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 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文/炒米視角

事實上,在傳統的江淮官話裡豬和朱並不同韻。

豬在傳統的江淮官話裡讀“jio”(漢語拼音裡找不到合適的發音)而朱發(zhiwu)和zhu的發音從韻上也不一樣(現在有些老南京、老揚州應該還能有這種發音感受)。後來是因為洪武25年以後,全國性正韻,採納了部分北方中原韻律,才屬於同一韻部的。但是很顯然朱元璋應該發音還是尊崇了傳統江淮官話的發音,所以一開始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開國初期說豬無需避諱。既然在開國時期都不犯法,以至於在明朝說豬都不犯法。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 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所以明朝的很多文章典籍裡,涉及到豬的,仍然非常之多。

比如明朝的《御製大明會典》裡記載“是日、內官於奉先殿陳設牲醴祝帛訖。每廟豬一、羊一、帛二、缸一篚。”“郊祀慶成:永樂二年、……中桌、按酒四般。果子四般。湯三品。雙下饅頭。馬豬羊肉飯。”《酌中志》裡記載:“本地則燒鵝雞鴨、豬肉、泠片羊尾、爆炒羊肚、豬灌腸、大小套腸……”等等。

現在已經很難考證朱元璋是什麼時候發現“朱豬同韻”的這個問題的,但是等他發現也已經晚了,但是朱元璋似乎也不是那種根本不在乎避諱的那種人,不然“元來”不會改為“原來”。更不會給兒孫取名字必須要加上金木水火土,生造出一堆字來。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 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但是朱元璋很顯然不願“與民爭利”,所以根本沒有避諱“豬”,更沒有給豬改名。

對於現在網上傳的“肥肥”,反正炒米是沒有找到相關史料。還請採用“肥肥”的,能給出史料證據支援。同樣炒米也沒找到朱元璋下令改回文言文“豕(shi)”、“彘(zhi)”的史料證據。但是有些文言文作品採用這兩個字,炒米個人覺得應該還算是合理範圍,因為本身豬在文言文中就是這兩個字而已,彘是小豬的意思。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 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正德皇帝朱厚照倒是的確下令禁止養豬、吃豬肉,但也沒有禁止說豬。

《明實錄·武宗實錄》裡記載,“上巡幸所至,禁民間畜豬,遠近屠殺殆盡,田家有產者,悉投諸水。”朱厚照做得很乾脆,那就是不允許民間養豬。主要原因,竟然也不是因為豬和朱同音犯忌諱,而是朱厚照本人的屬相是豬。而且豬肉吃了容易生病,所以大家就不要養豬跟吃豬肉了,違反的人,全家充軍流放,但是在明朝的時候,豬肉已經不僅僅佔據百姓肉食排行榜第一位的位置,而且祭祀裡缺不了“大肉”。所以這個決定沒執行幾年,就徹底廢止了,而且在這幾年裡,根本也沒有全國性執行這個命令。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 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

所以明朝的豬就叫豬,豬肉就叫豬肉。而且祭祀時稱為“大肉”也沒有證據是從明朝開始的。

文/炒米視角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

明朝皇帝姓“朱”與“豬”諧音, 那明朝人管豬肉叫什麼!