的兒子,印尼名羅登·巴達,1520年,即鄭和去世87年之後,他在爪哇島東北部創立了印尼的第一個伊斯蘭教王國——淡目國。滿者伯夷國衰落後,分裂成眾多的伊斯蘭教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頻繁戰爭和兼併,才逐漸走向統一。這是後話。但鄭和七下西洋,對推動伊斯蘭教在印尼的傳播,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則是不容忽視的。據《明史》的記載,婆羅國“王者為閩人也,或言鄭和使婆羅,有閩人從之,因留居其地”。而婆羅國的習俗,“禁食豕肉,犯者罪死”,“有禮拜寺,每祭用牲”,可推斷已信奉伊斯蘭教,這與鄭和到訪,閩人做了國王,肯定有密切的關係。

印尼的鄭和浮雕

鄭和下西洋時,在印尼三寶壟留下了什麼?

永樂十一年(1413)由鄭和擔任正使,王景弘擔任副使,奉旨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號,第四次下西洋。適逢蘇門答臘發生內亂,蘇幹剌弒王篡位,領兵數萬攻擊鄭和的船隊,鄭和奉帝命統率官兵追剿,生擒蘇幹剌送京伏誅。鄭和在三寶壟停留一個月,進行整休,鄭和經常到當地華人的回教堂祈禱,臨行時委任黃達京掌管佔婆華人回教徒。

然而,按印尼華人的傳說,鄭和到三寶壟是明永樂十五年(1417)第五次下西洋時。上岸的遺址至今尚存,叫葛堂巴都(印尼語原意為“石室”),華人稱作三保洞。鄭和在這裡上岸,也不是因為追剿蘇幹剌之役後需要休整,而是船隊在離開泗水前往巨港(舊港)途中,副使王景弘患了重病,無法繼續航程,船隊被迫在三寶壟的塞蒙安河邊泊岸,把王景弘送到岸上。

鄭和跋履山林,親自為王景弘覓得一處幽靜的山洞,讓他棲身養病,為他準備了足夠的口糧、藥物,留下了十幾名隨從和一條船。鄭和船隊繼續前進。王景弘留在了三寶壟,病癒以後,也沒辦法追趕大隊了,便帶著隨從,在當地伐木建屋,墾荒種植。後來他們都與當地女子結婚,開枝散葉。

鄭和下西洋時,在印尼三寶壟留下了什麼?

王景弘是福建寧洋人,《寧洋縣誌》記載:“王景弘,集寧里人,明永樂間隨太宗巡狩,有擁立皇儲功,恩賜嗣子王禎世襲南京錦衣衛正千戶。”王景弘也是一位太監,他的兒子是過繼來的。印尼華人傳說,王景弘是一位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在當地傳播教義,向原住民宣講有關伊斯蘭教的道德箴言,導人向善,並教育人們要崇敬三保大人的豐功偉業與高尚品德。每月初一、十五,他都率領人們恭恭敬敬地向鄭和神像上香敬拜。在他87歲那年,駕鶴仙去,以回教儀式安葬在三寶壟,並獲得了“三保的年高德劭的領航員”(Kiai Djuru Mudi Dampo Awang)的尊稱。

這究竟是歷史上的真實故事,還是坊間的鼓詞演義?在現存的中國史書上,無法找到確鑿的證據,相反,在明朝的官方記載中,王景弘不僅沒有滯留在爪哇,而且在鄭和第六、七次下西洋時,他都在隨行人員名單之中。《明史》載:“(宣德)五年,帝以外蕃貢使多不至,遣和及景弘遍歷諸國(即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出發之前,宣宗皇帝還親撰長詩分別賜贈鄭和與王景弘兩位正使太監。其中《賜太監王景弘》曰:

南夷諸國蟠海中,海波險遠迷西東。

其人習性皆顓夢,浮深泳淺魚鱉通。

自昔不與中華通,維皇太祖天命隆。

薄海內外鹹響風,中興功烈維太宗。

澤及遠邇如春融,明明皇考務篤恭。

至仁懷綏靡不容,三聖相承盛德洪。

日月所照悉服從,貢琛納贄來無窮。

昔時將命爾最忠,大船摩曳馮夷宮。

驅役飛廉決鴻蒙,遍歷島嶼凌巨谼。

覃宣德意化崆峒,天地廣大雨露濃。

……

《明史》還記載了,明宣德八年(1433)鄭和在古裡去世,由王景弘扶柩回國。宣德九年(1434),王景弘作為正使再出訪南洋,先到蘇門答臘,後到爪哇。回國時,須文達那酋長遣其弟哈尼者罕隨船隊到北京朝貢。

由此可知,坊間的許多傳說,都與史書有出入,反映了歷史事件在民間輾轉流傳的過程中,發生了有趣的變異,往往折射出民間的願望。比如在印尼華僑中,一度盛傳鄭和與三保太監是兩個人,有華人文獻是這麼寫的:“從前,宣德在位期間,有個太監名叫三保,也就是今人所稱的三保公;他奉命去覓寶,於是與鄭和等人向北航行。”還有說三保的意思是有三個保護者,一個姓鄭,在三寶壟;一個姓馬,在井裡汶;還有一個姓王,在暹羅。甚至有人提出,三保洞旁邊的墓,不是王景弘的墓,而是鄭和的墓。鄭和七下西洋途中,在古裡去世,當時船隊正準備經蘇門答臘、爪哇回國,時已盛夏,鄭和的遺體要運回國內,已無可能,只能在爪哇的三寶壟安葬。

印尼華人自豪地說,在國外用中國人命名的城市十分少見,三寶壟是其中之一。這很可能也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事實上,三寶壟的印尼語原文是Semarang,源於三寶壟當地一種常見的果樹阿森(Asem),這種樹的特點是枝葉稀疏,所以叫阿森-阿朗(阿朗是djarang-djarang的簡化,意思是“樹葉稀疏”),人們就把這地方叫做Semarang。華人也有人把它譯作“三孖冷”,或“三馬壟”,本來這兩個譯名更接近原文的讀音,但因為崇拜鄭和的華人太多,所以三寶壟這個與原讀音差異較大的譯名,最後反而最為通用。

在三寶壟儲存著許多與鄭和、王景弘相關的史蹟。當年王景弘養病的山洞,如今命名為“三保洞”(三寶洞),在三寶壟市西北5千米的望安山上,塞蒙安河在山下蜿蜒而過,兩岸的鄉鎮、港口依舊人聲喧譁,而三保洞前古木參天,濃蔭匝地,卻別有一種安詳寧靜之感。洞旁有三寶墩,相傳是鄭和沉舟之處。

這個被奉為“聖洞”的山洞,洞口一米見方,屈身而入,內深數米,豁然開朗,出現一個上百平方米的洞室。洞旁有一水井,相傳是鄭和派人挖掘,為王景弘及侍從提供水源的,人稱“三保井”。至今井水還是非常清澈,被視為聖水。洞中石壁上供奉鄭和像,左右一副對聯:“受命皇朝臨海國,留蹤石洞庇人寰”,傳說是王景弘當年率眾參拜時放置的。

三保洞

鄭和下西洋時,在印尼三寶壟留下了什麼?

三寶壟這個地名到底與鄭和有沒有關係?鄭和有沒有在三寶壟登岸?王景弘有沒有在三保洞養病,併成為當地第一代的華僑?不管官史如何記載,都無法改變印尼華人世代相傳的故事。他們堅信鄭和是神靈,可以保佑當地風調雨順、物阜民安;華人大都相信風水,他們認為這是一塊風水寶地,背山面水,藏風聚氣,因此聚居在三保洞附近的華人愈來愈多,希望獲得鄭和的庇佑。

當時三保洞位於猶太人的居住區內,華人要進洞祭拜,十分不便,於是便在洞的附近興建一座三保公廟。每逢中國農曆初一、十五,不少華僑華人都要前往三保公廟上香;芒舡的田野,遍插香火,煙霧迷天,景緻蔚為壯觀。每年中國農曆六月二十九日,相傳是鄭和在三寶壟登岸的日子(也有說是鄭和的生日),當地華僑華人更是傾城而出,舉行隆重的祭祀和慶祝儀式。在一片鑼鼓、鞭炮聲中,人們前呼後擁,簇擁著三保公聖像上街巡遊,象徵鄭和重遊故地。不少印尼當地人也參與其中,與華僑華人一起慶祝。塞蒙安河畔,望安山下,香火彌天,龍獅齊舞,人山人海,萬眾歡騰。

三保公廟是三座中國式的殿宇建築,始建於1434年,1931年重修,經過歷代的維護修葺,愈加金碧輝煌,氣勢非凡。中殿供鄭和塑像,左殿供一大鐵錨,據稱是鄭和船隊遺物,右殿是王景弘及其隨從的墓塋。如今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1724年,當地華人在三保洞前舉行了一次隆重的慶典,答謝鄭和庇佑的神恩,人們載歌載舞,如登春臺。慶典過後,華人集資對三保洞進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修葺,在洞前建了一條長廊,作為四方香客來上香時休息之所。

鄭和下西洋時,在印尼三寶壟留下了什麼?

鄭王廟

除了三保洞外,與鄭和相關的歷史遺蹟,在茂物還有一口三保井,在巴里的邦利縣巴都村有一座“三寶灶婆公廟”,供奉的一男一女兩尊神像,男的身穿明朝服裝,臉蓄鬍須,女的手提籃子,被當地人尊為“海港之神”,受爇香頂禮。相傳這男的是鄭和的廚師,姓江;女的是跳巴釐舞的,兩人沒有隨船隊走,留在了當地,結為夫婦,繁衍子孫。

廟旁有一座九層浮屠,收藏著一把切肉刀,一對拖鞋和一支竹製菸斗,是這個廚師用過的遺物,被視為“聖物”,每年巴釐歷四月,在舉行“海港之神”誕辰慶典時,便會拿出來展示一次,接受民眾瞻仰。傳說這位姓江的廚師還從中國帶來了花生、白蔥和荔枝,在當地栽種成功,如今巴釐是印尼唯一有荔枝生長的地方。

關於中國人帶來荔枝的故事,在印尼流傳很廣,直到1960年,巴塘(巴釐首府)印(尼)中友好協會等團體在給當地中華總商會贈送禮品時,還很真誠地說:“當你們到達了中國以後,看到了中國的古老的銅錢和廣東的荔枝,請你們不要忘記,這些東西你們的祖先很早就已經帶到了巴釐,並且已經在巴釐生了根,將世世代代地傳下去。”

除了荔枝之外,豆芽、豆腐、豆醬、醬油、麵條等食品,也都是從中國傳去的。至今,這些食品在印尼語中的發音,與閩南語仍大致相似;印尼人制豆腐的方法,也與漳州、廈門如出一轍。據說還有韭菜、蘿蔔、芥菜等蔬菜和仙丹、金鳳花、茶樹、桔樹等植物,也是由華僑從中國帶去的。在印尼語中吸收漢語詞彙的還有:木屐、茶碗、清明、大秤、錦緞、春捲、舢板、茶、茶壺、菩薩、福氣、中國糕(年糕)、豆乾、擦桌布等。

1966年,三寶壟市政府建立紀念碑,以印尼、中、英三種文字記載了鄭和的簡歷及訪問印尼的經過。

不管王景弘是不是當地華人的開山祖,三寶壟從一片荒涼之地,開發成今天一個繁榮的港口城市,華人是功不可沒的。

時至今日,據一般的估計,三寶壟有五到七成的經濟活動與華人有關。大多數華人以經商為生,從事物資批發,還有就是塑膠、鐵皮、布匹等產品的製造。三寶壟還有兩條以華人命名的街道,大名鼎鼎,一條是林醫生街,源於一位著名的土生華僑醫生林月華;另一條是黃仲涵街,以印尼糖業大王黃仲涵的名字命名,三寶壟的製糖業遠近馳名,蔗糖是出口量最高的農業產品。林醫生和黃仲涵都為印尼的繁榮與民生,作出過令人敬仰的貢獻。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